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07)
2023(7623)
2022(6651)
2021(6307)
2020(5410)
2019(12182)
2018(12205)
2017(23829)
2016(13023)
2015(14801)
2014(14906)
2013(14947)
2012(14625)
2011(13500)
2010(14420)
2009(14000)
2008(13339)
2007(12114)
2006(11225)
2005(10342)
作者
(39417)
(32732)
(32581)
(31333)
(21082)
(15521)
(14947)
(12405)
(12404)
(12080)
(11313)
(10848)
(10671)
(10664)
(10487)
(10087)
(9738)
(9725)
(9672)
(9517)
(8536)
(8095)
(8080)
(7577)
(7491)
(7486)
(7412)
(7312)
(6575)
(6552)
学科
(53048)
经济(52981)
管理(37983)
(37961)
(29347)
企业(29347)
方法(21548)
数学(18778)
数学方法(18546)
中国(17725)
(17616)
(15292)
(13566)
(12568)
贸易(12560)
(12239)
(12179)
(11979)
银行(11953)
(11588)
业经(11407)
农业(11297)
(11055)
(10637)
金融(10636)
地方(9769)
(8639)
及其(8513)
税收(8245)
(8195)
机构
学院(200361)
大学(199823)
(85412)
经济(83550)
管理(74114)
研究(72598)
理学(62488)
理学院(61709)
管理学(60735)
管理学院(60325)
中国(57558)
(43806)
(43351)
科学(42370)
(38085)
研究所(34171)
财经(33633)
(31564)
中心(31451)
(31140)
(30315)
北京(28301)
(27657)
师范(27454)
(25974)
业大(25847)
经济学(25720)
(24838)
农业(24750)
财经大学(24668)
基金
项目(119420)
科学(93713)
研究(89434)
基金(86415)
(74638)
国家(73966)
科学基金(61951)
社会(56017)
社会科(52937)
社会科学(52924)
(44734)
基金项目(44483)
教育(41274)
自然(39295)
(38901)
自然科(38314)
自然科学(38299)
自然科学基金(37599)
编号(37463)
资助(36599)
成果(32308)
(27700)
重点(27098)
课题(26537)
(26320)
(23780)
(23686)
教育部(23619)
人文(22568)
科研(22442)
期刊
(103787)
经济(103787)
研究(66330)
中国(38223)
(30883)
管理(29006)
(28812)
科学(27993)
学报(27790)
(24969)
金融(24969)
教育(21791)
大学(21139)
学学(19731)
农业(19352)
业经(17577)
经济研究(17476)
财经(16546)
技术(15013)
(14210)
问题(13534)
(12807)
国际(11801)
商业(11012)
理论(10500)
现代(9938)
(9614)
技术经济(9430)
实践(9397)
(9397)
共检索到315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方志凌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居民消费存在着最终消费率持续下降、消费需求城乡差距不断扩大、非理性消费日趋严重和消费外流日渐加剧等突出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低、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居民消费预期偏高和社会保障不健全等。为此,我们需通过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来促进居民消费的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泽洪  尤强林  
劳动关系的演变总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变化,后危机时代的特殊性使这一时期的劳动关系在劳动力市场力量、劳动契约和中小企业劳动关系风险等方面表现出新的特征变化。文章认为,应通过多渠道开发企业人力资本、"内外兼修"降低中小企业劳动关系风险和完善"三方四主体"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等举措解决劳动关系变化带来的新问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文彪  
通过分析相关反倾销理论,对比分析了危机前后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新特点,进而研究了后危机时代美国加剧对中国实施反倾销的原因及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对美国反倾销措施的有效策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殷越男  
后危机时代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传统的商品贸易摩擦逐渐转向了广义的经济摩擦,贸易保护工具也由经济转向了社会、道德、环境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的战略调整以及部分新经济体国家低成本产品的出口优势,直接戳住了我国目前出口贸易的软肋。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出路就在于,要突破单一商品进出口的传统模式,在资本及产业"引进来"与"走出去"上进行重新思考,在国际经济调整中,重新设计我国未来"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理念、方向、结构等宏观战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钦  邱娟  王波  
后危机时代,欧洲、美国、日本等木质林产品进口大国的市场持续低迷,对中国出口导向型木材加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极大的挑战。文章对中国莆田秀屿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内企业时行调查访谈,了解他们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经验与做法,总结成功经验与教训,并据此提出强化木材加工企业金融危机应对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华广敏  
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剧,新的贸易壁垒层出不穷,这使我国解决贸易纠纷、促进出口面临更大的困难。本文回顾了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的渊源,介绍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现状及特点,剖析了贸易保护主义实质和影响,最后提出我国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潘建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目前依靠大幅度增加出口来带动国内经济增长难度很大,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而其中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可以为我们带来明显的经济效应、政治效应、文化效应和生态效应,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中之重,这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持久推动力。为推动农村地区改善消费环境、改变消费观念、提高产品有效供给、处理好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的关系,应采取措施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民消费结构;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当前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市场透明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念鲁  
中国应该在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中发挥发展中大国应有的作用,为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世界经济、金融新秩序作出自己的努力近十年来,全球金融体系受到剧烈的冲击,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进入了"后危机"时代,其特征表现为:经济增长不可能快速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复苏将是一个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长生  李岩  
后危机时代,中国扩大内需的重点在于增加消费,而增加消费的重点在于增加城乡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为此,必须增加居民的收入尤其是城乡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并优化其收入结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莉莉  陈建华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我国企业也难独善其身,裁员成为众多企业的无奈选择。然而,管理者们对于解雇员工的做法褒贬不一。事实上,并不存在企业普遍适用的裁员方法。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的裁员类型(被动型/积极型)和员工管理风格(控制导向型/承诺导向型),选择与企业人才管理模式匹配的裁员策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景华  任维  
后危机时代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中国的对外贸易环境面临恶化危险,世界经济中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后危机时代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具有示范作用,WTO规则保护有限,以碳关税为代表贸易壁垒凸显。我国应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世贸组织相关规则修改,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贸易预警和调查制度的作用,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企业开拓海外新市场来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红  
根据WTO规则,成员方在进口产品倾销、补贴和过激增长等给其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以及针对中国的特别保障措施,即所谓"两反两保")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宇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渐渐平息,国际经济正逐步步入到后金融危机时代。在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体遇到的国内难题,必将以各种形式表现为国际间经济利益的冲突。中国作为在危机中率先崛起的经济体,选择适当经济政策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不仅对中国经济,甚至对世界经济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田方圆  
20世纪80年代,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历史成本计量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在探索与争论中公允价值计量在美国诞生与发展,并成为主要的会计计量属性之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引发了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激烈争论,在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并未在争议中被废止,而是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以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的争论为起点,对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国际国内动态进行跟踪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应用的策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玉柱  
后危机时代上海吸收外资总量并未出现显著下滑,但在外资来源地、外资流入的产业构成、外资流入的增速等方面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反映出上海经济转型和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层次问题。上海作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外资流入结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中遇到的困境。如何有效解决上海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亦具有借鉴意义。该文从上海FDI流入结构变化出发,分析其背后的结构性因素。最后提出要立足于上海新一轮对外开放,以"上海自贸区"和"两带一路"为政策抓手,吸引更多优质外资流入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