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61)
2023(7069)
2022(6388)
2021(5955)
2020(5360)
2019(12757)
2018(12575)
2017(24078)
2016(13301)
2015(15600)
2014(15900)
2013(16084)
2012(15312)
2011(13915)
2010(14512)
2009(14065)
2008(13469)
2007(12132)
2006(10481)
2005(9639)
作者
(39713)
(33150)
(33096)
(31761)
(21245)
(16023)
(15542)
(12933)
(12472)
(12034)
(11306)
(11231)
(10716)
(10514)
(10484)
(10463)
(10354)
(9767)
(9619)
(9581)
(8384)
(8197)
(8119)
(7647)
(7591)
(7584)
(7507)
(7435)
(6733)
(6700)
学科
(55128)
经济(55076)
(36661)
管理(36371)
(30238)
企业(30238)
方法(28995)
数学(25524)
数学方法(25327)
(19156)
银行(19011)
(17660)
(17012)
(16527)
中国(14258)
(14142)
金融(14140)
(13548)
(12591)
贸易(12585)
(12266)
(11006)
财务(10979)
(10965)
财务管理(10954)
(10859)
制度(10854)
企业财务(10392)
业经(10340)
业务(10010)
机构
大学(197156)
学院(194379)
(82775)
经济(80981)
管理(73638)
研究(66153)
理学(62324)
理学院(61629)
管理学(60674)
管理学院(60305)
中国(57451)
(41780)
(39825)
科学(38912)
(35076)
(34485)
中心(31781)
财经(31359)
研究所(31141)
(30229)
(28447)
业大(28259)
农业(28032)
北京(26748)
经济学(25940)
(24992)
师范(24733)
(24380)
经济学院(23702)
(23605)
基金
项目(121131)
科学(93948)
研究(88997)
基金(86903)
(74954)
国家(74358)
科学基金(62721)
社会(54861)
社会科(52044)
社会科学(52025)
(46786)
基金项目(45985)
教育(42310)
自然(40146)
(40013)
自然科(39197)
自然科学(39183)
自然科学基金(38498)
编号(36958)
资助(36752)
成果(31284)
(28319)
重点(27588)
(25879)
课题(25592)
(25032)
教育部(24315)
科研(23726)
大学(23640)
(23527)
期刊
(88511)
经济(88511)
研究(60436)
中国(38648)
(33183)
金融(33183)
(32235)
(30671)
学报(29866)
科学(26701)
管理(24832)
大学(22240)
教育(20948)
学学(20824)
农业(18946)
技术(16449)
财经(16000)
经济研究(14205)
(13633)
业经(13039)
国际(12725)
问题(12273)
(12136)
(11101)
理论(10914)
技术经济(10058)
实践(9986)
(9986)
世界(9305)
统计(9294)
共检索到302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文佳  秦金  
2007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对各国银行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欧美银行业在这场危机中遭受的损失最为严重,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对危机后国际银行业的盈利能力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通过对各国银行业资本收益率、资产收益率、净利息收益率、非利息收入占比和成本收入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危机后主要国家银行业的不同发展态势,并探讨了指标差异背后的原因。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向荣  边卫红  
美国次贷危机再一次终结了欧美银行业繁荣的神话,危机中政府救助政策以及行业自救举措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写着全球银行业的格局。次贷危机之后,美国甚至全球经济金融环境与危机前将有所不同,生存下来的银行将无法复制危机之前的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方元  刘龙飞  
选取ROA(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中美银行业盈利能力的最终指标,本文将ROA分解为多项中间指标,分别从收入和支出方面分析中美银行业盈利能力的差异及原因。研究结果显示:与美国银行业相比,中国银行业在利息支出、营业支出和所得税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方面劣势明显,最终导致中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低于美国银行业。中国银行业应在现有低成本的优势下居安思危,学习美国盈利能力高的银行先进的资产负债管理技术,提高利息和非利息收入占总资产的比重,努力缩小和美国盈利能力较高银行业之间的差距。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晓明  赵玥  
金融全球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系统性风险这一概念逐渐引起关注。本文从全球商业银行的角度,以MES分解模型为实证模型,选取全球主要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系统性风险度量,分析系统性风险的情况,研究银行业竞争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愈加激烈的竞争会产生更高的系统性风险,这是因为更强的竞争水平对银行间共性行为产生了影响。在发达经济体,商业银行更容易受到更高强度竞争的影响而产生更高水平的系统性风险。MES分解模型作为一种近年最新研究方法尚未被广泛使用,本文从全球这一更为宏观的视角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关监管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武平  唐炜  原玲  
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经济在较长时间内陷入衰退,并经历了一系列艰难的调整过程。2009年下半年以来,在各国经济刺激和结构调整政策的推动下,全球经济开始触底反弹并沿着复苏轨道前行。与此同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谭震  
完善公司治理,严控战略风险从国际大型银行的经验看,实现好的公司治理关键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分权。主要是指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要分设并划清职责,尤其是大型机构更要分开,很多专家甚至建议首席执行官不能直接晋升为本机构的董事长,除非他已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尚震宇  胡德宝  
巴塞尔协议III的逐步实施对后危机时代的中国银行业提出转型要求,未来中国银行业的竞争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信贷领域,还要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才能符合转型需要。在国内外对中国银行业竞争绩效研究的基础上,以银行中间业务进行全要素生产率、综合效率和技术效率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银行业在后危机时代正在发生着积极的转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艳红  
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原有银行业风险管理的诸多缺陷。危机之后,国际社会加快了银行业风险管理标准的修订步伐。《巴塞尔协议Ⅲ》于2010年11月12日在G20首尔峰会上通过。国际社会旨在通过对银行业监管标准的修订与完善,构建起长期稳定的银行体系,最大限度避免危机的再度发生。对国际银行业监管标准的变化分析研究,可以把握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并为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提供思路。银行业监管标准的新变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关越  
通过试图对一直被世界各国仿效的美国式银行模式及其监管体制进行反思,在对美国金融模式"拿来主义"的同时,也应该从此次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探索符合中国银行业发展特点的规制机制,为我国的金融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俊  
随着全球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中国银行业必须要从把握经济发展节奏、转变业务经营模式、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等方面着手,积极应对挑战,加快有效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钢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走出去"步伐逐渐加快。1985年中国银行业海外资产仅90余亿美元,到2009年已超过了2700亿美元。2009年末,中国银行业海外机构数量已超过1200家,业务覆盖32个国家及地区。在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热潮中,需要对"走出去"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战略定位、路径、区域选择和国别风险管理等问题,做一些战略性的思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卉  
作为世界上最大区域经济体之一的欧洲经济,在此次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危机过后,欧洲经济开始缓慢复苏,遭受重创的银行业也逐渐走出阴影。那么,后危机时代欧洲的经济和银行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欧洲政府和银行采取了哪些危机应对措施?欧洲银行业又面临着哪些新的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来找到一些答案,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谢升峰  李慧珍  
本文研究分析发现,外资银行进入短期内并未对我国银行业的净利息收入造成显著的影响,但只是稍微显著地降低了我国银行业的非利息收入,这造成银行业的营业成本稍微有所上升,但并没有造成银行业利润水平下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新华  俞开江  徐晓苏  
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业务结构紧密相关,论文从不同角度考察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从资产负债业务结构的差异来分析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差异。由于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在大多数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上大同小异,决定一个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关键可能在于其业务结构的差异。反映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平均资产回报率、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净利差和利息收益率等指标,而成本收入比作为一类占营业收入百分比的指标也可以用来衡量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本文主要采取成本收入比率和净资产回报率作为考察变量。通过对中国部分上市商业银行业务结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家强  
本文结合2009年1000家大银行排行榜的新特征,分析全球银行业格局的变化。结论认为,金融危机对未来全球银行业的经营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欧银行业将很难再现过去10年的辉煌,部分坚持传统稳健经营模式的发达国家银行可望取得良好发展,新兴市场银行仍将是发展亮点和全球银行业角逐之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