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08)
- 2023(20785)
- 2022(17741)
- 2021(16477)
- 2020(13646)
- 2019(31260)
- 2018(31067)
- 2017(58661)
- 2016(31674)
- 2015(35262)
- 2014(35028)
- 2013(34398)
- 2012(31812)
- 2011(28780)
- 2010(29157)
- 2009(26800)
- 2008(25576)
- 2007(22575)
- 2006(19740)
- 2005(17407)
- 学科
- 济(130135)
- 经济(130012)
- 管理(93265)
- 业(91584)
- 企(76633)
- 企业(76633)
- 方法(55047)
- 数学(46525)
- 数学方法(45887)
- 中国(37195)
- 农(35445)
- 业经(31562)
- 财(30449)
- 地方(30399)
- 学(27589)
- 技术(26228)
- 农业(24107)
- 制(23676)
- 贸(23307)
- 贸易(23290)
- 理论(22910)
- 易(22583)
- 银(21148)
- 银行(21097)
- 和(20766)
- 融(20709)
- 金融(20707)
- 行(20240)
- 环境(19738)
- 务(19355)
- 机构
- 学院(444828)
- 大学(444607)
- 济(177832)
- 管理(175163)
- 经济(173967)
- 研究(151227)
- 理学(151050)
- 理学院(149352)
- 管理学(146670)
- 管理学院(145828)
- 中国(112099)
- 京(94915)
- 科学(92931)
- 财(80167)
- 所(75319)
- 农(71582)
- 研究所(68587)
- 中心(68460)
- 江(66390)
- 业大(65467)
- 财经(64091)
- 范(60901)
- 师范(60302)
- 北京(59855)
- 经(58343)
- 农业(55694)
- 院(55458)
- 州(54101)
- 经济学(53184)
- 技术(49160)
- 基金
- 项目(303284)
- 科学(239361)
- 研究(223240)
- 基金(218614)
- 家(190473)
- 国家(188845)
- 科学基金(162754)
- 社会(140702)
- 社会科(133374)
- 社会科学(133342)
- 省(119601)
- 基金项目(115347)
- 自然(105148)
- 教育(103766)
- 自然科(102771)
- 自然科学(102744)
- 自然科学基金(100903)
- 划(100394)
- 编号(90994)
- 资助(89545)
- 成果(74063)
- 重点(68136)
- 发(67335)
- 部(66502)
- 创(65408)
- 课题(63576)
- 创新(60584)
- 国家社会(57727)
- 科研(57336)
- 教育部(57262)
- 期刊
- 济(196985)
- 经济(196985)
- 研究(130210)
- 中国(90431)
- 学报(69039)
- 管理(67647)
- 农(65176)
- 科学(64799)
- 财(60478)
- 教育(56959)
- 大学(53036)
- 学学(49583)
- 农业(45342)
- 技术(42309)
- 融(39457)
- 金融(39457)
- 业经(33722)
- 经济研究(31242)
- 财经(30834)
- 经(26618)
- 问题(25306)
- 业(24787)
- 图书(24550)
- 科技(22880)
- 技术经济(22585)
- 版(20386)
- 商业(20240)
- 理论(20131)
- 现代(20082)
- 坛(19859)
共检索到661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幸婷 杨煜
核心技术联盟是后危机时代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组织形式。本文研究核心技术联盟内成员企业是如何进行知识创造的。在探讨企业内部和联盟内部知识创造过程差异的基础上,提出核心技术联盟内知识创造的过程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核心技术联盟的知识创造在共同化阶段之前需经历准备阶段,即联盟企业构建信任的阶段。这也是在联盟层面应用组织知识创新(SECI模型)具备的前提条件。案例分析同样表明,核心技术联盟的知识创造模型只适用于相互信任的非核心企业。作为联盟活动的引领者,核心企业并不具体参与到知识创造活动中,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合作研发平台的创建,以及知识创造之后促进研发合作成果的产业化。通过调研访谈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生物医药科技园,详细刻画出核心技术联盟内知识创造的过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玉忠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涉及国家根本竞争力、国家安全、国家战略目标实现,影响国家政治地位的产业。本文在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后,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统筹处理好国家与地方、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产业规划与科技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并就具体策略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 策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彭礴 付兵红
战略新兴产业承载着引领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等多项重要功能。江西省发展到现阶段已面临较明显的资源、空间、市场等制约,迫切需要转型发展。目前江西省一些新兴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内外部环境总体利好。文章认为应进一步细化和聚焦重点领域,分类加大政府扶持或完善市场环境,加快技术创新占领产业链高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左伟
产业发展规律和现实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应忽视传统产业,产业结构雷同、协调发展意识不强、资本与技术问题是制约两者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认为,应构建和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政策支持体系及产业创新体系,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和与传统产业发展的协调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凌捷 苏睿
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经济增长、资源环境约束和科技等多方面压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高新区在产业集群、创新服务环境和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大引擎。文章认为,应通过优化制度创新、创新高新区管理模式、把握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及发展规律和构建多层次支撑体系等措施以高新区为龙头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我国新一轮经济繁荣。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高新区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剑波 张平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崭新的概念,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而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金融与产业发展的关联性等方面,以致于加强和完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的研究就显得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系统地总结了中央政府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脉络,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了助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战略。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战略性新兴产业 金融支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煜华 刘洋 胡瑶瑛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以创新为主要发展动力,知识转移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高创新效率和联盟成员保持长期稳定共生状态的重要方式。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主体关系和知识转移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方程构建技术创新联盟内企业和科研院所知识转移模型,分析其知识转移的稳定性及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以及建立知识转移的共生界面是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知识转移的重要途径,并提出了相应的知识转移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伟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化"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才能求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在国际经济新秩序中赢得主动权。文章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基本问题出发,在厘清其内涵、特征、发展路径的基础上,对比了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总结了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国际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袁中华 刘小差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纷纷推出新兴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以图摆脱危机所带来的困扰,调整产业结构,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经济制高点。自2009年9月温家宝总理连续主持召开三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座谈会以来,从国家发改委到各地方政府都在紧锣密鼓地制定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由于金融在新兴产业发展在其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本文结合我国金融发展现状,对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南楠
当前,在我国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不同产业之间国际化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从企业全球化驱动因素、东道国区位条件两个维度构建决策分析矩阵,并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有效模式: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适合投资新建(绿地投资)的方式或贸易式的进入方式;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应待全球化驱动因素变为有利时,才可进行国际化经营;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产业适合投资模式中的合资、跨国联盟或独资经营(跨国并购)的进入方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尹群 吴树山 顾来红
2009年12月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新医药、生物育种、节能环保和电动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其关键核心技术,在新兴产业、新兴技术上有所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莉
战略性新兴产业专用性人才,具有较高产业价值和较高的可占用性及不可替代性,是一种有特定用途的人力资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解决技术创新问题,推动产业发展,其任务之一是对产业所需要的人才进行联合培养,加强人才交流互动,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我们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干中学"和产学研深度合作,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专用性人才的成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早 张敏 刘文璨
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呈现出两个值得注意的变化趋势:一是工业化大国加快产业调整的步伐,新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与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型与产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二是在新科技革命的带动下,新兴战略产业的兴起,为发展中国家摆脱不利的分工地位带来希望和机遇。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后危机时代工业化大国产业战略的本质特征,以及发展中国家"通过发展新兴战略产业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的可能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洁云 贾军
技术创新路径锁定是一个历史依赖过程,报酬递增效应和自增强机制均会使技术发展锁定于难以改变和事先预测的次优方案的固定轨迹中。本研究拟用路径依赖演化经济学方法研究路径锁定和新路径创造问题,探讨了从发明转变为创新,并建立新的经济路径的过程。文章系统研究了技术创新路径锁定机理、锁定效应以及解锁模式,从技术生态位和技术多元化、利益相关者、规制、消费者偏好和学习成本等提出实现技术创新解锁的途径。本研究对认识路径锁定消极影响、路径锁定突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技术路径创造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洁云 贾军
技术创新路径锁定是一个历史依赖过程,报酬递增效应和自增强机制均会使技术发展锁定于难以改变和事先预测的次优方案的固定轨迹中。本研究拟用路径依赖演化经济学方法研究路径锁定和新路径创造问题,探讨了从发明转变为创新,并建立新的经济路径的过程。文章系统研究了技术创新路径锁定机理、锁定效应以及解锁模式,从技术生态位和技术多元化、利益相关者、规制、消费者偏好和学习成本等提出实现技术创新解锁的途径。本研究对认识路径锁定消极影响、路径锁定突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技术路径创造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