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6)
2023(5793)
2022(4883)
2021(4508)
2020(3818)
2019(8422)
2018(8055)
2017(15423)
2016(8266)
2015(9385)
2014(9237)
2013(9316)
2012(8538)
2011(7402)
2010(7907)
2009(8067)
2008(7435)
2007(6779)
2006(6241)
2005(5896)
作者
(22403)
(18263)
(17774)
(17216)
(11571)
(8664)
(8400)
(7011)
(6885)
(6729)
(6253)
(6131)
(6002)
(5718)
(5681)
(5638)
(5428)
(5266)
(5211)
(5189)
(4497)
(4383)
(4338)
(4186)
(4104)
(4076)
(4066)
(4020)
(3688)
(3578)
学科
管理(37358)
(33230)
(31800)
企业(31800)
(27390)
经济(27367)
(25907)
金融(25907)
(24178)
银行(24174)
(23280)
(17988)
中国(15676)
(14842)
财务(14800)
财务管理(14773)
企业财务(14140)
(12512)
中国金融(11012)
方法(10030)
业经(8229)
数学(7843)
数学方法(7774)
(7400)
地方(6907)
(6526)
理论(6454)
(6421)
制度(6417)
体制(6246)
机构
学院(106711)
大学(105832)
(44034)
经济(42802)
管理(42486)
中国(38372)
研究(33939)
理学(33370)
理学院(33021)
管理学(32671)
管理学院(32423)
(27470)
(22932)
(20155)
财经(19809)
银行(19495)
中心(19325)
(18306)
(18093)
(17872)
科学(17403)
(16975)
(16926)
金融(16582)
人民(15937)
(15475)
财经大学(14909)
北京(14754)
研究所(14729)
国人(14088)
基金
项目(60452)
科学(47030)
研究(46531)
基金(43580)
(36634)
国家(36275)
科学基金(31642)
社会(29087)
社会科(27774)
社会科学(27765)
(23636)
基金项目(22387)
教育(21012)
自然(19630)
(19227)
自然科(19186)
自然科学(19184)
编号(18981)
自然科学基金(18852)
资助(18502)
成果(16795)
重点(13741)
(13457)
(13432)
课题(13282)
(12988)
(12695)
项目编号(12644)
(12452)
创新(12176)
期刊
(53970)
经济(53970)
研究(36005)
(32662)
金融(32662)
中国(27145)
(26968)
管理(20538)
学报(13063)
(12478)
科学(12437)
大学(10737)
财经(10630)
学学(9965)
教育(9648)
技术(9193)
财会(9147)
(9090)
会计(8834)
经济研究(7923)
农业(7028)
业经(6962)
国际(6542)
理论(6435)
通讯(6341)
会通(6315)
问题(5806)
实践(5800)
(5800)
现代(5755)
共检索到191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姜再勇  
:金融深化与金融稳定,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目标是宏观金融调控与管理中三对典型的矛盾统一体,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不得不重新思考其间的平衡关系。国际金融危机后,金融调控与管理的走向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新形势下改善及加强金融调控与管理需要着重三个方面的探索:探索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模式,探索逆风操作模式,探索货币政策总量调控与金融市场差异管理、信贷政策差别对待相结合的模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玉香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为了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中国的宏观调控伴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一直在艰难探索之中。尤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审时度势,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是中国经济能否走出困境,实现真正复苏的关键所在。该文在对我国历次宏观调控回顾总结的基础上,理性分析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提出质疑和反思。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胜邦  
罗伯特·希勒写过一本书《金融与好的社会》。近年来,这个提法有些转变,可以称之为"好的金融好的社会",金融不仅仅能推动经济增长和增进社会福利,有时候还拖累经济增长并带领巨大社会成本。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金融改革基本上遵循着经典的金融深化理论。几十年过去了,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我们倡导"负责任的金融"。金融发展史就是一部危机史,每一次危机均不一样,却押着相同的韵脚。这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华  赵俊燕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风险缺口,使各国政府充分认识到当前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严重缺陷。基于此,伴随着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许多国家同时提出了金融监管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玉梅  桑百川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呈现迅速增长态势,并购领域趋于多元化,向制造业上下游拓展。在后危机时期,海外并购风险不容小觑,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和财务风险明显上升,文化整合风险依旧,并购成功率偏低。控制海外并购风险,需要从政府、企业两方面入手。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郑红  刘琨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使金融市场避险情绪主导了全球汇率的格局,而经济基本面的作用明显减弱。在后危机的中期,随着全球信心恢复、金融监管加强和全球失衡程度的减轻,全球汇率将更多地由经济基本面决定。根据中期全球经常账户的格局预测,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将中幅贬值,欧元小幅贬值,亚洲及中东货币升值,中东欧货币变化不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东云  
开放式基金的市场营销环节非常薄弱,制约了基金业的发展。后金融危机时期,基金业市场竞争更加激励,基金的营销能力成为基金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基金营销中的主要问题,提出建立基金业品牌营销、社会营销、关系营销、文化营销等多元化营销理念。只有在此基础上对营销策略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打开基金营销的新局面,有效提高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针对基金营销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风险,提出了建立健全基金营销风险管理机制的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李福  姚荣辉  
本文认为必须从政府债务产生的根源入手,分析政府债务的合理性,评估政府债务危机,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的国家审计力度,以评价政府债务管理的效率,逐步提高债务危机意识。确保政府债务管理的有效性,从而实现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职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蕾  张懿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新形势将给保险企业风险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保险企业应该完善风险管理文化,改进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水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盛光  
金融消费者保护既是金融监管的应有之义和基础价值,更是后危机时代西方国家金融改革改革的重点。从国内情况看,与金融消费权益纠纷案件日益增多不匹配的是,现有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包括法律体系、机构体系、途径体系等无法有效适应这一新情况。因此,必须从理念重塑、制度重建、保障体系重构等角度,构建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框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秋石  
"后金融危机时期"是指目前世界经济所处的恢复性和脆弱性复苏的一段特殊历史时期,它使得全球经济的格局出现了五大特征,主要体现在全球生产与贸易格局、金融体系、科技市场、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中国国际地位正在发生变化等方面。这必将对中国后发展地区产生重要影响。后发展地区需要基于动态的比较优势,调整发展思路,充分挖掘和利用后金融危机时期所赋予的历史机遇,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志强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来势之猛、影响之烈、波及范围之广,在近代史上绝无仅有。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经济,也影响了中国金融经济。尽管我国金融业、金融市场在规模、发展程度上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颖  
本文对此次金融危机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回顾,分析了当前全球经济回暖的深层次原因;指出当前国内外存在是否退出经济刺激政策的争论以及主要国家采取的措施;最后提出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与否要建立在深入分析实体、政府等经济主体的基础上,并进行国际间的合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玉山·吾斯曼  张晓涛  
随着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稳步发展,加之历史、政治、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等多方面因素,双方在投资等经贸领域的合作关系不断加深。目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中俄两国相互直接投资规模很小,双方在经济与投资领域的合作滞后于政治合作。后金融危机时期,中俄投资合作对于两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在全面推进石油、天然气、核能等能源领域合作的同时,还应注重矿产和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大航空航天、机电、轻工制造、林木、农业等多方面的合作力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极大的释放了生产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化中期的转变,但是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层次较低、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差。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形势严峻,我国经济面临极大挑战,迫切需要转型升级。本文认为,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的转型升级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走内涵式增长道路、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加快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和行业协会的建设、整合制造业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