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33)
2023(9035)
2022(7548)
2021(7267)
2020(5884)
2019(13585)
2018(13937)
2017(24989)
2016(13961)
2015(15626)
2014(15563)
2013(14881)
2012(14110)
2011(12884)
2010(13372)
2009(12761)
2008(11926)
2007(10394)
2006(9318)
2005(8608)
作者
(40665)
(33770)
(33407)
(32126)
(21593)
(16269)
(15414)
(13066)
(12963)
(12139)
(11620)
(11530)
(11118)
(10981)
(10949)
(10439)
(10056)
(10007)
(9820)
(9794)
(8711)
(8381)
(8315)
(8026)
(7740)
(7673)
(7521)
(7415)
(6967)
(6911)
学科
(47528)
经济(47446)
管理(32439)
(28238)
(23750)
企业(23750)
方法(17889)
中国(15189)
数学(14909)
数学方法(14710)
(14657)
(14163)
(13187)
(12842)
金融(12835)
(12530)
(11854)
贸易(11849)
(11592)
(11488)
(11204)
银行(11158)
业经(11075)
(10855)
理论(10768)
教育(8703)
体制(8567)
地方(8536)
农业(8056)
(7294)
机构
大学(190043)
学院(187481)
研究(76402)
(74300)
经济(72524)
管理(60793)
中国(59590)
理学(50133)
理学院(49442)
管理学(48431)
管理学院(48073)
科学(45592)
(42638)
(40840)
(38962)
研究所(36755)
(36641)
中心(33534)
(30283)
农业(29022)
财经(28828)
(28122)
业大(28083)
北京(27804)
(26968)
师范(26570)
(26361)
(23823)
经济学(23144)
(22873)
基金
项目(118203)
科学(90049)
研究(87006)
基金(82573)
(74506)
国家(73871)
科学基金(59775)
社会(51799)
社会科(48814)
社会科学(48801)
(45257)
基金项目(41685)
教育(41627)
(39950)
自然(38242)
自然科(37305)
自然科学(37285)
自然科学基金(36626)
编号(35646)
资助(35390)
成果(32166)
重点(28014)
课题(27124)
(26615)
(25597)
(24170)
(23329)
科研(22730)
创新(22683)
大学(22502)
期刊
(88751)
经济(88751)
研究(64449)
中国(47115)
学报(35234)
(34468)
教育(30965)
(30154)
科学(29264)
大学(26453)
(26396)
金融(26396)
管理(24949)
学学(24450)
农业(23260)
技术(15112)
经济研究(15099)
财经(14925)
国际(14291)
(13160)
(12992)
(12794)
业经(12743)
世界(11782)
问题(11310)
(9633)
图书(9345)
业大(9150)
(8960)
论坛(8960)
共检索到314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向军  
在后危机时代,超主权货币导向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备受关注。改革的关键是如何构建一个稳定的超主权货币体系。欧元的实践表明超主权机构优于缺乏强制执行力的外部纪律约束。欧元区的困境同时表明世界范围内的单一货币联盟只能作为改革的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应定位于解决美元主导体系的缺陷,同时强化美国参与改革的意愿。中期可以通过发展区域货币联盟强化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程度,为建立全球单一货币联盟创造条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雨露  陆猛  
欧元的诞生将会对下个世纪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国际货币的基本职能出发,对欧元产生后国际货币构成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这些变化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价值。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实践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能够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京阳  
1.国民收入的增长和福利的提高要建立在辛勤劳动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不能靠大规模的财政赤字和对外举债来实现。欧元区长期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即北欧和南欧的问题。北欧在制造,南欧在消费;北欧在出口,南欧在进口;北欧在储蓄,南欧在借贷;北欧经常账户盈余,南欧经常账户赤字;北欧的人在勤奋工作,南欧的人在享受生活。文化差异决定了竞争力差异,在固定汇率制下造成了欧元区内部经济严重失衡,这个结构问题既是历史文化问题,也是发展问题。2.统一的货币政策与独立的财政政策是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群华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以美元为中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本次金融危机也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提供了重要契机,从短期看,虽然国际货币体系很难发生重大调整,美元仍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但从中长期看,美元作为中心货币的地位将被逐渐削弱,欧元与亚洲货币的地位将会逐渐上升。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米格尔·奥特罗-伊格莱西亚斯  崔秀梅  
在理解欧元对美元的挑战方面,作者试图论证批判式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是最有效的理论框架,因为它涉及了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学派阐述的大多数概念。接下来重点研究中国和巴西等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这是理解欧盟是否有足够的影响力重塑国际货币体系的关键。基于上述两大支柱,作者认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全球范围内的货币多元化时期:美元正在逐渐丧失绝对优势地位,而欧元正在占据实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兆廷  
世纪之交,有许多问题让人难以捉摸。两年以前,很多人还对即将到来的“太平洋世纪”笃信不疑,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这一憧憬终成梦幻,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亚洲经济巨人———日本一撅不振,并使世界经济走向大衰退,危机阴影至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宣文俊  
自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国内外有关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文献大量涌现,充分体现了这一课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本文从归纳当代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种种问题及原因着手,深入挖掘该体系的制度性缺陷,继而对当前有关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多种方案进行分析和评述。文章认为:目前各界提出的多种方案,在可行性方面都存有一定的障碍,因此在方案比较上,没有最优,只有"次优"。就目前而言,"超主权货币"方案因为直接影响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及其铸币税利益,会引起美国的阻挠。加上从理论上对"超主权货币"本身在价值基础、发行管理等问题上尚有不少争议,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恐怕难以实现。而对以美元为主导的多元国际货币体系进行不断修正,恐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谢世清  
2010年11月,G20首尔峰会正式确认了此前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上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份额改革方案,发达国家同意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转移超过6%的份额。此次改革使IMF的内部治理结构更加贴近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林茂  
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本质所谓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间发挥职能作用以及有关国际货币金融问题所确定的原则、协议、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从19世纪末形成的国际金本位制,到本世纪二战以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都是以商品本位为基础的国际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黄泽民  
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有它的缺陷,但它是有历史演变基础的,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善。欧元的登台从长远来看具备了重组国际货币体系的潜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振亚  
今年5月初,欧盟15国首脑聚会布鲁塞尔,确定首批加入单一货币国家的名单,届时欧盟大多数国家将成为欧元的创始国,欧洲中央银行(ECB)也将开始独立运作。欧元的产生,对于现行的、以灵活和浮动汇率为主要特点的国际货币体系无疑是一次挑战。一、欧元的固定汇率体...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京阳  
近期,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已显现出向欧元区核心国家蔓延的态势。本文重点分析了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提出了中国面对欧债危机的应对之策。同时,作者分析了欧债危机对今后区域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启示,并探讨了中国如何参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稻葵  尹兴中  
本文旨在探讨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我们首先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世界经济发展基本格局,其特点包括新兴市场国家快速增长,国际贸易与全球化的飞速推进,以及全球金融深化、跨境资本流动金额迅速上升,这导致世界经济对具有普遍良好信用的国际货币的需求大大增加。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危机爆发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三大特点:(1)美元成为各国中央银行最为倚重的储备货币,事实上成为超级货币;(2)欧元的快速崛起;(3)美国货币政策以及美元货币条件对全球经济具有巨大影响力和冲击力。基于这些分析,我们论证,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难以为继,尤其是因为美元信用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其超级国际货币的地位必然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汉儒  
次贷危机与欧债危机的接踵而至,使得世界经济失衡原因与再平衡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首先,本文回顾了世界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两方面的文献,并通过引入新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框架,指出美国政治制度的系统性缺陷——"选票至上"的公共物品供给逻辑造成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性问题。其次,国际货币体系是通过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传导机制最终造成了世界经济失衡的局面。因此,世界经济再平衡与美国政治决策机制改革只是同一逻辑的不同表述。最后,欧债危机为世界经济复苏与再平衡增添了巨大不确定性,当前再平衡进程受阻的必然结果是贸易摩擦和汇率争端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主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稻葵; 尹兴中;  
本文旨在探讨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我们首先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世界经济发展基本格局,其特点包括新兴市场国家快速增长,国际贸易与全球化的飞速推进,以及全球金融深化、跨境资本流动金额迅速上升,这导致世界经济对具有普遍良好信用的国际货币的需求大大增加。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危机爆发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三大特点:(1)美元成为各国中央银行最为倚重的储备货币,事实上成为超级货币;(2)欧元的快速崛起;(3)美国货币政策以及美元货币条件对全球经济具有巨大影响力和冲击力。基于这些分析,我们论证,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难以为继,尤其是因为美元信用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其超级国际货币的地位必然丧失。我们认为金融危机后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两种主要可能的演变方向,一是各国通力合作创造出超主权国际货币;二是欧元以及人民币不断崛起,与美元形成三足鼎立的多基准货币的新国际货币体系。我们论证,第二种可能性更大。我们建议,中国应长期倡导并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积极参与IMF改革,以彰显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积极推动国际合作的风范;但是,由于各种国际政治力量的干扰,我们必须做好第二种情形的准备,人民币国际化是我们最为现实和有效的选择,而中国的长期贸易顺差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