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37)
2023(6279)
2022(5074)
2021(4663)
2020(3826)
2019(8761)
2018(8143)
2017(14845)
2016(7334)
2015(8183)
2014(7957)
2013(7856)
2012(7446)
2011(6464)
2010(6945)
2009(6986)
2008(5944)
2007(5135)
2006(4542)
2005(4384)
作者
(19945)
(16217)
(15918)
(15411)
(10245)
(7812)
(7495)
(6292)
(6113)
(5807)
(5510)
(5473)
(5337)
(5175)
(5003)
(4954)
(4836)
(4657)
(4612)
(4483)
(4099)
(3931)
(3762)
(3735)
(3717)
(3668)
(3604)
(3600)
(3251)
(3226)
学科
(26439)
经济(26410)
(26290)
金融(26290)
(22821)
(22745)
银行(22740)
(22135)
管理(20961)
(18579)
企业(18579)
中国(16626)
(11478)
中国金融(11027)
方法(9741)
(9726)
(8289)
财务(8259)
财务管理(8249)
数学(8154)
数学方法(8060)
企业财务(7942)
(7822)
(7791)
贸易(7783)
(7655)
地方(7365)
业经(7275)
农业(6071)
理论(5841)
机构
学院(99772)
大学(99723)
(45793)
经济(44822)
中国(36018)
管理(35869)
研究(35437)
理学(29640)
理学院(29346)
管理学(28975)
管理学院(28781)
(24639)
(20644)
财经(18888)
中心(18797)
(17764)
(17212)
(17179)
银行(17156)
科学(17099)
(17097)
金融(16869)
(16104)
经济学(15382)
研究所(15109)
(14625)
财经大学(14342)
人民(14233)
经济学院(13996)
北京(13645)
基金
项目(60932)
研究(48300)
科学(47977)
基金(44318)
(37422)
国家(37098)
科学基金(31911)
社会(31407)
社会科(30041)
社会科学(30034)
(22910)
基金项目(22370)
教育(21619)
编号(19800)
(19351)
资助(18241)
自然(18141)
自然科(17759)
自然科学(17756)
自然科学基金(17447)
成果(17165)
重点(14166)
(14098)
课题(13929)
(13874)
(13647)
国家社会(13556)
(13529)
项目编号(12960)
创新(12717)
期刊
(48851)
经济(48851)
研究(34893)
(30354)
金融(30354)
中国(21859)
(19733)
管理(13391)
(12189)
学报(12004)
科学(11120)
教育(10838)
大学(9826)
国际(9716)
财经(9401)
学学(9153)
经济研究(8476)
(8006)
(7889)
农业(7358)
技术(7318)
业经(6563)
理论(6143)
问题(6114)
世界(5773)
实践(5572)
(5572)
中国金融(5467)
财会(5429)
会计(5380)
共检索到169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金一禾  汪祥耀  
现行金融工具减值方法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重大缺陷,IASB和FASB为金融工具减值准则的完善和国际趋同做了一系列的努力。文章对比分析IASB的"预期信用损失模型"、FASB的"当前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和现行"已发生损失模型",并归纳整理来自公众的反馈意见,从中得到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应益华  
美国次贷危机蔓延至全球后,人们开始对金融工具的计量、确认、披露,特别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论文分析了关于导致金融危机争论的焦点,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澄清,最后对IASB和FASB金融工具准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贤龙  
2013年11月19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修订后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 9),将新的一般套期会计准则纳入IFRS 9。本文在结合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套期会计征求意见稿(2010)以及套期会计员工草案(2012)的基础上,针对修订后IFRS 9中关于套期会计部分的内容进行评述,并与美国套期会计准则(ASC 815)进行比较,进而探讨了国际套期会计准则改革对我国的启示以及趋同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思雨  孙芳城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研究发现现行的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已发生损失模型由于自身的严重缺陷已经无法继续满足使用者需求。金融资产减值模型改革被提上了议案。随后在多方准则制定机构的共同努力下,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在不足十年时间里经历了多次重大演进,现如今已发展得相对科学合理。本文系统回顾了金融危机以来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改革发展,在我国会计准则持续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背景下,期望可以对我国《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的应用实施有所助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思雨  孙芳城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研究发现现行的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已发生损失模型由于自身的严重缺陷已经无法继续满足使用者需求。金融资产减值模型改革被提上了议案。随后在多方准则制定机构的共同努力下,金融资产减值模型在不足十年时间里经历了多次重大演进,现如今已发展得相对科学合理。本文系统回顾了金融危机以来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的改革发展,在我国会计准则持续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背景下,期望可以对我国《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财会[2017]7号)的应用实施有所助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金金  
"三分类"减值模型是IASB和FASB于2012年共同提出的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然而该模型在美国国内却备受争议,压力之下,FASB于2012年7月开始制定自己的减值模型。本文通过对IASB和FASB的减值模型进行差异分析、差异可能导致的结果分析以及趋同展望,以期帮助企业及投资者加深对金融工具减值模型最新研究进展的认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辉  于长春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G20)首脑会议要求在2011年6月(已经推迟到2012年上半年)实现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目标。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为此对大量会计准则作出修订,其中金融工具准则是倍受关注的重点项目。虽然金融工具准则是IASB和FASB的联合项目,但是在金融工具准则修订的过程中,IASB与FASB走了两条不同的路,IASB采用的是分阶段逐个击破的策略,FASB采用的是发布单独的综合准则实现根本变革的策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辉发  王贤  
以截至2011年3月底的英国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固定资产和商誉减值准则》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为研究对象,采用赋值法和匹配系数法对两准则的国际趋同程度进行形式趋同的计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横向比较研究。本研究将会计准则形式趋同程度分为四类:完全趋同、基本趋同、中度差异、完全不同。研究结果表明中英两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程度均达到基本趋同水平。本研究希望通过计量来直观反映当前中英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程度,帮助跨国间资产价值信息的比较,同时为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姜洁  
资产质量是衡量企业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各国对资产减值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为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全球会计界都在努力尝试通过资产减值准则来规范资产减值准备的合理计提。在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发展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资产减值准则实施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使我国不得不寻求国际趋同,以期能够日益规范和完善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洪金明  庄丽琦  
2013年3月7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减值(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在其2009年发布的"预期损失模型"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了预期信用损失的确认、计量、列报及披露原则,旨在增强减值信息的前瞻性并简化减值模型,增强可操作性,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一、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自从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工具减值作为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阮鹏熙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公允价值会计备受争议,有人认为公允价值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是企业业绩大幅波动的始作俑者,是投资者追涨杀跌的助推手。时至今日,公允价值的研究仍是一个热点和难点,对理论与现实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诚然,这次危机暴露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缺陷,但回归历史成本计量是一种倒退,因为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存在的问题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正是这个原因,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最终于2011年5月12日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IFRS?13),旨在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IFRS?13首次通过明确定义"公允价值"以及在IFRS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肖文东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因其顺周期性等技术缺陷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从金融稳定的角度,对公允价值计量和金融资产减值模型进行了反思,并介绍了IASB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修订工作的最新进展,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骁  
“信用减值损失”的设置以新金融工具引入的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为前提和基础,将金融工具的预期信用减值划分为不同阶段并逐步确认损失准备。该科目的设置,可以将金融工具的预期信用质量变化信号及时释放给会计信息使用者,提高其决策效率与决策质量。但是,由于该科目实际应用时间较短,现有准则尚缺乏具体操作层面的指南和引导,加之所涉及金融工具减值业务具有多元化和复杂性,因此,开展理论与实务方面研究对企业意义更为明显。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高苗苗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自身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其相关会计准则应当如何确认、计量和披露,才能在更好地服务企业风险管理的同时,及时传递信息、规范市场运作,是摆在国内外准则制定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研究表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会对债务合约、薪酬合约、市场反应、管制等产生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管理层决策以及企业行为,不合适的准则规定会严重阻碍衍生品市场功能的发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近年来颁布和修订了若干相关会计准则,包括金融工具准则、套期保值准则、金融工具列报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等,我国财政部也正在保持逐步趋同。我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文娟  
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减值管理受到监管规则和会计准则的双重约束。自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以来,各大银行纷纷建立、应用并披露了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方法。小型财务公司受客观限制,只能继续依托监管的五级分类法并参考监管值计提信用减值损失,以实现新准则的简化应用。通过分析监管政策及准则要求的异同,发现简化应用虽然理论上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不良贷款减值的精准计量中存在不足。为提升小型财务公司信用风险管理及减值管理水平,借鉴初级内部评级法的思路及大型银行的具体做法,提出了新金融工具准则简化应用的改进思路,并进行了具体列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