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3)
2023(11887)
2022(10558)
2021(10178)
2020(8709)
2019(20386)
2018(20602)
2017(39991)
2016(21313)
2015(24227)
2014(24423)
2013(24394)
2012(22563)
2011(20315)
2010(20773)
2009(19775)
2008(18834)
2007(16581)
2006(14788)
2005(13259)
作者
(62580)
(51074)
(51057)
(48605)
(32672)
(24615)
(23415)
(20167)
(19494)
(18482)
(17696)
(17309)
(16318)
(16161)
(16048)
(15591)
(15316)
(15178)
(14721)
(14703)
(12732)
(12573)
(12521)
(11632)
(11605)
(11533)
(11487)
(11457)
(10352)
(10001)
学科
(81332)
经济(81238)
管理(62138)
(60622)
(49630)
企业(49630)
方法(39709)
数学(34521)
数学方法(34194)
中国(25339)
(24902)
银行(24755)
(24174)
(23287)
(23072)
(20819)
(19126)
金融(19125)
业经(17968)
(16764)
(16271)
贸易(16257)
(15718)
(14964)
财务(14898)
财务管理(14858)
地方(14749)
企业财务(14097)
理论(14077)
(13745)
机构
大学(307335)
学院(303502)
管理(123276)
(120145)
经济(117299)
理学(105067)
理学院(103945)
管理学(102342)
管理学院(101781)
研究(98447)
中国(83927)
(66264)
(61301)
科学(59196)
(49131)
财经(48465)
中心(45915)
(45598)
研究所(44308)
(44276)
(43935)
业大(42893)
北京(42742)
(38317)
师范(37998)
(36951)
财经大学(36338)
农业(35977)
经济学(35613)
(35532)
基金
项目(199016)
科学(155190)
研究(147419)
基金(143868)
(123743)
国家(122697)
科学基金(105218)
社会(91193)
社会科(86259)
社会科学(86236)
基金项目(76780)
(76235)
自然(68542)
教育(67256)
自然科(66864)
自然科学(66847)
自然科学基金(65642)
(64655)
编号(61486)
资助(60409)
成果(50650)
(44584)
重点(43619)
课题(41457)
(40954)
(40705)
项目编号(38679)
教育部(38379)
科研(38104)
创新(37917)
期刊
(131923)
经济(131923)
研究(98320)
中国(56157)
(45245)
管理(45070)
学报(44915)
(44522)
金融(44522)
科学(41507)
(40450)
大学(34089)
学学(31976)
教育(31167)
农业(26891)
技术(24588)
财经(23457)
业经(21290)
经济研究(20956)
(19639)
理论(18341)
问题(17212)
实践(17051)
(17051)
图书(16040)
技术经济(14490)
现代(14316)
商业(14079)
(13933)
科技(13726)
共检索到459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跃  彭晓娅  
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在政府的庇护下能够全身而退,但为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我国一直在对商业银行进行体制改革。文章在我国商业银行全面改革的背景下,建立了一个基于内部控制和财务预警的银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工商银行作了案例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工商银行2007—2011年的综合风险水平一直处于风险的安全地带,但其利率风险相对较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孙志娟  
随着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集聚在银行等金融系统的风险顷刻间如火山一样爆发,那么如何将风险规避在最小化状态,进而实现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管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就成为了本文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尝试着以次贷危机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过程中的诸多挑战为介入点,借鉴美、英、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危机后所采取的监管新举措,提出我国应从监管模式的选择、监管法律法规的完善及国际合作领域的强化等角度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监管框架的构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继志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日常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对银行的支付能力和持续经营有着直接影响,并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迅速枯竭,使流动性风险问题进一步凸显。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颁布,巴塞尔委员会将流动性监管提到了与资本监管同等重要的地位,并确立了全球银行业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标准。为了加强和改善中国银行业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应合理设置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对流动性风险实施分类监管,增强银行内部流动性管理的动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肖崎  廖妍婷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核心的风险。现代金融体系流动性环境的变化给商业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2013年我国银行业爆发的两次"钱荒"事件充分暴露出银行业结构性变化所积累的流动性风险隐患。本文主要从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环境的新变化出发,探究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提出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沭林  
在推动金融创新和改革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资源配置能力与使用效率等问题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首先采用DEA方法测算了金融危机后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在2008-2014年的经营效率水平,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技术、纯技术和规模效率方面普遍高于国有商业银行,但各种效率的波动幅度要小于国有商业银行。其次,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对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国有商业银行受金融危机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要大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非利息收入占比、存贷比等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最后,据此提出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曼怡  胡玉敏  
基于2006—2019年我国65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本文建立GMM模型,实证检验杠杆率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较高的杠杆率更容易导致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杠杆率监管新规实施之后,杠杆率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程度减弱;经济上行期杠杆率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高于经济下行期。本文为杠杆率监管的完善提供可行性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建臣  刘亚娴  陈宁  
中长期贷款和定期存款是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主要来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房地产抵押贷款和房地产相关产业贷款,我国银行的房贷信用风险仍处于可控范围。为预防利率风险,银行最积极的缺口管理策略是根据对利率波动的预测,适时形成或正或负的缺口,若难以准确地预测利率走势,则应采取零缺口资金配置策略。我国应建立标准化程序,统一银行压力测试标准,构建高效的银行压力测试评估体系,发挥银行压力测试的风险预警作用,这样才能全面衡量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与风险承受能力。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交通银行法律合规部课题组  
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了全球发达经济体金融体系和监管的脆弱性。为提高监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加强监管机构干预作用,宏观和微观审慎监管已成为新一轮商业银行国际监管改革趋势。本文归纳、总结了金融危机后商业银行国际监管变革趋势特点,通过分析、比较国际监管规则变化,为正在谋求转型发展和国际化的中资商业银行应对国际监管趋势变化提出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日星  蒋意春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金融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突出表现在商业体系原有格局被打破,银行业监管新格局形成和宏观经济非均衡现象加剧。为应对日趋严峻的经营环境和经营业务复杂化、创新产品多样化的新形势,各银行正逐步提升其经营管理的内容尤其是财物管理内容,转变风险管理理念,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从而不断提高其竞争力。本文就新形势下中国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行探讨,从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特点入手,分析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现状并揭示其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结合本国实际,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防控水平,进而提高其竞争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鞠惠文  
信贷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益来源,信贷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使商业银行面临着新的信贷风险,商业银行务必要强化信贷风险管理。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控制的若干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茜  
近年来,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带来了高风险的杠杆操作和过度的金融创新,由此也积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影子银行已成为我国目前继地方债问题以外的一个新威胁。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呼声空前高涨,最新的巴塞尔协议第三版从根本上加强了全球资本的标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影子银行运行情况、特点和监管体系进行对比,旨在探究我国在影子银行监管问题上的缺陷,对加强和改进影子银行的监管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家才  
由次贷风险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告诉我们,传统的静态监管方法已难以有效控制现代银行的金融风险,从而催生了对风险指标的动态监管研究。所谓商业银行风险指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路莎  
从商业银行诞生开始,收益与风险就共同伴随着商业银行的发展。商业银行追求的最终目标是高收益,但是高风险却是商业银行为了取得高收益而必须付出的代价,风险的发生和进一步恶化会对商业银行的盈利造成侵蚀,甚至对它的生存造成威胁。有鉴于此,文章从商业银行的地位、概念、特性以及相关监管指标的理论基础上,以某商业银行数据为例,对其部分的监管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并且提出有参考性的解决意见和建议,以达到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日趋完善以及我国银行业的长期稳步发展的目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史贞  刘娅茹  王森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中国经济稳定运行需要密切关注的重要方面。本文以2010—2017年的季度数据作为研究区间,以我国商业银行业总体数据为研究样本,选取流动性缺口等指标,建立VAR模型考察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情况。结果显示,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因素来源于商业银行自身和宏观经济环境两个方面,防范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不可能只在商业银行内部解决。本文的对策建议是重视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重塑健康的微观经济基础,丰富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优化配置资产负债结构,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不断推动我国金融市场优化改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巴曙松  尚航飞  
净稳定融资比率是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推出的用于测量银行期限转换风险的监管指标。本文基于2012~2013年数据测算了我国41家商业银行的净稳定融资比率,进而从银行业整体和同业比较的角度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的期限转换风险,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