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42)
2023(6817)
2022(5666)
2021(5190)
2020(4397)
2019(10018)
2018(9379)
2017(18031)
2016(9306)
2015(10476)
2014(10257)
2013(10281)
2012(9676)
2011(8535)
2010(9195)
2009(9255)
2008(8289)
2007(7546)
2006(6850)
2005(6754)
作者
(26454)
(21768)
(21687)
(20853)
(14146)
(10610)
(10180)
(8508)
(8164)
(7931)
(7414)
(7374)
(7233)
(7013)
(6907)
(6864)
(6575)
(6252)
(6166)
(6156)
(5461)
(5357)
(5053)
(5029)
(5012)
(4936)
(4919)
(4768)
(4511)
(4422)
学科
(39594)
经济(39564)
(28951)
(28114)
金融(28113)
管理(26074)
(24481)
企业(24481)
(24284)
银行(24277)
(23644)
中国(18587)
方法(16682)
(14961)
数学(14787)
数学方法(14718)
(12267)
中国金融(11244)
(11188)
财务(11166)
财务管理(11156)
企业财务(10835)
(10034)
贸易(10022)
(9783)
(9219)
业经(8615)
地方(8506)
(7240)
理论(6766)
机构
大学(134245)
学院(133395)
(63164)
经济(61891)
管理(48883)
研究(47053)
中国(45986)
理学(40401)
理学院(40008)
管理学(39546)
管理学院(39281)
(33010)
(27989)
财经(25750)
中心(23876)
(23789)
(23428)
科学(22860)
(22183)
金融(21795)
(21408)
经济学(20978)
研究所(20946)
银行(20665)
(19782)
财经大学(19486)
(19252)
(19171)
经济学院(19015)
北京(18584)
基金
项目(78197)
科学(61188)
研究(59977)
基金(57307)
(48683)
国家(48224)
科学基金(41305)
社会(38599)
社会科(36869)
社会科学(36856)
基金项目(29182)
(28916)
教育(27333)
自然(24960)
资助(24936)
(24669)
自然科(24457)
自然科学(24451)
编号(24202)
自然科学基金(24043)
成果(20935)
(18376)
重点(17694)
(17300)
(17097)
课题(16935)
(16891)
教育部(16333)
国家社会(16183)
项目编号(15847)
期刊
(70883)
经济(70883)
研究(46473)
(37229)
金融(37229)
中国(27548)
(26335)
管理(19444)
(17224)
学报(17148)
科学(15481)
财经(13978)
大学(13585)
国际(12956)
学学(12818)
教育(11978)
(11918)
经济研究(11780)
(11373)
农业(10573)
技术(9845)
业经(9389)
问题(9304)
理论(8322)
世界(8224)
实践(7385)
(7385)
技术经济(6265)
财会(6247)
中国金融(6157)
共检索到225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林涛  
透视后危机时代以美元为风向标的金融地图,探析国际金融市场状态与投资方向,有助于揭示美元的创造、洋流及收割效应,把握价值回归作用下的投资脉络。美元是由美国联邦储备局和美国的商业银行共同创造的结果。美元的本质就是美国政府的欠债,美联储以调控其资产负债表的方式控制着货币流量,左右着股市、债市、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形式,影响着世界各国资产标价与国际金融市场状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浚淇  陈艺云  
次贷危机以来,中央对手方清算作为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得到了各国监管当局的普遍关注,对于推动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与金融风险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央对手方清算在交易商与交易主体的激励、道德风险与风险管理激励、合约标准化、中央交易对手的协调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阐述了后危机时代中央对手方清算发展情况及发展趋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承亮  徐长春  
本文基于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现状,探讨后金融危机时代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的新动向,剖析国际金融危机治理对主权财富基金投资取向的影响。本文认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主权财富基金将适应国际流动性过剩、各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调整频繁、国际金融资源配置调整、非洲重要性日益突出等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调整投资方向,出现"一不变、两倾斜"的新调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仙慧  
后危机时代,混业经营纵深层次发展的大势下,国际金融监管协调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对此,须发挥以G20、巴塞尔委员会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监管协调作用,以单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监管为基石,以区域化监管协调为阶梯,构筑三位一体的全球金融监管协调体系,方能弥合碎片化监管之缺。于中国而言,一方面,要从自身金融现实出发,靠拢国际监管标准;另一方面,则要积极参与到国际监管协调体系的改革进程中,维护本国金融利益。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车亮亮  
道德风险作为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一种典型的损人利己行为。在本次危机中所有金融主体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都不惜践踏法律、背弃金融伦理和突破道德底线,忽视了风险的防范和责任的承担以致危机的发生。而"经济人"过度逐利、金融信息的不对称、合同的不完全及其实施障碍是引发道德风险的主要原因。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法的创新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道德风险治理,秉持效率与安全并重的价值理念,建立有效的系统性风险管控机制,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的特别保护,建立权责一致的金融法责任制度,惟此才能有效防止道德风险和金融危机的发生。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肖前  
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增长的焦点。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相比,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政府纷纷出台了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一揽子财政刺激计划,提振经济,基础设施投资成为2009年和2010年各国财政刺激计划中最大的支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栾彦  
美国次贷危机和欧美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相继暴露了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种种弊端,亟待改革。国际社会期待构建更公平、开放的新型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机构体系以及更完善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我国也应以此为鉴,出台相应对策,将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加速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体系改革。一、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金融机构体系改革的新方向(一)提高新兴国家在IMF、WB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胜邦  
金融危机是金融脆弱性持续累积的结果及其集中释放的极端形式,也是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重要推动力。此轮国际金融危机发端于2007年美国次级按揭贷款违约这一局部风险事件,金融体系内部复杂交易推波助澜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大面积断裂,将许多大型金融机构推至悬崖边缘,并进一步演化为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以及出口导向国家的实体经济危机。危机之后,按照二十国集团(G20)峰会确定的改革方向,全球主要经济体联手重构国际金融监管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瑭玮  
金融创新是指各类新种金融工具的出现、金融实务的更新、金融市场、金融法则与制度乃至金融观念上各种异于传统的改变。它在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盘活资产流动性、提高市场效率方面普遍有很好的效果,能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需求,有效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增强金融企业竞争能力。因此,金融创新从70年代起从美国开始风靡全球,极大地促进了全球金融业的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  
本报告对国际金融体系的界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缺陷,以及国际金融体系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战略思路,深入论证了包括促进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深化亚洲地区的金融合作、适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及合理布局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等五项中国应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主要举措,与此相适应提出了中国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中长期的政策取向和中国在近期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的当务之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习农  
长期以来,国际投资促进得到快速发展,并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国际投资促进体系。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为从金融危机中尽快复苏经济普遍加强了投资促进工作,国际投资促进机构运行呈现新特点。深入研究这些新特点并从中得到启示,藉以借鉴,进而理顺我国投资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投资促进方式、推动扩大内需、提升投资服务质量、提高投资促进效益,以深化我国投资促进工作,提升国际竞争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齐萌  
影子银行泛指游离于传统商业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金融机构。影子银行在推动金融创新、繁荣金融市场的同时,也会诱发监管套利和系统性风险等问题。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影子银行的监管问题成为全球金融监管的重大议题,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针对本次危机暴露出的监管漏洞,纷纷出台了监管法案和政策建议。借鉴国际经验和结合我国的实际,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应着重从宏观审慎监管、微观审慎监管、法律监管等方面进行完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继志  
金融危机后期,美欧各国加快了金融监管改革步伐,对金融监管框架作出了重大调整,对监管权力进行了重新配置。防范和控制系统性风险、重视反周期监管、加强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建设、加强消费者利益保护等新的监管内容值得关注。中国应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经验,在系统性风险防范、加强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监管、保护消费者利益等方面推进金融监管体制不断完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秀华  
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等国及时对其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在2009年4月G20伦敦金融峰会后陆续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监管体制改革。基于新一轮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可能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造成的影响,本文简要分析了此次改革的整体趋势和国际经济影响,并初步判断了下一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可能出现的新动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