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33)
- 2023(12553)
- 2022(10592)
- 2021(9982)
- 2020(8273)
- 2019(19064)
- 2018(19284)
- 2017(37688)
- 2016(20850)
- 2015(23747)
- 2014(23998)
- 2013(23684)
- 2012(21686)
- 2011(19550)
- 2010(19909)
- 2009(18623)
- 2008(17469)
- 2007(15067)
- 2006(13511)
- 2005(12268)
- 学科
- 济(82178)
- 经济(82076)
- 管理(58407)
- 业(55598)
- 企(45894)
- 企业(45894)
- 方法(36232)
- 数学(30716)
- 数学方法(30328)
- 中国(23617)
- 农(23056)
- 财(20716)
- 业经(19370)
- 学(17658)
- 地方(16995)
- 制(16161)
- 贸(15989)
- 贸易(15981)
- 易(15536)
- 农业(15283)
- 理论(15083)
- 融(14644)
- 金融(14643)
- 银(14408)
- 银行(14371)
- 行(13641)
- 和(13312)
- 务(12989)
- 财务(12910)
- 财务管理(12883)
- 机构
- 大学(295692)
- 学院(292827)
- 济(115915)
- 管理(115574)
- 经济(113222)
- 研究(100009)
- 理学(98980)
- 理学院(97882)
- 管理学(96173)
- 管理学院(95647)
- 中国(76911)
- 京(64155)
- 科学(61350)
- 财(53947)
- 所(50880)
- 研究所(46040)
- 农(45528)
- 中心(45334)
- 江(43028)
- 财经(42866)
- 业大(42453)
- 北京(41103)
- 范(40118)
- 师范(39795)
- 经(38886)
- 院(35961)
- 州(35731)
- 农业(35368)
- 经济学(34147)
- 师范大学(32244)
- 基金
- 项目(195540)
- 科学(152798)
- 研究(145471)
- 基金(140620)
- 家(121642)
- 国家(120600)
- 科学基金(103115)
- 社会(89872)
- 社会科(85015)
- 社会科学(84989)
- 省(75439)
- 基金项目(74842)
- 自然(66585)
- 教育(66526)
- 自然科(65003)
- 自然科学(64989)
- 划(63888)
- 自然科学基金(63799)
- 编号(60554)
- 资助(58247)
- 成果(50570)
- 重点(43447)
- 部(43187)
- 课题(41735)
- 发(41332)
- 创(39896)
- 项目编号(37469)
- 教育部(37155)
- 创新(37140)
- 科研(36958)
共检索到441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石凯 刘力臻
后危机时期,在东亚共识和清迈协议的框架下,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短期内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汇率去美元化、单一货币主导或区域货币联盟的时机均不成熟。人民币应着眼于推进周边化,借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泛人民币"次区域货币合作,扩大境外有效流通区域,并加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拓宽海外人民币投资渠道,为参与下一阶段的东亚货币整合准备条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曲凤杰
金融危机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面临调整压力。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增强,为人民币在区域以及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创造了条件。本文在分析国际货币体系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后危机时代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位应该是发挥区域核心货币作用,并探讨了人民币发挥区域核心货币作用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货币体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晞 虞红霞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改革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共识,这也为人民币实现区域化、国际化开创了一个历史契机。本文认为,应以人民币债券为突破口,推动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推动人民币成为区域储备与投资货币,实现区域化;在此过程中,香港应首先成为人民币国际结算中心,而后建立成清算型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为人民币、港币、澳币事实上的一体化及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
全球金融危机 人民币国际化 路径
[期刊] 征信
[作者]
尹峰世 李业青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各国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强烈呼声,而中国在应对此次金融危机时的表现赢得了国际上的肯定,由此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以后危机时代和欧债危机为背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障碍与基础条件进行分析,通过借鉴现有国际货币的形成条件,探索人民币国际化适合"三步走"的路径。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人民币国际化 障碍 发展路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锡军 宋晓玲
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形成冲击的同时,也将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选取与国际货币地位决定因素密切相关的各项指标,对危机演变过程中主要国际货币国家和中国进行纵、横向对比分析。分析显示,金融危机之下人民币国际化机遇大于挑战。中国应抓住机遇,创造条件,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
全球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竞争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立行
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视角,分析货币国际化与汇率形成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人民币与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的国际化程度的比较,揭示人民币国际化尚处在起步阶段,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直接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为何采取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改革方案,继而提出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廖红伟 范荣
2008年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打击,东亚地区虽然处于国际金融体系的边缘地带,但却是美元体制的主要支撑者和受益者,因此也是主要的受害者,贸易额大幅下降,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这暴露出了美元体制的弊端,引起东亚国家"去美元化"的思考。而中国经济却在经济危机中依然保持稳健的增长速度,此外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发展推动了人民币作为区域结算货币的功能,为人民币亚洲化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此背景下,人民币亚洲化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针对此,提出人民币亚洲化的制度创新战略,对内加强金融体制改革,对外加快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推进人民币亚洲化等措施。
关键词:
人民币 亚洲化 货币合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宣文俊
自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国内外有关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文献大量涌现,充分体现了这一课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本文从归纳当代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原因着手,深入挖掘该体系的制度性缺陷,继而对当前有关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多种方案进行分析和评述。文章认为:目前各界提出的多种方案,在可行性方面都存有一定的障碍,因此在方案比较上,没有最优,只有"次优"。就目前而言,"超主权货币"方案因为直接影响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及其铸币税利益,会引起美国的阻挠。加上从理论上对"超主权货币"本身在价值基础、发行管理等问题上尚有不少争议,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恐怕难以实现。而对以美元为主导的多元国际货币体系进行不断修正,恐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刚
后危机时代,美国、日本、德国、巴西与中国展开了一场大国汇率博弈。这些大国寄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转嫁危机,提振本国经济。然而,各国在全球的位势差异决定了其不同的策略选择。面对不断升级的人民币汇率大国博弈,中国必须学会用政治乃至国家竞争的战略眼光来看待问题的实质,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来推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拒绝人民币"被升值"。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人民币升值 大国博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翊
金融危机引发了各国对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弊端的深刻反思,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再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金融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契机,带来了机遇,但人民币国际化在获取收益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收益与风险并存。本文通过对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及风险的分析,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路径,尽可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人民币国际化 收益 风险 路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沈炳熙 沈剑岚
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较低,与中国经济的世界排名不符。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条件,其与资本市场开放程度密切相关。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应做好三点:一是抓住部分国家去美元化的有利时机,鼓励和支持其广泛使用人民币;二是支持有关国家建立独立支付结算系统的构想,为人民币国际化寻找更多技术支持;三是抓住中日韩澳新与东盟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有利时机,把东盟及周边国家作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点地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胥良
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上三个主要国际货币的汇率变化频繁,对国际贸易及世界经济的稳定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而广大非国际货币发行国则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为摆脱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劣势地位,我国应在经济实力增强、人民币处于强势货币的有利条件下,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使我国跻身于国际货币发行国的行列,取得更多国际金融事务的话语权。 国际货币的含义及其发展层次 国际货币是在居民与非居民以及非居民之间交易中广泛使用的货币,货币国际化是指一国货币充当国际支付手段的过程。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国际货币具有三个基本职能,即支付手段、记价单位和价值储藏手段。判断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准:1.该国货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云 刘骏民
中国正处在向经济大国过渡的关键时期,而真正的经济大国其货币必须是国际货币。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世界第四,进出口贸易世界第三,但在国际计价系统和信用支付系统中却根本没有人民币的影子,这给中国和世界都带来不便,并引发一系列失衡。中国客观上需要人民币国际化,而世界客观上也需要通过人民币国际化,将中国相对强大的实体经济带人动荡不安的世界货币体系和世界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亚历克斯·库克曼 沈仲凯
人民币越发重要的地位根据2007年的三年期央行调查(Triennial Central Bank Survey),在美国次贷危机前,同时也是希腊发生债务危机的两年前,外汇市场上的日均总成交量中美元的单边交易占到了85.6%,是运用最广泛的贸易通货。相比之下,欧元占到了37%,作为第二贸易通货,却被美元远远甩开。同样的标准下,人民币仅仅占到0.5%,位列第20。到2013年4月,美元的占比上升至87%,欧元下降至33.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