- 年份
- 2024(1214)
- 2023(1869)
- 2022(1774)
- 2021(1616)
- 2020(1477)
- 2019(3351)
- 2018(3232)
- 2017(6869)
- 2016(3700)
- 2015(4207)
- 2014(4148)
- 2013(4353)
- 2012(4363)
- 2011(3931)
- 2010(4580)
- 2009(4913)
- 2008(3935)
- 2007(3265)
- 2006(3010)
- 2005(2850)
- 学科
- 济(17629)
- 经济(17616)
- 业(11542)
- 管理(10887)
- 企(9929)
- 企业(9929)
- 方法(8295)
- 数学(7222)
- 数学方法(7188)
- 财(7058)
- 融(5925)
- 金融(5925)
- 务(5071)
- 财务(5062)
- 财务管理(5059)
- 企业财务(4921)
- 贸(4879)
- 贸易(4878)
- 易(4783)
- 关系(4025)
- 中国(3771)
- 银(3760)
- 银行(3757)
- 行(3612)
- 国际(3501)
- 世界(3338)
- 制(3229)
- 对外(2886)
- 农(2622)
- 经济关系(2616)
- 机构
- 大学(57320)
- 学院(55162)
- 济(27804)
- 经济(27380)
- 研究(20696)
- 管理(20495)
- 理学(17180)
- 理学院(17013)
- 管理学(16842)
- 管理学院(16729)
- 中国(16529)
- 财(14157)
- 京(11756)
- 财经(11012)
- 所(10724)
- 经(10061)
- 科学(9566)
- 研究所(9397)
- 经济学(8770)
- 中心(8586)
- 财经大学(8327)
- 经济学院(7978)
- 北京(7840)
- 江(7696)
- 院(7310)
- 贸(7227)
- 国际(7104)
- 融(6854)
- 金融(6749)
- 商学(6655)
- 基金
- 项目(31052)
- 科学(24554)
- 基金(23703)
- 研究(23386)
- 家(20115)
- 国家(19964)
- 科学基金(16962)
- 社会(15304)
- 社会科(14686)
- 社会科学(14679)
- 基金项目(12105)
- 教育(11049)
- 资助(10646)
- 自然(10572)
- 自然科(10357)
- 自然科学(10353)
- 自然科学基金(10173)
- 省(10075)
- 划(9348)
- 编号(8976)
- 成果(8339)
- 部(8094)
- 教育部(7313)
- 重点(6897)
- 人文(6891)
- 性(6844)
- 中国(6662)
- 大学(6501)
- 国家社会(6482)
- 社科(6268)
共检索到92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戴相龙
后危机时期国际直接投资发生新变化经济全球化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等。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并不是经济全球化惹的祸。美国发生严重金融危机,主要是因为其货币政策失当,金融有效监管缺失,以及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已不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所造成的。正是经济全球化发展产生的共同利益,促进了世界主要经济体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了二十国集团高层领导会议的机制化,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向更高水平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源丰
对外直接投资在应对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未来储蓄可能出现不足、提高整体科技水平和保障能源资源供给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格局新一轮的调整大潮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历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灏 孙谦
对中国"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对外直接投资基本动因及其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变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第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显著受到寻求市场动因、寻求技术战略资产动因、寻求自然资源动因的影响,后金融危机时期寻求自然资源动因保持着持续作用,寻求技术战略资产动因显著增强,寻求自然资源动因逐渐减弱。第二,中国在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由寻求市场和寻求技术战略资产动因主导,随时间推移,前者作用小幅下降,后者作用有所增强;第三,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由寻求市场、寻求技术战略资产和寻求自然资源动因主导,其中寻求市场动因的作用随时间变化不明显,寻求技术战略资产动因的作用显著增强,而寻求自然资源动因的作用显著减弱;第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受到东道国外商直接投资开放度的影响,但该因素的影响作用在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复苏时期消失。当前,中国应进一步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扩大中国在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和经贸合作;利用对海外优质资产的整合,促进我国技术创新实力和产业升级;推动与各国的双边投资关系建设,发展长期稳定的经贸合作。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殷越男
后危机时代的贸易竞争将更趋激烈,贸易摩擦已从传统的商品贸易摩擦转向了广义的经济摩擦。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的进口替代新战略直接对我国目前大批量产品出口战略造成冲击。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就在于将商品出口为主的贸易方式逐步转向对外直接投资,而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又在于准确把握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进行全方位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设计。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境外投资 战略设计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聂平香
一、全球直接投资新动向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在2008年下滑基础上继续大幅下降,降为1.04万亿美元,降幅39%(见图1)。其中发达国家在经历上年急剧下降之后,2009年继续大幅下挫了41%;流入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的投资尽管2008年保持了增长,2009年也分别下降了35%和39%。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国珍
中小企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严重的冲击。然而在"后危机时代",随着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国际转移,中小企业凭借小规模适用性技术、决策管理灵活且决策效率高、产品多样化可以适销于各种市场的优势,积极利用自贸协定下所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选择重点目标市场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打造海外园区形成中小企业投资的集聚效应,以并购的方式,将国内生产能力过剩的长线产业、已经发展成熟且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以及能够弥补国内资源短缺的采掘业等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同时还应加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田泽
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步伐加快,中国跨国经营企业也进入了海外投资风险频发期;基于对后危机时代我国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威胁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该文提出加强对外投资政治风险的评估、构建我国风险评价体系与预警机制等对策,有效的防范风险,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促进我国对外投资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中国企业 对外直接投资 政治风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殷越男
面对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资本的衰退,发达国家除再次实施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外,又新增了实体经济回归计划,试图挽救本国经济。但实体经济回归计划遭到了产业资本供给严重不足的制约,这为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民营企业要努力借助世界经济弱势格局下所导致的经济结构调整之机,将传统直接出口所面临的挑战转变为对外直接投资,逐步实现以出口为主向出口和投资双向驱动的战略转变,最终将我国民营企业成功推向国际市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光明
金融危机导致近期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呈现明显下滑趋势,然而数据显示中国近期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出现大幅增长。其逆势上升的原因可能包括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区位受危机影响较小、人民币升值与外汇储备缩水带来的动力与压力、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国际能源价格的相对低位、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等。鉴于世界经济从危机中逐渐恢复以及中国政府与企业扩大直接投资动机的持续性,近年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可能迎来更大的增长,但其产业与区位分布的发展方向应得到充分重视。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金融危机 贸易保护 流动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钮中阳 赵越 蔡卓君
20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产业转移呈现了加速趋势,中印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且同属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客体,势必在此次国际产业转移中互相竞争。研究中国如何抓住此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金融危机后国际产业转移的出现的新特点,从中印两国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承接服务外包业转移的视角,寻求出中国今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向,并提出了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措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蔡玉娟
本文分析了嘉兴市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现状、金融危机对嘉兴市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后危机时期的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深入阐述了外商直接投资的负面影响,强调了在后危机时代应合理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并提出后危机时代嘉兴市应对外商直接投资负效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FDI负效应 对策措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辜胜阻 潘登科 易善策
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政府公共投资对我国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率先企稳回升功不可没。在后危机时期,让民间投资接力公共投资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最重要的战略选择。相对公共投资而言,民间投资具有机制活、效率高、潜力大、可持续性强、有利于创业创新、就业效应强的特点。当前政府需要以城镇化发展推动民间投资、以创业激活民间投资、以消费带动民间投资,并在投资领域、投资方式、融资渠道、财税扶持、创新引导、服务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积极扩大民间投资。
关键词:
公共投资 民间投资 后危机时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静言
后危机时期俄罗斯投资政策的重点是引导资金流向生产领域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俄罗斯政府从法律、税收及资金支持三个方面不断完善投资政策内容,并通过完善经济特区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反腐败力度三项保障措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俄罗斯的投资环境,对其经济复苏及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俄罗斯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和外资结构。
关键词:
投资结构 投资政策 投资措施 俄罗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玉山·吾斯曼 张晓涛
随着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稳步发展,加之历史、政治、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等多方面因素,双方在投资等经贸领域的合作关系不断加深。目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中俄两国相互直接投资规模很小,双方在经济与投资领域的合作滞后于政治合作。后金融危机时期,中俄投资合作对于两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在全面推进石油、天然气、核能等能源领域合作的同时,还应注重矿产和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大航空航天、机电、轻工制造、林木、农业等多方面的合作力度。
关键词:
中国 俄罗斯 投资合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石凯 刘力臻
后危机时期,在东亚共识和清迈协议的框架下,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短期内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汇率去美元化、单一货币主导或区域货币联盟的时机均不成熟。人民币应着眼于推进周边化,借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泛人民币"次区域货币合作,扩大境外有效流通区域,并加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拓宽海外人民币投资渠道,为参与下一阶段的东亚货币整合准备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