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01)
- 2023(14702)
- 2022(12248)
- 2021(11116)
- 2020(9152)
- 2019(20397)
- 2018(19501)
- 2017(37168)
- 2016(19161)
- 2015(21242)
- 2014(20736)
- 2013(20293)
- 2012(18950)
- 2011(17182)
- 2010(18047)
- 2009(17483)
- 2008(16487)
- 2007(15174)
- 2006(13798)
- 2005(12919)
- 学科
- 济(95727)
- 经济(95618)
- 管理(68764)
- 业(62223)
- 企(55231)
- 企业(55231)
- 方法(31743)
- 中国(29467)
- 融(29304)
- 金融(29302)
- 数学(27321)
- 财(27320)
- 银(27249)
- 银行(27233)
- 数学方法(27117)
- 行(26370)
- 制(24792)
- 地方(23677)
- 业经(21543)
- 农(19866)
- 技术(17837)
- 体(17251)
- 务(16396)
- 财务(16356)
- 财务管理(16320)
- 企业财务(15695)
- 学(14836)
- 体制(13936)
- 地方经济(13921)
- 贸(13451)
- 机构
- 学院(277341)
- 大学(277301)
- 济(130731)
- 经济(128229)
- 管理(107409)
- 研究(94702)
- 理学(90765)
- 理学院(89896)
- 管理学(88824)
- 管理学院(88258)
- 中国(80697)
- 财(66369)
- 京(56466)
- 财经(50854)
- 科学(48420)
- 经(46057)
- 所(45311)
- 中心(44853)
- 江(43087)
- 经济学(42740)
- 研究所(39740)
- 经济学院(38082)
- 财经大学(37842)
- 北京(35922)
- 农(34349)
- 州(34165)
- 院(33992)
- 范(32371)
- 师范(32116)
- 业大(31399)
- 基金
- 项目(172358)
- 科学(138688)
- 研究(132368)
- 基金(127496)
- 家(107858)
- 国家(106960)
- 科学基金(94060)
- 社会(90127)
- 社会科(85720)
- 社会科学(85694)
- 省(67117)
- 基金项目(65930)
- 教育(60162)
- 自然(55455)
- 划(54571)
- 自然科(54223)
- 自然科学(54211)
- 自然科学基金(53315)
- 编号(51234)
- 资助(50864)
- 成果(43123)
- 创(41532)
- 部(39229)
- 制(39140)
- 重点(38932)
- 国家社会(38545)
- 创新(38033)
- 发(37887)
- 课题(36885)
- 教育部(35323)
- 期刊
- 济(156591)
- 经济(156591)
- 研究(94766)
- 中国(62308)
- 财(54018)
- 管理(46663)
- 融(46035)
- 金融(46035)
- 科学(33926)
- 学报(33215)
- 农(32388)
- 大学(27714)
- 财经(27635)
- 教育(27252)
- 学学(26273)
- 经济研究(26198)
- 技术(24626)
- 经(23898)
- 业经(21940)
- 农业(20214)
- 问题(18891)
- 技术经济(15919)
- 贸(15358)
- 国际(14241)
- 理论(13984)
- 世界(13767)
- 现代(12903)
- 统计(12788)
- 策(12779)
- 科技(12765)
共检索到450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礼红
市场的功能与政府的作用是经济学界长期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不同的经济学派观点对应不同的经济治理模式。市场和政府既各自发挥作用同时又存在失灵,经济治理机制的创新就是要在合理的边界将二者有效融合,"中国模式"的成就和金融海啸的爆发从正反两方面验证了现代市场经济应该是市场与政府两只手的有机结合。后危机时代经济治理机制的创新路径选择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政府的作用应该体现在对经济运行的控制力上,同时必须明确界定政府权力的边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瑭玮
金融创新是指各类新种金融工具的出现、金融实务的更新、金融市场、金融法则与制度乃至金融观念上各种异于传统的改变。它在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盘活资产流动性、提高市场效率方面普遍有很好的效果,能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需求,有效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增强金融企业竞争能力。因此,金融创新从70年代起从美国开始风靡全球,极大地促进了全球金融业的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发明 张国政
2010年4月24日,"新时期公司治理"专题研讨会在长沙成功举行。本次会议以"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司治理的反思与创新"为主题,立足于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深入探讨新时期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践。与会代表就公司治理的一般问题、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民营企业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绩效的实证等专题展开研讨。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公司治理 研讨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崔健 刘东 林超英
通过政府融资平台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受困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寻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的创新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政府融资平台的视角,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进行探讨,提出盘活存量基础设施和直接融资为主相结合的融资模式,以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军英
科学技术与创新对英国经济的贡献率很高。分析了后危机时代英国政府科技创新政策的核心内容,英国政府强调创新环境的营造,重视对创新基本要素的投入,对企业创新给予大力支持,这些有望为英国经济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还分析了英国政府确立的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重点科技领域。
关键词:
英国 科技 政策 创新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钟玮 李雪斌
本文主要研究后危机时代内部控制的改革与创新问题,通过回顾2008年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企业内部控制的诸多缺陷,研究内部控制相关风险的传导机理,从风险传导的宏观背景、内部控制风险演化要素,全面呈现了本次金融危机中内部控制风险的传导机理与过程。最后,在借鉴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内部控制评级机制、内部控制文化培育及强化外部相关审计职能方面对未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改革方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有效性 风险传导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钢
后危机时代,世界步入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周期,中国迫切需要从战略上谋划对外贸易的长远发展,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应有新思维、新战略。本刊2010年第1期刊载了《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之抉择》,从历史维度分析了中国外贸发展战略转变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界定了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的内涵,概括了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提出了中国外贸发展目标与任务。《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政策的战略性调整与体制机制创新》一文为《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之抉择》的后续篇,旨在回答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和对外贸易体制机制创新的内容,为中国外贸发展战略调整做具体的归纳与指导。这两篇文章均为商务部2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晓钧
金融危机后,中国金融市场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及挑战。如何正确认识与协调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成为摆在中国金融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提出在正确认识金融产品创新兼具促进金融市场发展与累积风险的双重属性基础上,重新梳理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适当借鉴欧盟、美国等经济体的做法,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金融法制环境,增加金融产品透明度等建议,以确保金融产品创新监管的有效性。
关键词:
金融产品创新 金融监管 后危机时代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安岭 王丹
治理经济危机需要政府调控,但是政府调控必须理清思路,按照经济规律创新调控的体制和机制。该文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常态模式,从创新政府经济调控机制的角度,对现有危机治理机理及内在缺陷进行客观分析,立足对经济危机本质的重新认识,提出了一些创新政府调控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经济危机 政府 调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舜楠
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企业的有效成长和发展,需要从根本上转变现有缺乏本土文化根基的、不尽合理的企业经营战略模式,积极进行企业文化、技术、产品、业务组合、资源配置、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的发展创新,通过企业文化模式、商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全面转型,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可持续的企业发展之路。
关键词:
企业经营 战略模式创新 企业文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殷孟波 许坤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创新,所取得的规模是惊人的,对金融市场和金融风险的影响已经超越了人们的想象。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金融创新受到了人们的质疑,部分学者开始讨论其对金融和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本文首先阐述了国外学者关于金融创新在生产力、经济增长、金融风险和交易成本等四个方面最新的观点,论证其悖论的含义及体现。然后,从金融产品、系统风险、金融立法与完善市场等四个方面归纳总结了目前学术界与实务界对金融创新监督管理和合理使用的观点。最后,本文提出了对于化解金融创新"悖论"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风险 监管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车亮亮
道德风险作为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一种典型的损人利己行为。在本次危机中所有金融主体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都不惜践踏法律、背弃金融伦理和突破道德底线,忽视了风险的防范和责任的承担以致危机的发生。而"经济人"过度逐利、金融信息的不对称、合同的不完全及其实施障碍是引发道德风险的主要原因。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法的创新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道德风险治理,秉持效率与安全并重的价值理念,建立有效的系统性风险管控机制,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特别保护,建立权责一致的金融法责任制度,惟此才能有效防止道德风险和金融危机的发生。
关键词:
道德风险 后危机时代 国际金融法 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曙霞
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国为了应对流动性紧缩纷纷采用反周期的政策刺激方案,使经济逐步走出衰退。进入后危机时代,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原来的经济模式将不断调整,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日益推出,各国为了重振经济,恢复较快增长正在展开一场新的角力。为了在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的战略位置,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中国必须把握世界经济形势,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努力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创新型经济 产业升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何春盛
2007年读过一本书,叫做《管理大未来》,对我有很大的启示。这本书中有以下几个重点:第一,在21世纪,我们的企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自由的竞争,原因是体制的放松和技术的发展,像电信业、电视业开放的自由竞争。所以,竞争将成为一个主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