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73)
- 2023(10415)
- 2022(8559)
- 2021(7999)
- 2020(6232)
- 2019(14221)
- 2018(14017)
- 2017(27044)
- 2016(14421)
- 2015(16371)
- 2014(16419)
- 2013(16575)
- 2012(15876)
- 2011(14830)
- 2010(15336)
- 2009(14936)
- 2008(14159)
- 2007(12711)
- 2006(11912)
- 2005(11320)
- 学科
- 济(66847)
- 经济(66790)
- 业(38755)
- 管理(37732)
- 企(26874)
- 企业(26874)
- 中国(24584)
- 农(23910)
- 银(23340)
- 银行(23195)
- 方法(22165)
- 行(21849)
- 制(20193)
- 地方(19415)
- 数学(19307)
- 数学方法(19193)
- 融(17357)
- 金融(17356)
- 业经(16454)
- 贸(15887)
- 贸易(15868)
- 易(15281)
- 农业(14484)
- 财(13345)
- 度(12529)
- 制度(12525)
- 发(12071)
- 业务(11475)
- 地方经济(10641)
- 环境(10227)
- 机构
- 学院(213886)
- 大学(210104)
- 济(94539)
- 经济(92490)
- 管理(77373)
- 研究(77368)
- 中国(68127)
- 理学(63651)
- 理学院(62901)
- 管理学(62138)
- 管理学院(61720)
- 京(46228)
- 财(46133)
- 科学(43171)
- 所(39764)
- 农(37146)
- 中心(35971)
- 研究所(35128)
- 财经(35044)
- 江(34583)
- 经(31613)
- 北京(30469)
- 经济学(29187)
- 农业(28981)
- 范(28863)
- 州(28856)
- 师范(28622)
- 业大(28146)
- 银(28073)
- 院(27442)
- 基金
- 项目(125573)
- 科学(97927)
- 研究(97673)
- 基金(87965)
- 家(75019)
- 国家(74314)
- 科学基金(62333)
- 社会(61924)
- 社会科(58761)
- 社会科学(58747)
- 省(49883)
- 基金项目(45190)
- 教育(43865)
- 划(41459)
- 编号(41178)
- 资助(36495)
- 自然(36247)
- 自然科(35301)
- 自然科学(35292)
- 自然科学基金(34631)
- 成果(34337)
- 发(33815)
- 课题(29525)
- 重点(28410)
- 发展(27997)
- 部(27957)
- 展(27546)
- 创(26219)
- 性(25270)
- 国家社会(25081)
- 期刊
- 济(116439)
- 经济(116439)
- 研究(75592)
- 中国(48938)
- 融(40315)
- 金融(40315)
- 农(36728)
- 财(32804)
- 管理(30880)
- 学报(27731)
- 科学(27173)
- 教育(25813)
- 农业(24081)
- 大学(21812)
- 业经(21617)
- 学学(20337)
- 经济研究(19107)
- 技术(18847)
- 财经(17506)
- 问题(15906)
- 经(15025)
- 贸(13866)
- 国际(12887)
- 业(12612)
- 商业(12213)
- 理论(12197)
- 世界(11090)
- 实践(11025)
- 践(11025)
- 技术经济(10805)
共检索到359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庄磊
跟踪我国商业银行衍生产品业务的发展脉络,包括起步阶段、徘徊阶段和发展阶段,总结归纳各个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衍生产品业务的特点。受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和国际同业的衍生产品业务一度陷于停滞。在总结我国及国际同业衍生产品业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推演出我国商业银行未来衍生产品业务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衍生产品业务 商业银行 衍生产品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金石
衍生品业务是商业银行管理自身经营风险和满足客户风险管理需求的重要业务。美国商业银行的衍生品业务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舆论普遍认为,缺少监管、过度繁荣的场外衍生品业务加剧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对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危机过后,美国及全球的监管机构加强了对衍生品业务,特别是场外互换类业务(Swap)的监管,以提升交易的透明度、减少投机交易、降低系统性风险。在更加完备的监管体系下,美国商业银行的衍生品业务缩减规模、调整结构,风险持续降低,整体呈现较为健康的发展势头。
关键词:
美国商业银行 全球金融危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武魏巍
本文围绕后金融危机时期这一时代背景,运用具体数据探讨了碳金融发展的巨大机遇,阐述了商业银行碳金融这一新兴业务领域的基本内容,并结合国内外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内部发展策略的构建包括以下5个方面:从思想层面重视碳金融发展的重大机遇、构造碳金融内部结构体系、积极发展商业银行碳金融传统业务、稳健开展碳金融衍生性创新业务、做好碳金融风险管理;营造碳金融良好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把碳金融纳入到国家战略框架内、构建具有国际话语权的碳交易市场、促使人民币成为国际碳交易的结算货币。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隋健 潘丽娟
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保持银行业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自身资源配置不断趋于均衡合理、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不断增强的过程。文章从内外部环境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因素,并从顺应结构调整要求完善信贷业务经营模式,健全资本管理体制,强化全面风险管理机制以及坚持可持续金融创新战略等角度,提出"十二五"时期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策略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可持续发展 资本管理 风险管理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孙志娟
随着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集聚在银行等金融系统的风险顷刻间如火山一样爆发,那么如何将风险规避在最小化状态,进而实现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管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就成为了本文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尝试着以次贷危机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过程中的诸多挑战为介入点,借鉴美、英、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危机后所采取的监管新举措,提出我国应从监管模式的选择、监管法律法规的完善及国际合作领域的强化等角度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监管框架的构建。
关键词:
风险监管 次贷危机 监管模式 一线多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卓凡
针对金融衍生业务特点和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本文就如何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业务进行了理性分析。从商业银行发展金融衍生业务的必要性和业务现状入手,从金融创新和风险监管角度提出了培育外部环境、加强商业银行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能力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外部监管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金融衍生业务 理性思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汪莉霞
本文将我国商业银行分成国有股份制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四类,并选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28家银行为样本,以20082015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使用DEA-Malmquist模型计算其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各类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有所提升。收敛性检验结果显示,大型国有制商业银行存在绝对β收敛,加入科技劳动力、非利息收入和战略引资后,各类商业银行均存在条件β收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肖崎 廖妍婷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核心的风险。现代金融体系流动性环境的变化给商业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2013年我国银行业爆发的两次"钱荒"事件充分暴露出银行业结构性变化所积累的流动性风险隐患。本文主要从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环境的新变化出发,探究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提出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流动性风险 宏观审慎管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汪莉霞
本文将我国商业银行分成国有股份制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四类,并选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28家银行为样本,以2008~2015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使用DEA-Malmquist模型计算其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各类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有所提升。收敛性检验结果显示,大型国有制商业银行存在绝对β收敛,加入科技劳动力、非利息收入和战略引资后,各类商业银行均存在条件β收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海霞 石屹
风险管理及控制是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的核心。随着金融业务的高速发展和银行业务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一系列金融风险也随之复杂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沭林
在推动金融创新和改革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资源配置能力与使用效率等问题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首先采用DEA方法测算了金融危机后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在2008-2014年的经营效率水平,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技术、纯技术和规模效率方面普遍高于国有商业银行,但各种效率的波动幅度要小于国有商业银行。其次,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对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国有商业银行受金融危机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要大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非利息收入占比、存贷比等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最后,据此提出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淑娟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孙兆斌 陈建斌
面对金融危机后复杂经济金融环境的挑战以及金融脱媒显现和深化的趋势,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面临严峻挑战。促进资产负债管理转型、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已成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商业银行应吸取西方银行的经验教训,推动资产负债管理转型,提升资产负债管理的能力,控制风险,实现价值最大化,促进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脱媒 资产负债管理 转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菲
信用衍生市场能够促进信用风险的定价、分散和转移,并有助于金融稳定。遗憾的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导致各方对信用衍生品产生很多误解。本文试图对此作一澄清,通过分析后危机时代信用衍生市场的新特点和改革路径,找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对发展中国的信用衍生市场提出建议。
关键词:
信用衍生市场 功能 监管与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