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0)
- 2023(12979)
- 2022(10903)
- 2021(9783)
- 2020(8411)
- 2019(19185)
- 2018(18420)
- 2017(35348)
- 2016(18774)
- 2015(21375)
- 2014(21326)
- 2013(21395)
- 2012(19987)
- 2011(17923)
- 2010(18175)
- 2009(17520)
- 2008(16515)
- 2007(14745)
- 2006(12520)
- 2005(11358)
- 学科
- 济(85761)
- 经济(85676)
- 管理(55764)
- 业(55305)
- 企(45591)
- 企业(45591)
- 方法(41263)
- 数学(37033)
- 数学方法(36788)
- 融(28051)
- 金融(28049)
- 中国(26770)
- 银(25789)
- 银行(25765)
- 财(25119)
- 行(24825)
- 农(21747)
- 地方(20781)
- 制(18142)
- 业经(17628)
- 务(17175)
- 财务(17141)
- 财务管理(17099)
- 企业财务(16386)
- 贸(16283)
- 贸易(16274)
- 易(15791)
- 学(15194)
- 农业(14955)
- 理论(12216)
- 机构
- 大学(273996)
- 学院(273463)
- 济(118216)
- 经济(115871)
- 管理(105984)
- 理学(91664)
- 理学院(90661)
- 管理学(89360)
- 研究(89105)
- 管理学院(88833)
- 中国(74267)
- 财(56630)
- 京(55455)
- 科学(51668)
- 财经(45626)
- 中心(44151)
- 所(44013)
- 农(43201)
- 经(41501)
- 江(40449)
- 研究所(39741)
- 经济学(38475)
- 业大(37858)
- 经济学院(35205)
- 范(34521)
- 北京(34490)
- 财经大学(34232)
- 师范(34213)
- 农业(33989)
- 州(32788)
- 基金
- 项目(181890)
- 科学(144483)
- 研究(134730)
- 基金(134050)
- 家(115147)
- 国家(114200)
- 科学基金(98853)
- 社会(88090)
- 社会科(83728)
- 社会科学(83703)
- 基金项目(70902)
- 省(70624)
- 教育(62274)
- 自然(61895)
- 自然科(60488)
- 自然科学(60468)
- 自然科学基金(59429)
- 划(59303)
- 资助(54591)
- 编号(54400)
- 成果(44212)
- 部(41697)
- 重点(41258)
- 发(39944)
- 创(38413)
- 课题(37162)
- 国家社会(37015)
- 教育部(36400)
- 创新(35941)
- 人文(35586)
共检索到402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谌争勇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引起各国对其金融监管制度和金融稳定机制的深刻反思和积极改革。本文以益阳市为实证,从区域经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运行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当前区域金融稳定的隐忧,旨在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稳定 隐忧分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文悦
本文认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目前宏观经济已经开始企稳回升,但大规模的财政扩张政策和政府投资可能潜藏着一些金融风险隐患,值得我们深思与高度关注。
关键词:
政府投资 金融稳定 隐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霞
由于风险分散的内在性、风险传染的有限性以及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保险业在一国金融稳定中具有十分独特的作用。保险与银行之间的相互渗透,一方面能够在微观上因机构间不同的风险状况分散集团风险,在宏观上因行为方式的不同对金融稳定发挥不同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会通过股权纽带联系与金融工具交易等渠道,导致跨部门的风险传染,因此有必要在加快发展保险业成为金融体系三大支柱的同时,充分认识保险业作为不稳定来源的可能,有效防范银行与保险的跨部门风险传染。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稳定 风险传染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肖文东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因其顺周期性等技术缺陷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从金融稳定的角度,对公允价值计量和金融资产减值模型进行了反思,并介绍了IASB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修订工作的最新进展,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志强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来势之猛、影响之烈、波及范围之广,在近代史上绝无仅有。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日本、欧盟、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经济,也影响了中国金融经济。尽管我国金融业、金融市场在规模、发展程度上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湖北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研究中心《武汉金融》编辑部课题组 王国红 吴光明
"构建后危机时代的金融稳定机制"高层研讨会认为,目前中国正处于"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已经止跌企稳,投资将在经济增长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2010年中国经济将继续恢复,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仍然严峻,不仅导致危机的各种因素没有解决,而且在危机救济中还产生了一些副效应。会上,与会专家讨论了关于金融稳定的理论思考、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反思与应对、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判断、后危机时代的隐忧、产能过剩问题、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增长问题、中国经济形势判断与展望等议题,会议对构建后危机时代的金融稳定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指导意义。
关键词:
后危机 金融稳定 会议综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天勇
本文从货币运行效率的角度,采用实证的方法,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人民币发行量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稳定人民币币值的对策措施:弘扬传统文化、发展经济组织、扩大政府事权、资产证券化等。
关键词:
GDP 货币价值 货币发行量 金融危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雨露
后危机时期金融监管基础的重新校正意味着监管原则和方式的彻底变革,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宏观货币金融稳定框架将同步纳入金融稳定和实体经济稳定的动态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简玉刚 李玲 李静
2008年全球经济遭遇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严重肆虐,这场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甚至更深层次的影响了世界政治格局,直到现在仍然引人深思。由于我国大陆地区各区域经济结构不同,因此在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复苏增长表现出独特的区域差异。文章从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整体复苏增长的情况出发,通过选取多个复苏能力指标,用GIS地理信息技术将数字图形化,并通过对比分析金融危机时的地区差异图形,得出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大陆地区经济复苏呈现的区域差异。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经济复苏 区域差异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守海 孙文刚 李云
本文基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公允价值与金融稳定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加速器和资产市场混响效应的基础上引入会计加速器,使风险承担更具顺周期效应,这对金融系统的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在坚持公允价值会计的原则下,从金融市场稳定的角度,建立了一个理想信息框架。通过该框架,市场参与者,不仅能从微观层面上获得企业有关财务状况的估计、风险轮廓的估计和计量的不确定性等信息,而且还能从宏观层面上获得风险的相关性、风险传染的可能性及其系统风险等方面的信息。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娟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是发展中国家可供选择的两种贸易发展战略,亚洲"四小龙"出口导向战略的成功,使得许多学者主张以出口导向战略带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对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产生的背景进行综述,得出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的目标、弊端及实施条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贸易战略进行较深入全面的对比分析,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实证分析与外部环境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得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更适宜采用混合贸易战略,即以出口导向带动进口替代,以进口替代推动出口导向,同时进一步加强内需的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谢海东 彭飞
本文选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股票市场流通市值和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大指标,以2009年7月-2012年9月的月度数据为样本,运用协整分析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股市财富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经济增速放缓、股市长期走熊的背景下,中国股市存在极为微弱的财富效应,并且股市短期财富效应大于长期效应,前者大约是后者的1.6倍。
关键词:
股票市场 财富效应 协整分析 金融危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武端利 李长真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个各创新要素集聚、协调发展的过程。在创新型城市发展的起步阶段,必须找准制约创新发展的关键,以关键要素的创新改革带动城市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挑战,温州市重点在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着力构建创新型城市,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发展模式转变。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要素 创新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源芳 谢惠贞 汪祖杰
金融地理因素对区域金融稳定存在客观的作用机理。本文基于金融"功能观"的视角,遵循金融地理"空间差异、空间过程与空间的相互作用"的分析路径,搭建了金融地理与区域金融稳定作用机理的宏观框架:金融资源空间分布的非均衡、空间过程的金融集聚与扩散、空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金融体系调整都有可能影响区域金融稳定。从微观上看,金融地理中的金融区位、金融发展、区域信用和风险抵补是对区域金融稳定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它们各自对区域金融稳定有着具体的影响。
关键词:
金融地理 金融稳定 作用机理 金融功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达 项卫星 刘晓鑫
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美经济关系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中国对美国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双重依赖逐步加深,美元本位制是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全球金融危机对中美经济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在短期内仍难以摆脱对美元本位制的依赖,在长期内能否摆脱对美元本位制的依赖主要取决于经济结构转型能否成功、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进展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