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6)
- 2023(9300)
- 2022(7965)
- 2021(7081)
- 2020(5946)
- 2019(13767)
- 2018(13256)
- 2017(25376)
- 2016(13192)
- 2015(14846)
- 2014(14938)
- 2013(15183)
- 2012(14781)
- 2011(13362)
- 2010(13970)
- 2009(13665)
- 2008(12635)
- 2007(10933)
- 2006(10040)
- 2005(9154)
- 学科
- 济(89738)
- 经济(89680)
- 管理(37523)
- 业(35929)
- 方法(35582)
- 数学(32442)
- 数学方法(32322)
- 企(27805)
- 企业(27805)
- 地方(22447)
- 贸(21354)
- 贸易(21341)
- 易(20599)
- 财(17920)
- 中国(17648)
- 农(16536)
- 地方经济(14323)
- 业经(14136)
- 学(13021)
- 融(12391)
- 金融(12390)
- 农业(11659)
- 制(11445)
- 务(11060)
- 财务(11048)
- 财务管理(11027)
- 关系(10717)
- 企业财务(10516)
- 环境(10132)
- 银(9904)
- 机构
- 大学(204434)
- 学院(203248)
- 济(107664)
- 经济(106139)
- 管理(75719)
- 研究(73869)
- 理学(64927)
- 理学院(64264)
- 管理学(63525)
- 管理学院(63144)
- 中国(56034)
- 财(47436)
- 京(41237)
- 科学(37846)
- 财经(37836)
- 所(36451)
- 经济学(36075)
- 江(35477)
- 经(34413)
- 经济学院(32567)
- 研究所(32481)
- 中心(32032)
- 财经大学(28034)
- 农(27325)
- 院(26871)
- 北京(25109)
- 业大(24236)
- 范(24181)
- 师范(23976)
- 州(23738)
- 基金
- 项目(127523)
- 科学(101768)
- 基金(95968)
- 研究(94837)
- 家(81675)
- 国家(81077)
- 科学基金(70215)
- 社会(65610)
- 社会科(62554)
- 社会科学(62538)
- 基金项目(49699)
- 省(47888)
- 教育(42848)
- 自然(42248)
- 自然科(41266)
- 自然科学(41257)
- 资助(40857)
- 自然科学基金(40564)
- 划(39043)
- 编号(35694)
- 部(30536)
- 成果(29146)
- 重点(28920)
- 发(28854)
- 国家社会(28295)
- 教育部(27210)
- 人文(26394)
- 创(25853)
- 课题(25306)
- 大学(24888)
- 期刊
- 济(123300)
- 经济(123300)
- 研究(68440)
- 财(36607)
- 中国(35409)
- 管理(29771)
- 学报(25665)
- 科学(24141)
- 融(23870)
- 金融(23870)
- 农(23649)
- 经济研究(22369)
- 财经(20802)
- 大学(20563)
- 学学(19757)
- 贸(19736)
- 国际(18421)
- 经(18028)
- 问题(17152)
- 技术(16749)
- 业经(16238)
- 农业(15872)
- 世界(13944)
- 教育(13186)
- 技术经济(12353)
- 统计(11316)
- 商业(10571)
- 策(9777)
- 经济问题(9716)
- 经济管理(9520)
共检索到321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福中 陈诚
在"全球平衡增长"议题下,中国要实现向内外部均衡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须致力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以长江三角洲为例,构建对外贸易、FD I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但FD I影响有限,在替代对外贸易的同时会"挤出"国内投资;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题仍为国内投资和人力资本。最后在"全球平衡增长"议题下,提出对外贸易、FD I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定位构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毛新雅 章志刚 王桂新
本文由长三角地区(16城市)FDI与对外贸易的简单数量关系,构筑了地区层面的对外贸易模型,运用面板数据(PanelData)方法对长三角地区FDI的对外贸易效应及FDI在上海双边贸易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DI对长三角地区的对外贸易及上海的双边贸易均起到了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长三角地区FDI与对外贸易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进红
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生产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由此决定了其进出口商品结构;另一方面,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可以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就长江三角洲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关键词:
对外贸易 产业结构 升级 长江三角洲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于新娟
民初以来长江三角洲棉花对外贸易日趋活跃,既有一定数量的棉花输出,也有相当数量的棉花输入,乃至发生严重入超现象。棉花对外贸易态势,不仅反映区域内植棉业状况,对外棉排挤土棉给予数量上的判断,也是区域经济的一个缩影。本文拟从棉花进出口贸易的数量、价值变化以及出入超状况方面,考察1912—1936年长江三角洲棉花对外贸易态势。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棉花对外贸易 态势考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毛新雅 王桂新
文章依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运用面板数据方法,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FDI)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16城市)的资本形成作用及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表明,FDI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国内资本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对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也有着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但其作用力度小于劳动力、国内投资及技术进步等因素。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资本形成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方书生
本文首次从发展地理学的角度,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重新验证了近代中国的经济增长,发现要素从流通领域向到生产领域扩散的轨迹,通过市场化与工业化的路径推动经济增长。这与市场主导学派的分工贸易、比较优势、市场机制的经验是一致的,与库兹涅茨定义的"经济增长"不同,在自由市场机制下,通过要素流动与制度创新,在内生技术进步不足的情况下,同样能形成了一个显著且持续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长江三角洲地区 发展地理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方勇 张二震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 ,用计量分析的方法测算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 2 0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与地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积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的方向及程度 ,并提出了本地区未来外资政策的战略定位的构想。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健 程永明
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即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是我国经济联系最紧密、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区域。自改革开放后,三省经济保持两位数的发展速度,同时产业结构和生产效率也都大幅度的改善。长三角地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也日益显示出其经济龙头的作用。本文的目的就是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通过分析和估计长三角地区三省的产出缺口和宏观生产函数来研究其增长模式,以期更加全面地了解长三角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英明
外商投资企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空间集群现象。本文依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大中型外商投资企业的具体数据 ,通过因子分析识别具有空间联系的大中型外商投资企业部门集群 ,在此基础上构建增长模型 ,分析部门集群对区域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
外商投资 空间集群 空间联系 功能联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齐邦锋
文章利用1986-2005年的历年资料,分析了长江三角洲FDI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分两个时段就FDI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FDI主要集中长江以南地区,现有的FDI规模、区域市场容量等是主要影响因素。FDI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效应 长江三角洲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毛新雅 张得志
文章基于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就业影响的理论及研究,测算了外资企业的就业增长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就业增长的贡献,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方法,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对这一地区就业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21世纪以来,长三角16城市外资企业的就业增长对这些城市(各自)整体就业增长有一定贡献。但包含综合因素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对长三角地区的就业增长产生了负效应,文章进一步就这一结论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外商直接投资 就业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静
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的持续深化与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广泛影响,随着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程度的加强,自然不能独善其身。因而,在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将面临新的困难与问题:贸易保护主义的进一步加剧;我国生产要素成本的全面提升;加工贸易主导的贸易增长面临新的挑战;外贸发展过多受制于外部因素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剖析,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如开展区域合作;加快贸易主体从外资企业向内资企业的转换;发展服务贸易;实施标准化战略等多元化策略。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贸易增长 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蒋天颖 刘程军
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重构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获得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综合评价指数。以此为基础,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状况,并对各区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空间统计分析。2003—2013年,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经济增长的差异较大,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区域间的差距呈扩大态势;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整体上耦合协调度从0.151上升为0.293,其中高耦合协调度的区域为上海,苏州、南京与杭州属于较高耦合协调度区域,无锡与宁波也从较低耦合协调发展为较高耦合协调,湖州与舟山则相对靠后;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与...
关键词:
区域创新 经济增长 耦合协调 长江三角洲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盖美 胡杭爱 柯丽娜
基于环境压力与经济发展,应用脱钩理论和改进的弹性分析法脱钩程度判定标准,对2000—200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城市的环境压力与经济发展脱钩程度、时序演变和呈现的规律进行定量评价与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主要经历了从相对脱钩Ⅱ—相对脱钩Ⅲ—相对脱钩Ⅱ—相对脱钩Ⅰ,2000—2005年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冲击不断增强,而2005—2009年冲击有所减小;该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各指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相对脱钩为主,且存在时间上和指标间的差异;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多数时期都处于相对脱钩状态,其中10个城市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呈现"N"型趋势,且多数城市2004年和2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蕾 陈雯 陈晓 薛俊菲
自进入21世纪以来,长江三角洲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状况有明显改善,但时有波动。工业三废中,废水排放脱钩状况较废气和废物有较大改善,但废气、固体废物减排形势严峻;空间上,上海脱钩状态最佳,江苏的脱钩状态较浙江有较大改善,且江浙内部分别形成了脱钩空间分异。分析环境污染形成机制,归纳出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等三类要素,其中规模效应增加了环境污染排放,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对污染排放具备一定抑制作用,但作用方向不甚明确,而工业结构变化对环境污染影响明显,最后,技术效应全面推动了污染减排。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环境污染 经济增长 脱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