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69)
2023(14256)
2022(11338)
2021(10174)
2020(8087)
2019(18019)
2018(17869)
2017(32442)
2016(18112)
2015(20596)
2014(20660)
2013(20010)
2012(19004)
2011(17399)
2010(18305)
2009(17097)
2008(16164)
2007(14707)
2006(13560)
2005(12937)
作者
(54699)
(45397)
(45165)
(43161)
(28979)
(21792)
(20440)
(17524)
(17458)
(16550)
(15562)
(15224)
(14932)
(14930)
(14497)
(14187)
(13529)
(13380)
(13322)
(13199)
(11872)
(11494)
(11330)
(10611)
(10556)
(10347)
(10258)
(10157)
(9489)
(9159)
学科
(78254)
经济(78163)
(44543)
管理(44513)
(33418)
企业(33418)
中国(28818)
(25090)
地方(24822)
方法(21648)
业经(21605)
数学(17138)
农业(17084)
数学方法(16891)
(16402)
金融(16401)
(16218)
(16000)
(15889)
贸易(15871)
(15551)
银行(15505)
(15337)
(15223)
(15120)
(14744)
产业(14366)
理论(14214)
地方经济(13466)
教育(13266)
机构
学院(258397)
大学(254886)
(104462)
经济(102043)
研究(100654)
管理(86938)
中国(76367)
理学(71689)
理学院(70764)
管理学(69384)
管理学院(68924)
科学(60629)
(57465)
(52438)
(49019)
(48771)
研究所(47117)
中心(45027)
(44602)
(38440)
业大(37995)
师范(37976)
农业(37930)
北京(37463)
(36974)
财经(36625)
(35684)
(33431)
(32981)
技术(31921)
基金
项目(161968)
科学(125342)
研究(122897)
基金(110995)
(97685)
国家(96755)
科学基金(80206)
社会(75482)
社会科(71370)
社会科学(71354)
(67053)
教育(57104)
基金项目(56755)
(55959)
编号(51226)
自然(48605)
自然科(47399)
自然科学(47385)
自然科学基金(46524)
资助(45015)
成果(43565)
(42623)
课题(39212)
重点(38271)
(34428)
发展(34365)
(34255)
(33763)
创新(32135)
(31981)
期刊
(133264)
经济(133264)
研究(86956)
中国(68216)
(47917)
教育(44001)
学报(42986)
科学(38636)
管理(36799)
(36093)
大学(32681)
农业(32578)
(31043)
金融(31043)
学学(30113)
技术(24624)
业经(23596)
经济研究(21394)
财经(18111)
(17633)
问题(17611)
(15973)
国际(15457)
(15312)
图书(14210)
(13507)
论坛(13507)
世界(13484)
职业(13167)
(12631)
共检索到434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江  王丹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各国企业的国际化,随着风电产业的全面开放,我国风电行业在面临国外企业挑战的同时也面对着巨大的机遇,更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向海外。在全球化分工、国际金融危机、低碳绿色的背景下,风电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本文将在分析产业现状、竞争力和行业结构的基础上,探究中国风电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凌捷  
生物医药产业是广西的重点发展产业和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南宁高新区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聚集了资源、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和人才等诸多优势。文章认为,应通过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生物医药优势产业链和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等措施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以为实现南宁和广西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姜荣春  刘绍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谢国娥  王珏  
全球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碳关税提上议事日程,国内能源、资源紧缺,上海外贸发展面临多种问题与挑战。为了实现上海外贸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一系列的转变:建设生态产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应对能源、资源的紧缺;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未来碳税或碳关税的征收;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注重服务货物互动系统式出口。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彭礴  付兵红  
战略新兴产业承载着引领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等多项重要功能。江西省发展到现阶段已面临较明显的资源、空间、市场等制约,迫切需要转型发展。目前江西省一些新兴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内外部环境总体利好。文章认为应进一步细化和聚焦重点领域,分类加大政府扶持或完善市场环境,加快技术创新占领产业链高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乐琴  
在全球新一轮绿色技术创新的高潮中,新能源成为亮点。由于其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巨大技术进步空间、广泛的渗透性以及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兼容的特点,新能源产业也将成为中国在后危机时代产业创新的重点。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核心技术缺乏、市场培育滞后、产业盲目扩张等矛盾。因此,新能源产业政策需要从技术创新、市场培育及产业规制等方面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创造条件,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唐未兵  彭涛  
本文探讨了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论述了超前谋划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路径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就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提出了作者的若干看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冲  
后危机时代,驱动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因素不但未消,反而强势存在,从而引发服务外包业新一轮的调整和发展。我国服务外包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呈现逆势发展的态势,丰富的低成本人力资源、发达的制造业、良好的政策环境,将引领我国服务外包业离岸和在岸"双轮驱动",价值链将由低端向高端发展。随着服务外包的竞争要素由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向行业优势转变,我国服务外包将走集群化发展之路。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晓芬  
信用评级机构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国评级体系的现状是行业监管制度存在空白、市场准入及资格认证制度缺乏、评级机构缺乏独立性和公正性、行业标准建设相对滞后。反思此次金融危机,我国应通过完善监管体系,建立评级行业及从业人员认证制度,保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与中立地位,切实割裂评级费用与评定等级间的联系,构建符合国情的信用评级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虹  
随着金融危机的缓和,我国对外贸易恢复并取得了新的发展,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出口产品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引发的问题仍然困扰着企业;出口产品陷入了贸易摩擦的重围中,而且贸易摩擦越来越波及产业和制度领域。这种贸易大国而非贸易强国的尴尬局面促使我们必须彻底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贸易结构,大力发展包括技术贸易在内的服务贸易,在继续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积极促进技术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使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再跃上新的台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婷婷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逐步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在此背景下,金融国际化备受质疑。面对危机,应该客观地看待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之间的关系。在后危机时代,为夯实国家金融安全基础,防范金融危机,中国不仅不应放慢金融国际化的步伐,反而应主动融入金融全球化的浪潮,进一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国际化演进进程,以缩小国间制度落差;借世界金融格局变革之机,积极参与后危机时代的国际金融秩序重构,提升话语权;在遵循一定协调原则的前提下,主动参与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强化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联手防范金融风险的国际传递;紧跟国际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宇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渐渐平息,国际经济正逐步步入到后金融危机时代。在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体遇到的国内难题,必将以各种形式表现为国际间经济利益的冲突。中国作为在危机中率先崛起的经济体,选择适当经济政策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不仅对中国经济,甚至对世界经济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习农  
长期以来,国际投资促进得到快速发展,并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国际投资促进体系。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为从金融危机中尽快复苏经济普遍加强了投资促进工作,国际投资促进机构运行呈现新特点。深入研究这些新特点并从中得到启示,藉以借鉴,进而理顺我国投资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投资促进方式、推动扩大内需、提升投资服务质量、提高投资促进效益,以深化我国投资促进工作,提升国际竞争力。
[期刊] 征信  [作者] 尹峰世  李业青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各国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强烈呼声,而中国在应对此次金融危机时的表现赢得了国际上的肯定,由此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以后危机时代和欧债危机为背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障碍与基础条件进行分析,通过借鉴现有国际货币的形成条件,探索人民币国际化适合"三步走"的路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魏磊  蔡春林  
后危机时代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成为中国经济成功转型的关键。要培育出口企业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新型出口导向产业体系;以劳动力、金融等要素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弥补转变过程中的劳动力、技术缺口;以中性化汇率政策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节奏;构建外贸企业社会责任评估体系,消除相关领域的贸易摩擦隐患;中长期来看,可以采取"非温和手段"打破外贸发展的路径依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