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99)
2023(2652)
2022(2427)
2021(2233)
2020(1914)
2019(4593)
2018(4589)
2017(7990)
2016(3988)
2015(4673)
2014(4794)
2013(4746)
2012(4516)
2011(4181)
2010(4793)
2009(4975)
2008(4051)
2007(3255)
2006(2935)
2005(2557)
作者
(11740)
(10008)
(9993)
(9348)
(6339)
(4858)
(4730)
(4018)
(3611)
(3580)
(3384)
(3320)
(3288)
(3243)
(3075)
(3034)
(2958)
(2917)
(2880)
(2878)
(2570)
(2485)
(2436)
(2269)
(2184)
(2171)
(2162)
(2149)
(2053)
(1983)
学科
(19734)
经济(19721)
(16392)
贸易(16384)
(15919)
管理(11435)
(10453)
方法(10377)
(9249)
企业(9249)
数学(8537)
数学方法(8506)
关系(6079)
(5754)
(5277)
出口(5273)
出口贸易(5273)
中国(4505)
(4329)
地方(4171)
国际(4073)
(3938)
金融(3937)
(3728)
贸易关系(3590)
业经(3528)
理论(3440)
各国(3354)
概况(3327)
(3293)
机构
大学(64265)
学院(63699)
(30865)
经济(30389)
研究(22403)
管理(22306)
理学(19378)
理学院(19132)
管理学(18783)
管理学院(18681)
中国(16370)
(12673)
(12661)
科学(11884)
(11481)
财经(10346)
研究所(10312)
(10290)
经济学(9784)
(9401)
经济学院(8956)
(8951)
中心(8941)
(8464)
(8287)
(8276)
师范(8233)
业大(7962)
北京(7961)
国际(7722)
基金
项目(38946)
科学(30126)
研究(29147)
基金(28438)
(24401)
国家(24214)
科学基金(20023)
社会(18985)
社会科(18038)
社会科学(18034)
基金项目(14717)
(14041)
教育(13639)
自然(12256)
资助(12148)
(12029)
自然科(11992)
自然科学(11987)
自然科学基金(11792)
编号(11614)
成果(9753)
(9433)
重点(8809)
教育部(8354)
(8295)
课题(8130)
人文(8102)
(7972)
大学(7932)
中国(7806)
期刊
(32919)
经济(32919)
研究(19938)
(11361)
中国(10700)
国际(10635)
学报(8983)
(8925)
管理(8479)
科学(8126)
(7319)
大学(7083)
经济研究(6872)
学学(6688)
(5981)
金融(5981)
(5976)
贸易(5976)
教育(5885)
问题(5817)
业经(5501)
世界(5402)
国际贸易(5175)
农业(5135)
财经(4950)
商业(4794)
(4334)
经贸(4306)
技术(4082)
世界经济(3227)
共检索到99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钢  崔艳新  
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结构与力量对比带来了深刻变化。欧盟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集团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仅要为促进中欧经贸关系长期平稳健康发展,奠立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经济基石做出更大努力,而且要为推动全球经济更平衡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郑腊香  
政治因素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欧债危机下,出于对全球化发展的忧虑,为了维系与美国的紧密关系、主导未来的中欧投资关系,欧盟仍拒绝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尚未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继续限制对华高科技出口,并将国际投资问题政治化。中国需要在非政治敏感领域同欧盟加强合作:在资源问题上加强与欧盟的沟通协调,鼓励中国中小企业到欧盟投资、同欧盟中小企业开展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合作,鼓励欧盟成员国企业积极参与中国城镇化进程、到中国投资兴业,运用世贸组织规则纠正欧方的对华不合理政策,并通过中欧经贸协定和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维护中国利益,从而避免政治因素的干扰,实现中欧"双赢"。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永福  
我过去在商务部欧洲司做了一段时间的司长工作,有12年,主要是贯彻政策、执行政策,给国家制订双边贸易政策提供一些参考。今天主要谈一谈欧洲,稍稍要回顾一下欧洲去年的情况,有几件事可能是不得不提的,一个大的事件就是英国脱欧,还有两个危机,一个是难民潮,一个是恐怖主义,对欧洲的打击还是非常厉害的。无论法国、比利时、德国等,特别是法国国庆日大卡车冲击市场,造成很多人死亡,恐怖主义对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永福  
我过去在商务部欧洲司做了一段时间的司长工作,有12年,主要是贯彻政策、执行政策,给国家制订双边贸易政策提供一些参考。今天主要谈一谈欧洲,稍稍要回顾一下欧洲去年的情况,有几件事可能是不得不提的,一个大的事件就是英国脱欧,还有两个危机,一个是难民潮,一个是恐怖主义,对欧洲的打击还是非常厉害的。无论法国、比利时、德国等,特别是法国国庆日大卡车冲击市场,造成很多人死亡,恐怖主义对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钢  崔艳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之孝  
近年来,欧洲经历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然而她同中国的双边经贸关系却得到迅速发展,高层往来不断,重要经贸团组互访频繁,经贸和科技合作持续发展。《中欧双边经贸美系回顾和展望》一文强调指出,中欧经济互补性较强,进一步发展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潜力很大,前景广阔.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俞敦仁  王海洋  方丽  
欧盟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集团。欧盟是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我国吸收外资的重要来源地。本文从近几年,尤其是我国入世后,就欧盟与我国经贸关系发展和扩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新国  张翾  王涛  
中国加入WTO给中欧经贸关系带来深远影响。在中欧经贸关系加深的过程中,出现了中欧贸易不平衡、投资环境、欧盟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欧盟东扩与欧元出台的影响等问题。本文对之作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若干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小瑞  周丽丽  
中欧建交三十多年来,建立起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作为双边合作的重要内容,中欧在经济贸易领域的互利合作,不仅丰富和完善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双方在政治、外交、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本文通过对中欧经贸关系的研究,揭示了其中的发展变化历程及存在的问题,对今后拓宽和深化双方经济合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庆利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虽然世界经济依然没有走出危机的阴影,但中韩两国经贸却不断发展,中韩经贸合作日益深化,尤其是在贸易额屡创新高的情况下,中韩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被普遍看好。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随着中韩自由贸易谈判进程加快,中韩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有望再上一个台阶,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本文对金融危机之后中韩经贸合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并且对中韩经贸合作的前景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许孟水  
中国与非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真诚交往和密切合作,建立了深厚和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双方创建了中非合作论坛,举办了四届论坛部长级会议和一次峰会,使论坛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车卉淳  
本文认为,2004年欧盟东扩以后,随着东欧10国的加入,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发展中、欧经贸关系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欧盟的对华歧视性贸易政策、欧盟东扩后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和投资转移效应以及中、欧双向投资发展不平衡等。文章提出,为进一步发展中、欧经贸关系,我国应加速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双方在技术领域的合作与贸易的互补性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裘元伦  
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欧盟对华长期政策”。欧盟对华长期政策具有渐进性、双轨制、相对稳定性和两面性的特点。目前,积极方面明显占优势,中欧关系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第二部分“中欧经贸关系”。在中欧双方政策调整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下,特别是自1992年以来,欧中经贸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也还存在着反倾销、数量限制、普惠制、市场准入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问题。第三部分“战略性对策建议”。本文给自己限定的任务是提出若干战略性意见,包括中欧双方都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对方重要性的认识;发展中欧关系要在亚欧会议、欧洲联盟和两国双边关系三个领域中同时推进;要充分利用德、法、英等西欧主要国家各自的特点;认...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小中  马涛  
全球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欧盟第五次扩大即东扩已经排上日程表,这对中欧经贸关系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积极影响是为进一步发展中欧贸易创造了良机,有利于整体贸易环境的改善;消极影响是东扩会产生贸易转移效应,对我国大力引进外资不利,可能会助长欧盟内部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中国政府应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并重视对欧盟的贸易,实施灵活的区分战略,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企业则应充分研究世贸组织规则,利用投资促进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