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31)
2023(4473)
2022(3858)
2021(3683)
2020(2982)
2019(6708)
2018(6649)
2017(12259)
2016(6686)
2015(7300)
2014(7290)
2013(7121)
2012(6868)
2011(6242)
2010(7043)
2009(7007)
2008(6101)
2007(5456)
2006(5109)
2005(4653)
作者
(18291)
(15130)
(15090)
(14603)
(10009)
(7161)
(6903)
(5758)
(5740)
(5728)
(5198)
(5001)
(4953)
(4922)
(4907)
(4749)
(4545)
(4528)
(4504)
(4419)
(3908)
(3732)
(3705)
(3555)
(3508)
(3483)
(3456)
(3312)
(3066)
(3039)
学科
(23124)
经济(23102)
管理(20832)
(19384)
(15610)
企业(15610)
(8611)
(8398)
中国(7944)
(7839)
方法(7375)
(6538)
数学(6286)
(6201)
贸易(6198)
数学方法(6133)
(6066)
(5766)
银行(5763)
(5708)
金融(5708)
及其(5672)
(5573)
业经(5514)
政策(5399)
农业(5305)
(5185)
地方(5184)
税收(5010)
(4978)
机构
学院(93077)
大学(91294)
(40382)
经济(39424)
管理(35215)
研究(34059)
理学(29104)
理学院(28791)
管理学(28367)
管理学院(28165)
中国(27802)
(21513)
(19306)
科学(18234)
(17088)
(15828)
中心(15822)
财经(15460)
研究所(14909)
(14007)
(13363)
(12852)
师范(12783)
北京(12635)
(12633)
(12217)
经济学(11671)
财经大学(11205)
业大(10777)
(10564)
基金
项目(54305)
研究(43859)
科学(42889)
基金(38492)
(32277)
国家(31943)
科学基金(27257)
社会(26964)
社会科(25475)
社会科学(25469)
(20680)
教育(20336)
编号(18983)
基金项目(18851)
(17714)
成果(17225)
资助(16521)
自然(16410)
自然科(16000)
自然科学(15995)
自然科学基金(15729)
课题(13745)
(12551)
(12267)
(12234)
重点(12113)
(11742)
(11634)
项目编号(11593)
(10994)
期刊
(50612)
经济(50612)
研究(32780)
中国(20886)
(16340)
(14627)
金融(14627)
管理(14399)
教育(13355)
(12752)
科学(10683)
学报(10300)
农业(8489)
大学(8389)
经济研究(8242)
业经(8207)
技术(7808)
学学(7657)
财经(7461)
(6540)
(6469)
国际(6419)
问题(6027)
(4909)
论坛(4909)
世界(4861)
理论(4723)
现代(4705)
(4680)
图书(4455)
共检索到156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建军  
次贷危机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尤其受到关注。在当前美元仍处于国际货币体系核心地位的形势下,世界各国亟需在现有金融框架下积极探索引入制衡美元的新机制。对国际货币体系加以控制和改善,符合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利益。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建军  
次贷危机爆发,特别是演变成全球金融海啸以后,世界主要国家都对现行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缺陷提出了质疑,由此掀起了改革、重塑全球金融体系的浪潮。其中,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尤其受各方关注。不过,尽管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有着直接的关系,但美元的根基依然稳固,短期内并不具备彻底改变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条件。就目前来看,积极探讨如何在现有体系下强化对美元的约束,对世界各国来说,显得更为现实,也更有意义。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锐  
美元的大幅贬值引发了非美货币的集体性"被升值",这种态势虽然有利于美国经济利益诉求的实现,却同时扭曲了世界经济的均衡,并引发非美国家集体采取干预本币的举措。后危机时代美元贬值的全球影响及对策,值得我们深刻思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斌  陈洪萍  姜红仁  
后危机时代是经济复苏的时代,但是企业资金链、成本核算和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还是不容忽视。本文在分析了后危机时代的特点和后危机时代会计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抓好资金核算,狠抓成本核算,建立公允价值审计制度,使我国会计界的从业环境在后危机时代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1月31日,第40届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达沃斯落下了帷幕。此次论坛以"改善世界状况:重思、重设和重建"为主题,与会的2500多名全球政治和经济界的代表就世界经济恢复前景、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广泛充分的讨论。在为期5天的会程里,"后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锐  
美元的大幅贬值已经引发了非美货币的集体性"被升值",这种态势虽然有利于美国经济利益诉求的实现,但同时扭曲了世界经济的均衡和加剧了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不仅如此,在无法左右美元走势的情况下,非美国家干预本国货币已经成为一致性选择,从而极易引致全球性的汇率战与贸易战。在这种形势下,本文认为,中国除了继续坚持人民币渐进升值的步伐外,应从减少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建立大宗商品战略和商业储备、外汇储备适度实物化及进行境外投资并购等方面着手,提前布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刚  
通过界定美元和人民币在全球货币博弈格局中所处的不同位势,认为中国在与美国进行非合作型纳什博弈过程中,应坚持以我为主,与其展开"一报还一报"的重复博弈策略,而实证结果也显示,中国对美贸易账户顺差与人民币所谓"被低估"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方志凌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居民消费存在着最终消费率持续下降、消费需求城乡差距不断扩大、非理性消费日趋严重和消费外流日渐加剧等突出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低、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居民消费预期偏高和社会保障不健全等。为此,我们需通过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来促进居民消费的增长。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聂平香  
一、全球直接投资新动向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在2008年下滑基础上继续大幅下降,降为1.04万亿美元,降幅39%(见图1)。其中发达国家在经历上年急剧下降之后,2009年继续大幅下挫了41%;流入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的投资尽管2008年保持了增长,2009年也分别下降了35%和39%。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静文  
当世界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将展现出更多的崭新图景,中国应该从危机中汲取教训,积蓄力量,从而在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的战略位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艳华  
产业升级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面临一些约束条件,制约了产业升级的成效。本文分析了三个方面的约束因素:有效需求约束、供给约束、制度约束,并提出新形势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策:调整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分配结构,扩大内需;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构建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玉柱  
后危机时代上海吸收外资总量并未出现显著下滑,但在外资来源地、外资流入的产业构成、外资流入的增速等方面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反映出上海经济转型和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层次问题。上海作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外资流入结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中遇到的困境。如何有效解决上海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亦具有借鉴意义。该文从上海FDI流入结构变化出发,分析其背后的结构性因素。最后提出要立足于上海新一轮对外开放,以"上海自贸区"和"两带一路"为政策抓手,吸引更多优质外资流入的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冬芹  
虽然金融危机的余波还未远去,但目前我国连锁经营企业同其他类型企业一样出现回升迹象。而作为资金力量薄弱、管理水平滞后的中小型连锁超市,如果不能在经济复苏时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进行战略调整,后续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十分被动的境地,很有可能在即将来临的下一个经济增长周期中被市场所淘汰。本文主要从后危机时代的背景分析入手,力求寻找中小型连锁超市在此环境下存在的困境及解决方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念鲁  
中国应该在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中发挥发展中大国应有的作用,为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世界经济、金融新秩序作出自己的努力近十年来,全球金融体系受到剧烈的冲击,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进入了"后危机"时代,其特征表现为:经济增长不可能快速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复苏将是一个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毅  肖志娟  
2006-2008年间出现的世界粮食危机,伴随着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重的打击。金融危机后,粮食价格并没有下降,而是在进一步上涨。从长期来看,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价格还将继续高位运行。需求强烈和供给增长缓慢、生物质能的发展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是推动粮食价格上涨的三大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采取措施应对粮食价格上涨,减少粮食价格的波动性。研究任何问题,落脚点都应在于我国实际,粮食价格上涨会影响我国的民生国计,需要我国各级政府共同应对,从根本上保障粮食供应平衡和价格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