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90)
2023(15525)
2022(12823)
2021(12140)
2020(10403)
2019(23497)
2018(23148)
2017(43836)
2016(22867)
2015(25524)
2014(24513)
2013(24102)
2012(21511)
2011(18650)
2010(18976)
2009(17987)
2008(17212)
2007(15122)
2006(12903)
2005(11488)
作者
(59796)
(49815)
(49674)
(46806)
(31896)
(23484)
(22519)
(19221)
(18903)
(17561)
(17008)
(16786)
(15696)
(15430)
(15311)
(15096)
(14930)
(14343)
(14300)
(14229)
(12039)
(11924)
(11790)
(11491)
(11107)
(11087)
(10963)
(10952)
(9763)
(9730)
学科
(99364)
(91206)
经济(91109)
(90214)
企业(90214)
管理(89746)
方法(43186)
数学(34153)
数学方法(33767)
(33440)
业经(31242)
(28349)
(25182)
财务(25127)
财务管理(25077)
中国(24227)
企业财务(23806)
(23507)
技术(21744)
农业(20115)
(19107)
银行(19096)
理论(18366)
(18078)
(17366)
(17352)
(17087)
金融(17086)
(16551)
(16421)
机构
学院(310369)
大学(305075)
管理(135582)
(131851)
经济(129321)
理学(114897)
理学院(113896)
管理学(112521)
管理学院(111874)
研究(88743)
中国(78837)
(66726)
(61940)
财经(51787)
科学(48905)
(47781)
(47295)
中心(44910)
(42919)
(40620)
业大(40005)
经济学(39614)
财经大学(38675)
北京(38057)
(37660)
商学(37386)
商学院(37044)
研究所(36010)
经济学院(35797)
经济管理(35000)
基金
项目(204642)
科学(165562)
研究(155182)
基金(151859)
(128685)
国家(127514)
科学基金(114621)
社会(102231)
社会科(97083)
社会科学(97056)
基金项目(80547)
(80516)
自然(72720)
自然科(71196)
自然科学(71181)
教育(71027)
自然科学基金(69992)
(65509)
编号(62052)
资助(60169)
(48597)
成果(48174)
(46018)
重点(44715)
创新(44487)
(43081)
国家社会(42704)
(41798)
(41589)
课题(41247)
期刊
(147183)
经济(147183)
研究(91208)
中国(62013)
管理(58328)
(57678)
(39138)
科学(38026)
(37334)
金融(37334)
学报(35497)
技术(31314)
大学(29918)
学学(28345)
教育(28123)
农业(26684)
财经(26082)
业经(25707)
(22504)
经济研究(22449)
(18479)
问题(18189)
技术经济(18182)
财会(18141)
现代(16243)
会计(16085)
商业(14965)
理论(14748)
科技(14613)
(13951)
共检索到469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秦启根  王稳  
效率与稳定一直是保险市场发展的重要目标,而保险企业的风险管理则是保险市场稳定、有效运行的微观基础,因此,监管机构一直关注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问题,保险监管的演进历史也验证了这一点。其实,保险监管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升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而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也是保险监管创新的重要动力,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次贷危机后兴起的"新新凯恩斯主义"强调宏观监管要基于微观组织的视角,具体到保险监管来说,就是从企业风险管理的视角出发,实现监管思路从传统的"偿付能力、公司治理和市场行为"三支柱监管向"动态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要素及可持续风险"新三支柱监管转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文革  温融  
偿付能力是保险业监管的首选目标和核心内容。它具有安全性、综合性与易变性等基本属性。次贷危机以来,由于传统保险偿付能力监管模式未能全面、完整、准确地反映偿付能力基本属性,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保险公司经营困难,出现偿付能力危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保险偿付能力监管模式,必然要求树立偿付能力"大安全、大监管"观,创设双核心偿付能力影响评估报告制度,打造多层次偿付能力合力监管结构和建立保险偿付能力培训教育制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臧敦刚  
后危机时代,保险业的监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立足于宏观审慎监管的相关理论,将其具体运用于保险业中,分别从保险业务的顺周期效应、"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大而不能倒"效应以及银行业、证券业对保险业的传染效应等方面分析保险业产生系统性风险的根源,最后针对保险业系统性风险产生的根源提出我国保险业宏观审慎监管的对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包琼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成为国际金融管理体系改革的核心内容,我国保险业也亟需推动宏观审慎监管。本文通过简要分析我国保险业呈现出的新特点和系统性风险的传导渠道,提出我国保险业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以及推动宏观审慎监管的对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瑭玮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危机延伸到保险业导致美国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由政府接管,金融危机使得人们更深层次地意识到风险管理对于金融业的重大意义。保险作为一种风险管理方式,其行业自身的风险管理尤为重要。本文借鉴国外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策略,并结合我国构建风险管理体系的经验与实际情况,提出关于构建我国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稳  王东  
次贷危机对保险业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如何实现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次贷危机提醒业界要重视公司治理风险,而监管行为的不当也是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对保险行业的有效监管特别是对公司治理的监管是防范保险业风险的重要举措;创新不是引发金融危机的根源,正确看待并实现保险业的创新是实现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还有其它的因素也影响着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后危机时代中国保险业创新与发展论坛"围绕着"创新与发展"的主题展开了深入热烈的讨论,希望能为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些许思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跃  彭晓娅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在政府的庇护下能够全身而退,但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我国一直在对商业银行进行体制改革。文章在我国商业银行全面改革的背景下,建立了一个基于内部控制和财务预警的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工商银行作了案例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工商银行2007—2011年的综合风险水平一直处于风险的安全地带,但其利率风险相对较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继志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日常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对银行的支付能力和持续经营有着直接影响,并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迅速枯竭,使流动性风险问题进一步凸显。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颁布,巴塞尔委员会将流动性监管提到了与资本监管同等重要的地位,并确立了全球银行业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标准。为了加强和改善中国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应合理设置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对流动性风险实施分类监管,增强银行内部流动性管理的动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赵蕾  张懿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新形势将给保险企业风险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保险企业应该完善风险管理文化,改进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水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晓钧  
金融危机后,中国金融市场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及挑战。如何正确认识与协调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成为摆在中国金融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提出在正确认识金融产品创新兼具促进金融市场发展与累积风险的双重属性基础上,重新梳理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适当借鉴欧盟、美国等经济体的做法,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金融法制环境,增加金融产品透明度等建议,以确保金融产品创新监管的有效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贺欣  
本文针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农业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根据风险管理理论、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价值链理论及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原则,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农业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各业务流程的关键风险控制方法进行论述,为构建农业企业风险管理系统提供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勇生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金融业形成了强烈冲击,对保险业的影响非常大。针对这种情况,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趋势,应加强国内金融监管机构的信息共享和监管协作;修订偿付能力监管标准,加强偿付能力监管;加强逆周期监管,维护行业稳健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梅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金融创新在为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后金融危机时期我们不能停止金融创新的步伐,但一方面应注意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处理好市场导向与加强监管的关系、处理好交易所市场与场外市场的关系;另一方面应通过实施有效的监管安排来防范和化解市场的宏观风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何春盛  
2007年读过一本书,叫做《管理大未来》,对我有很大的启示。这本书中有以下几个重点:第一,在21世纪,我们的企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自由的竞争,原因是体制的放松和技术的发展,像电信业、电视业开放的自由竞争。所以,竞争将成为一个主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车亮亮  
道德风险作为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一种典型的损人利己行为。在本次危机中所有金融主体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都不惜践踏法律、背弃金融伦理和突破道德底线,忽视了风险的防范和责任的承担以致危机的发生。而"经济人"过度逐利、金融信息的不对称、合同的不完全及其实施障碍是引发道德风险的主要原因。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法的创新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道德风险治理,秉持效率与安全并重的价值理念,建立有效的系统性风险管控机制,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特别保护,建立权责一致的金融法责任制度,惟此才能有效防止道德风险和金融危机的发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