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15)
2023(11132)
2022(8662)
2021(7642)
2020(6185)
2019(13467)
2018(13359)
2017(24302)
2016(13083)
2015(14679)
2014(14413)
2013(14098)
2012(13359)
2011(12352)
2010(13175)
2009(12850)
2008(11896)
2007(10893)
2006(10130)
2005(9345)
作者
(39857)
(33379)
(33341)
(31493)
(21479)
(15761)
(14844)
(12584)
(12555)
(11906)
(11863)
(11070)
(11014)
(10899)
(10473)
(10221)
(9754)
(9700)
(9569)
(9142)
(8561)
(8114)
(8078)
(7773)
(7562)
(7544)
(7317)
(7189)
(6652)
(6625)
学科
(77338)
经济(77281)
管理(39541)
(36512)
(29948)
企业(29948)
方法(21539)
中国(20559)
地方(20432)
数学(17816)
数学方法(17649)
业经(16972)
(16549)
(15204)
技术(13521)
地方经济(13501)
(12505)
金融(12504)
(12488)
(11870)
(11442)
银行(11415)
农业(11333)
(11075)
(10669)
(10189)
贸易(10181)
产业(10017)
理论(9949)
环境(9783)
机构
大学(201174)
学院(200132)
(94484)
经济(92779)
研究(78138)
管理(70867)
理学(59647)
理学院(58848)
中国(58384)
管理学(57798)
管理学院(57387)
科学(44927)
(42890)
(40756)
(40218)
研究所(36297)
中心(33272)
财经(31942)
(31922)
(31481)
经济学(30898)
(28886)
(28150)
师范(27923)
(27876)
北京(27424)
经济学院(27410)
业大(26004)
(24937)
农业(24264)
基金
项目(125571)
科学(99911)
研究(93533)
基金(91339)
(79799)
国家(79170)
科学基金(67225)
社会(62782)
社会科(59508)
社会科学(59491)
(48638)
基金项目(47011)
教育(41490)
(40522)
自然(39950)
自然科(39053)
自然科学(39039)
自然科学基金(38360)
编号(35822)
资助(35681)
成果(30609)
(29810)
重点(29228)
(28205)
(27302)
国家社会(27188)
创新(26785)
课题(26314)
发展(24729)
(24355)
期刊
(116884)
经济(116884)
研究(67862)
中国(43236)
管理(30959)
(30328)
(30203)
学报(29844)
科学(29241)
大学(23005)
教育(21935)
(21687)
金融(21687)
学学(21512)
农业(20230)
经济研究(19996)
技术(17835)
财经(17082)
业经(16504)
(15067)
问题(14987)
国际(12124)
技术经济(12106)
(12061)
世界(11824)
(11205)
现代(9872)
科技(9626)
商业(9524)
统计(9463)
共检索到323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裴长洪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贸易与直接投资流量下降,但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跨国垄断资本不仅有经济金融实力继续推进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而且经济全球化趋势演进的内生机制、运行条件和路径等仍将在调整和变化中继续发挥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毫无影响,在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多极化都出现了若干新特点和新态势。对这些新情况的分析表明,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将遇到新挑战,但机遇仍然大于挑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正龙  
一、世界经济发展重心正向亚洲转移。亚洲地域面积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5,堪称世界第一大洲,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有过自己的辉煌。20世纪继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腾飞之后,中国在70年代末、越南在80年代中、印度在90年代初开始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詹晓宁  
一、当前全球对外投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联合国贸发组织)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在2009年下半年跌至谷底,2010年上半年出现了缓慢复苏。201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有望升至1.2万亿美元以上,2011年进一步增长至1.3万亿至1.5万亿美元,2012年上升至1.6万亿至2万亿美元。全球对外投资(流出量)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2009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1.1万亿美元,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金三林  
2010年我国经济将同全球经济一道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格局将会进行深刻调整,中国崛起面临着新的重大机遇。"以转型促崛起"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预计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总体会好于2009年,全年有望保持8.5%左右的中速增长,2010年以后的增长速度也不可能太快。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中速平稳增长将是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明国  杨珺珺  
从经济增长、财政、金融、产业和民生五个方面,分析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在后危机时代的经济态势。虽然近年来欧盟经济在德国的带领下呈复苏态势,但希腊、意大利、葡萄牙、比利时甚至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的政府债务问题依然是个巨大的隐患。加之失业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美国挑起世界贸易争端等多重困境,欧盟成员国出现了两极分化。为此,中国要充分总结欧盟的经验教训,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有针对性地分别与欧盟诸国开展多领域的互补性共享合作,致力于稳定亚欧大陆和平、繁荣亚欧大陆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文莲  孙哲  肖瑞婷  
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并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中,标普、惠誉、穆迪这些有着多年信用评级历史的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表现受到社会各方的质疑,也暴露出国际信用评级业在竞争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钢  王薇  
世所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严重的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现有的国际经济金融格局必将发生深刻变化。因此,国际资本流动这一当今世界主要的经济活动,在国际金融危机下同样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一些新的变化。所以,文章探讨和分析后危机时代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对我国利用外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家友  胡剑波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FDI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它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中国吸收FDI的规模不断扩大,外商投资额连创新高。然而,2008年,因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继而演变成全球的经济危机改变了这一趋势。进入"后危机时代"后,FDI更是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给世界各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锐  
美元的大幅贬值已经引发了非美货币的集体性"被升值",这种态势虽然有利于美国经济利益诉求的实现,但同时扭曲了世界经济的均衡和加剧了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不仅如此,在无法左右美元走势的情况下,非美国家干预本国货币已经成为一致性选择,从而极易引致全球性的汇率战与贸易战。在这种形势下,本文认为,中国除了继续坚持人民币渐进升值的步伐外,应从减少贸易顺差与外汇储备、建立大宗商品战略和商业储备、外汇储备适度实物化及进行境外投资并购等方面着手,提前布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袁佳  魏磊  
本文通过研究2007~2012年中国经常项目差额占GDP比重降低的主要原因发现,贸易差额大幅降低是主要因素,并以此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两方面去分析导致这一变化的深层原因,最后基于对中国贸易结构和贸易竞争力变化的判断认为,未来十年中国贸易顺差有望持续减少,贸易不平衡状况将有所改善,甚至不排除出现整体贸易逆差的状况。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璟  
受国际金融危机及国内频繁调整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贸易形势发生了较为复杂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特点,比如,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进出口总值下降明显,非金融类对外投资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减少,国际国内需求不足,反对和遏制贸易保护主义成为全球共同的任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细林  王敏  张英涛  
开放是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国际资本流动是开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后危机时代,对世界范围内国际资本流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先是对后危机时代世界范围内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和趋势进行数据分析梳理,后对其特点和趋势产生的原因进行详尽分析,以便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或解决我国当前严峻的国际资本净流出问题。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左安磊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将国际贸易推向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泥沼,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采取大量不合理的贸易限制与贸易救济措施。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首当其冲,遭受了众多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成为首要目标国和最大受害者。贸易摩擦数量居高不下、强度增大;涉及到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领域;除"双反"措施之外的技术性、绿色壁垒开始增多;摩擦议题也升级到经济体制层面;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摩擦日益增多。后金融危机时代,贸易摩擦已经成为困扰中国对外贸易的一大顽疾。面对这种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在平常心面对的同时,需要反求诸己、深化改革,礼尚往来、法律抗衡,坐而论道,妥善解决。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朱乃新  
2008年世界经济明显减速,金融市场动荡剧烈、波谲云诡,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很多,主要经济体宏观调控左右为难。2009年开始的"后金融危机时期"调整艰难,但同时也是一个契机,应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支点,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增长。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罗剑  
衍生品市场作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竞争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和焦点。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与竞争出现了新的格局,并呈现新的趋势,表现在不同种类衍生品明显分化,发达国家衍生品市场份额下降,新兴市场国家衍生品交易快速崛起,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大等方面。本文深入分析了各国衍生品市场的竞争对策,明确指出中国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大力发展衍生品市场,积极促进衍生品和相关市场的对外开放,协调发展中的各种关系,进一步提升交易所和期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以此稳步增加国际竞争力积极应对全球化竞争带来的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