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33)
- 2023(16749)
- 2022(13813)
- 2021(12991)
- 2020(10718)
- 2019(24699)
- 2018(24605)
- 2017(46936)
- 2016(25681)
- 2015(29031)
- 2014(29036)
- 2013(28201)
- 2012(25826)
- 2011(23201)
- 2010(23685)
- 2009(21932)
- 2008(20835)
- 2007(18433)
- 2006(16632)
- 2005(15019)
- 学科
- 济(96681)
- 经济(96575)
- 管理(75393)
- 业(73827)
- 企(62119)
- 企业(62119)
- 方法(40213)
- 中国(34429)
- 数学(33912)
- 数学方法(33460)
- 农(28746)
- 融(28608)
- 金融(28607)
- 财(27978)
- 银(27693)
- 银行(27650)
- 行(26631)
- 业经(24878)
- 地方(22635)
- 制(21860)
- 学(20418)
- 理论(20065)
- 农业(19290)
- 务(18785)
- 财务(18698)
- 财务管理(18668)
- 企业财务(17816)
- 贸(17703)
- 贸易(17689)
- 易(17211)
- 机构
- 学院(356277)
- 大学(356245)
- 管理(140452)
- 济(139749)
- 经济(136430)
- 理学(120022)
- 研究(119846)
- 理学院(118697)
- 管理学(116761)
- 管理学院(116074)
- 中国(94770)
- 京(76521)
- 科学(71971)
- 财(67153)
- 所(59449)
- 中心(56022)
- 农(54988)
- 研究所(53786)
- 江(53775)
- 财经(53066)
- 业大(50245)
- 北京(48741)
- 范(48447)
- 经(48126)
- 师范(48049)
- 州(44474)
- 院(43520)
- 农业(42588)
- 经济学(41219)
- 财经大学(39292)
- 基金
- 项目(236528)
- 科学(185403)
- 研究(178704)
- 基金(169046)
- 家(145499)
- 国家(144174)
- 科学基金(124116)
- 社会(110235)
- 社会科(104368)
- 社会科学(104339)
- 省(92992)
- 基金项目(89018)
- 教育(82921)
- 自然(79253)
- 划(77716)
- 自然科(77397)
- 自然科学(77380)
- 自然科学基金(75998)
- 编号(75643)
- 资助(69629)
- 成果(63277)
- 重点(52898)
- 课题(52353)
- 部(51771)
- 发(50837)
- 创(49206)
- 项目编号(47045)
- 创新(45710)
- 教育部(44798)
- 大学(44488)
- 期刊
- 济(156204)
- 经济(156204)
- 研究(109139)
- 中国(73229)
- 学报(53408)
- 管理(52552)
- 农(51050)
- 财(50911)
- 科学(48815)
- 教育(48082)
- 融(46269)
- 金融(46269)
- 大学(40689)
- 学学(37615)
- 农业(34615)
- 技术(31600)
- 业经(25788)
- 财经(25636)
- 经济研究(24454)
- 图书(22753)
- 经(21808)
- 问题(20093)
- 理论(18985)
- 业(17897)
- 实践(17532)
- 践(17532)
- 现代(16834)
- 科技(16353)
- 技术经济(16293)
- 坛(16254)
共检索到542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汪宜丹 黄志斌
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金融危机后对金融信息化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在分析我国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现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国际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趋势,提出中国后危机时代的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金融信息化 人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念鲁
中国应该在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中发挥发展中大国应有的作用,为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世界经济、金融新秩序作出自己的努力近十年来,全球金融体系受到剧烈的冲击,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进入了"后危机"时代,其特征表现为:经济增长不可能快速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复苏将是一个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秋梅
文章在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特点、消费者购买行为变化的基础上,从实施精准化营销、营销创新、加强企业内部营销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指导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营销实践。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精准化营销 员工关系管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危慧惠 朱新蓉
美国金融市场及与之相互依存的美国金融教育,一直是世界各国金融及其高等教育的典范。然而,这次金融危机凸显出美国金融理论及教育有其不容忽视的局限和弊端。金融危机呼唤新理论的出现,要求新的理论指导新的金融教育及其实践。我国应对渐趋西方化的金融人才培养有一个全新的通盘考量,高校的金融教学应宏观微观并重,应辩证地掌握必要的金融模型,切勿迷信,更不能过度依赖金融模型。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人才培养 西方金融理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培玉
本文总结了由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发达国家宏观经济金融管理工作的失误,展望了未来国际国内金融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中央银行工作的新挑战。针对基层央行人才培养与使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为适应新形势与新要求,进一步提高基层央行履职能力,加强和改进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基层央行 人才培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泰峰
高技能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之一,是实现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因此,各企业需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由于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均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各企业还需将信息化技术与高技能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才能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关键词:
信息化 企业 高技能人才 培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何琳玲
促进科技创新的新型金融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加快转型发展、占领创新型经济高地的支撑和保障。本文以此为背景,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上,对我国现有人才的状况进行描述后,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型,考虑知识与人员之间的映射关系,用网络模型对这两种要素构成的网络进行集成,用一个层次网络模型来表示面向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人才培养结构,并提出了应该如何培养科技人才的政策及建议,旨在强调要建立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就必须注重人才的开发,大力发展人才资源。
关键词: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人才 培养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罗瑾琏 陈志雄 张虹
工程化人才是我国科技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化人才队伍的质量如何,是否能够胜任科技全球化的挑战,直接对落实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和科教兴国战略产生重要影响。而作为培养工程化人才的主体之一,企业所采取的管理策略对工程化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同样至关重要。文章从分析我国企业对工程化人才培养所采用的管理策略入手,剖析工程化人才培养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程化人才 培养 管理策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念鲁
本文阐述分析了后危机时期经济金融发展的主要特征:复苏将是一个长期、缓慢而痛苦的过程;全球经济体都采取量化宽松的经济金融政策;生产消费领域出现新动向;全球经济格局正面临"再集团化"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金融应对策略的指导思想和如何推进国际金融体系重建,破解失衡根源等政策主张。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郭绍青
本文的关注点在于,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一个区或县的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在分析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的特征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策略框架,并对利用网络课程平台与支持服务系统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操作过程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协作学习 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培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永光
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本文在明确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及其价值的基础上,以河南省为例,对在校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状况进行调查与统计,通过分析问题的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策略,以促进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提升教师培养质量。
关键词:
职前教师 信息化教学能力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武魏巍
本文围绕后金融危机时期这一时代背景,运用具体数据探讨了碳金融发展的巨大机遇,阐述了商业银行碳金融这一新兴业务领域的基本内容,并结合国内外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内部发展策略的构建包括以下5个方面:从思想层面重视碳金融发展的重大机遇、构造碳金融内部结构体系、积极发展商业银行碳金融传统业务、稳健开展碳金融衍生性创新业务、做好碳金融风险管理;营造碳金融良好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把碳金融纳入到国家战略框架内、构建具有国际话语权的碳交易市场、促使人民币成为国际碳交易的结算货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东荣
大数据正在开启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将在经济社会、政治军事、医疗卫生、科学研究等领域引起重大变革,其影响力也已经全面渗入金融业,推动移动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新的金融业态不断涌现,传统金融正向信息化金融快步迈进。如何主动应对大数据时代信息化金融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与时俱进、面向未来地推动金融教育和金融人才培养,是当前金融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文标 阮兢青
后金融危机时代是全球经济遭受重创后的缓慢复苏阶段,因其特定的经济特征对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根据金融危机理论,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指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特征,针对中小企业存在的一些机会,从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实行自主创新和品牌战略、利用集群化效应、加强内部控制、发展对外贸易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中小企业 对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雪磊
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碳金融市场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各个子市场不平衡加剧。更为严重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动摇了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增加了碳金融市场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和年减排量最大的国家,应当抓住当前机遇,建立全国统一的碳强制减排市场,完善交易市场体系,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运作,掌握产品定价权,服务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和兑现国际减排承诺。
关键词:
碳金融市场 金融危机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