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46)
- 2023(12692)
- 2022(10827)
- 2021(9949)
- 2020(8545)
- 2019(19822)
- 2018(19873)
- 2017(37751)
- 2016(20383)
- 2015(23260)
- 2014(23629)
- 2013(23633)
- 2012(22084)
- 2011(19614)
- 2010(20735)
- 2009(19990)
- 2008(19696)
- 2007(18108)
- 2006(15953)
- 2005(14842)
- 学科
- 业(88237)
- 济(87532)
- 经济(87420)
- 企(78305)
- 企业(78305)
- 管理(75867)
- 方法(39046)
- 财(31046)
- 农(30236)
- 数学(30164)
- 数学方法(29830)
- 业经(28939)
- 制(23190)
- 务(22511)
- 财务(22465)
- 财务管理(22411)
- 中国(22290)
- 企业财务(21174)
- 农业(21082)
- 贸(18582)
- 贸易(18571)
- 易(18051)
- 技术(17833)
- 理论(16991)
- 和(16704)
- 银(16668)
- 银行(16642)
- 行(15883)
- 体(15576)
- 地方(15560)
- 机构
- 学院(303673)
- 大学(298453)
- 济(125291)
- 经济(122433)
- 管理(120034)
- 理学(100858)
- 理学院(99845)
- 管理学(98397)
- 管理学院(97815)
- 研究(95612)
- 中国(79963)
- 京(63235)
- 财(62914)
- 科学(56631)
- 农(52206)
- 江(50281)
- 所(49622)
- 财经(48378)
- 中心(46036)
- 研究所(43860)
- 经(43497)
- 业大(42448)
- 农业(40777)
- 北京(40413)
- 州(40044)
- 经济学(37045)
- 范(36964)
- 师范(36635)
- 财经大学(35152)
- 院(33796)
- 基金
- 项目(184537)
- 科学(144517)
- 研究(139345)
- 基金(131484)
- 家(112337)
- 国家(111242)
- 科学基金(96215)
- 社会(87017)
- 社会科(82212)
- 社会科学(82187)
- 省(74142)
- 基金项目(69354)
- 教育(63483)
- 自然(61055)
- 划(60312)
- 自然科(59627)
- 自然科学(59610)
- 编号(59051)
- 自然科学基金(58616)
- 资助(53945)
- 成果(48577)
- 重点(40929)
- 部(40671)
- 创(40663)
- 课题(39894)
- 发(39890)
- 业(39689)
- 创新(37169)
- 项目编号(36546)
- 性(35997)
- 期刊
- 济(150856)
- 经济(150856)
- 研究(91119)
- 中国(62969)
- 财(54709)
- 农(48843)
- 管理(47999)
- 学报(41757)
- 科学(38903)
- 融(34033)
- 金融(34033)
- 农业(32543)
- 大学(31901)
- 教育(30915)
- 学学(29655)
- 技术(29085)
- 业经(27403)
- 财经(24585)
- 经济研究(22778)
- 经(21239)
- 业(19884)
- 问题(19694)
- 图书(17854)
- 技术经济(17571)
- 财会(16870)
- 贸(16510)
- 商业(15810)
- 理论(15090)
- 现代(14882)
- 会计(14517)
共检索到476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武钰 赵然
商账追收服务业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发展,在我国却是一个备受争议,既有极大的市场需求,又缺乏相应的立法监管,政策模糊而又急待发展的边缘性行业,若对其监管不力将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总结梳理我国商账追收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探讨我国商账追收服务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监管经验,对我国商账追收服务监管提出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媛
2016年1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市场风险的最低资本要求》,对交易账户的划分标准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在交易账户基础审查前两次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结合业界反馈对交易账户的划分规定进行了完善。本文着重对交易账户边界划分的修订历程进行综述,并探讨了交易账户边界修订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交易账户 账户边界 划分方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媛
2016年1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市场风险的最低资本要求》,对交易账户的划分标准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在交易账户基础审查前两次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结合业界反馈对交易账户的划分规定进行了完善。本文着重对交易账户边界划分的修订历程进行综述,并探讨了交易账户边界修订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交易账户 账户边界 划分方法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东卫
每一次金融危机的发生,都会引发人们的反思,并带来金融格局和监管体制的深刻变迁。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从表象上看,这次危机的发生与历史上发生的危机有所不同,其发源地是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市场这一金融创新领域。但是,从危机发生前的金融体系状况来看,此次危机与过去多次发生的危机并无本质差别,金融体系在很长时间内都呈现出流动性过剩、信贷持续增长、资产价格持续上涨、金融机构杠杆率过高和过度承担风险、金融失衡和系统性风险不断积累的特征。虽然多家国际金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臧敦刚
后危机时代,保险业的监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立足于宏观审慎监管的相关理论,将其具体运用于保险业中,分别从保险业务的顺周期效应、"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大而不能倒"效应以及银行业、证券业对保险业的传染效应等方面分析保险业产生系统性风险的根源,最后针对保险业系统性风险产生的根源提出我国保险业宏观审慎监管的对策。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宏观审慎监管 保险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包琼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成为国际金融管理体系改革的核心内容,我国保险业也亟需推动宏观审慎监管。本文通过简要分析我国保险业呈现出的新特点和系统性风险的传导渠道,提出我国保险业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以及推动宏观审慎监管的对策。
关键词:
宏观审慎 保险业 系统性风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呈斌 毛晓燕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当前新一轮"用工荒"的现状、特征,及其原因,并判断中国是否迎来劳动力供给的"刘易斯转折点"。通过对浙江省345家民营企业、11家人才市场问卷调查,经分析发现:29.7%民营企业面临"用工荒",员工缺口比率为28.5%,小企业"用工荒"现象尤为严重;"用工荒"的实质是"技工荒",初级技工和中级技工最为紧缺;劳动力流动相对收益减少是导致"用工荒"的根本原因,中国正迎来了劳动力供给的刘易斯转折点;要解决"用工荒"问题,民营企业需要提高待遇,改善工作环境,地方政府需要营造良好的就业和服务环境。
关键词:
民营企业 用工荒 调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尹继志
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欧盟建立了四个层级的莱姆法路西金融监管框架。全球金融危机使欧洲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都遭受了重创,促使欧盟启动了新一轮金融监管改革。改革的前期主要着眼于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搭建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相结合的监管框架。欧债危机爆发后,欧盟的金融监管改革着眼于恢复银行业活力,并以此摆脱债务危机的困扰。在设立了欧洲稳定机制后,欧盟决定建立欧元区统一银行业监管机制。在新的银行业监管框架中,欧洲中央银行被赋予了更大的权力,不仅负责制定银行业监管政策和标准,而且拥有了对欧元区银行直接监管的权力,并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如何使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的目标,是欧洲...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静
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金融监管上的不足,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在世界各国强有力的干预刺激下,全球经济开始缓慢复苏,新形势下加强银行监管势在必行。在我国,银行业在金融业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对商业银行进行合规性监管仍将是现实情况下我国银行监管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我国银行监管现存的问题,建立监管的博弈模型,得出混合战略纳什均衡,并从完善监管的法律体系、规范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监管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监管的国内国际协调、完善国内银行资本监管制度等方面对我国现行银行监管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瑛
金融控股集团的有效监管以监管信息共享为必要条件。中国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应确立伞形监管模式,在分业监管基本格局的基础上,由中国人民银行作为综合监管人和监管信息协调人。共享信息范围的规定应采取列举和概括相结合的方法,信息共享则应遵守六项基本原则。除了持续监管的信息共享机制外,还应确立紧急情况下更广泛的信息共享范围和制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瑛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形式,金融控股集团对我国现有的分业监管模式提出了挑战。文章在对分别监管、合并监管、伞型监管模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伞型监管模式更加适应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在监管机构设置上,应该在现有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业监管基础上指定中国人民银行为综合监管人,并逐步实现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的转变。为了保障监管制度的有效运作,应当采用整体修法的形式进行金融控股公司立法。
关键词:
伞型监管 功能监管 整体修法
[期刊] 征信
[作者]
钟磊
后危机时代,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改革措施,加强对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通过剖析信用评级监管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以后危机视角下信用评级业国际监管改革为鉴,重新审视我国信用评级监管现状,提出适合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的监管政策及建议。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信用评级 行业监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涂怡雯
创新是金融体系保持活力的关键因素,表面上看是因为金融创新导致了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5年的中国股灾,但实质上是由于监管者对创新的应对不够。尤其是由技术驱动带来的金融创新,往往游离于传统监管之外,面对传统监管制度以及手段较为落后的情况,推动监管改革理论的创新势在必行。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技术监管 理论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余文建 黎桂林
合理的监管应该允许但不激励市场投机,如何把握好监管的尺度,将是改革者必须面对的一个考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社会对既有金融监管体系的反思、批评不绝于耳,寻求变革的努力从未停止。随着危机逐步见底,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从目前的情况看,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封延会
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是各国在金融危机后金融改革的共同选择。宏观审慎监管同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既存在密切的联系,也有显著的区别。本文通过考察欧盟改革方案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借鉴意义,认为我国应当以危机为契机,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关键词:
宏观审慎 微观审慎 金融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