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47)
2023(10970)
2022(9324)
2021(8487)
2020(6943)
2019(15796)
2018(15722)
2017(30417)
2016(16350)
2015(18519)
2014(18552)
2013(18574)
2012(17862)
2011(16625)
2010(17525)
2009(17020)
2008(16387)
2007(14876)
2006(13762)
2005(12873)
作者
(48319)
(39778)
(39763)
(37839)
(25603)
(18819)
(18205)
(15320)
(15120)
(14661)
(13686)
(13125)
(12906)
(12842)
(12565)
(12337)
(11800)
(11630)
(11551)
(11465)
(10311)
(9849)
(9670)
(9138)
(9130)
(9126)
(9096)
(8931)
(8001)
(7920)
学科
(75280)
经济(75212)
(48815)
管理(48724)
(38628)
企业(38628)
中国(26236)
方法(25415)
(22431)
数学(21705)
数学方法(21437)
地方(20991)
(18989)
业经(17674)
(16618)
(15986)
银行(15971)
(15491)
(15254)
金融(15254)
(15034)
贸易(15016)
农业(14737)
(14563)
(14382)
(12991)
(12624)
环境(11660)
地方经济(11527)
(11268)
机构
学院(244716)
大学(242053)
(106455)
经济(104095)
管理(91639)
研究(87737)
理学(76359)
理学院(75474)
管理学(74458)
管理学院(73951)
中国(70185)
(53295)
(52833)
科学(49169)
(44582)
财经(40195)
研究所(39406)
(39282)
中心(39203)
(36189)
(36110)
北京(34842)
(34151)
师范(33898)
经济学(31963)
(31844)
(31473)
业大(30157)
财经大学(29352)
经济学院(28615)
基金
项目(143918)
科学(113376)
研究(111919)
基金(102021)
(86485)
国家(85650)
科学基金(72923)
社会(70950)
社会科(67246)
社会科学(67233)
(56432)
基金项目(52191)
教育(51283)
(47318)
编号(46917)
自然(43709)
资助(42859)
自然科(42576)
自然科学(42565)
自然科学基金(41768)
成果(40533)
(36808)
课题(33979)
重点(32533)
(32492)
发展(30503)
(29990)
(29630)
(29198)
国家社会(28409)
期刊
(131885)
经济(131885)
研究(83720)
中国(54149)
(39701)
管理(37624)
(34618)
(32625)
金融(32625)
教育(31764)
科学(30412)
学报(30137)
大学(23788)
农业(23496)
业经(23105)
学学(21935)
经济研究(21478)
技术(21404)
财经(20020)
问题(17493)
(17236)
(15303)
国际(14075)
商业(12880)
技术经济(12440)
理论(12393)
(12097)
(12063)
论坛(12063)
图书(12044)
共检索到401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田方圆  
20世纪80年代,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历史成本计量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在探索与争论中公允价值计量在美国诞生与发展,并成为主要的会计计量属性之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引发了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激烈争论,在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并未在争议中被废止,而是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以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的争论为起点,对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国际国内动态进行跟踪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应用的策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美玲  
全球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经受各种考验,对公允价值的不断修正是当今会计界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文通过借鉴国际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修订,结合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趋势,从公允价值运用情况的现状分析入手,提出后金融危机时代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思淼  
无论是在实务界与监管机构之间、还是在会计准则制定者与会计实务操作者之间,对于公允价值的运用始终存在着不同意见。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一些企业、机构以及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黄世忠  
后危机时代如何改革和重塑公允价值会计,是学术界和实务界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分三个部分探讨这一问题。论文的第一部分分析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背景,第二部分介绍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方向与领域,第三部分对公允价值会计改革与重塑的利弊和挑战进行评价。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厉欣岩  
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已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尽管由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系不十分完善,公允价值应用时要有特定的活跃市场这一前提条件,在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但公允价值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必然选择,应合理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手段来解决未来经济中出现的新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立行  
金融危机后,全球范围内的结构调整、产业优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服务贸易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推进服务贸易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务之急就是要在"十二五"时期尽快提升中国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服务业市场的对外开放将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小燕  
在后危机时代的背景下,创新成为实现经济新增长的重要途径,后危机时代绍兴黄酒产业面临许多机遇,也有许多挑战。绍兴黄酒正处在突变的前夜,经过前几年在品牌、产品、市场方面的耕耘,绍兴黄酒业已处于发展的"非常时期",产业潜力将逐步释放,而突破口就在于营销创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俊  
随着全球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中国银行业必须要从把握经济发展节奏、转变业务经营模式、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等方面着手,积极应对挑战,加快有效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春树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计量可操性、市场基础等问题成为争论的主要焦点,也是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面临的主要挑战。通过深入分析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提出"资产组估值技术"的可操作性、有效性以及实现路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武魏巍  
本文围绕后金融危机时期这一时代背景,运用具体数据探讨了碳金融发展的巨大机遇,阐述了商业银行碳金融这一新兴业务领域的基本内容,并结合国内外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现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内部发展策略的构建包括以下5个方面:从思想层面重视碳金融发展的重大机遇、构造碳金融内部结构体系、积极发展商业银行碳金融传统业务、稳健开展碳金融衍生性创新业务、做好碳金融风险管理;营造碳金融良好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把碳金融纳入到国家战略框架内、构建具有国际话语权的碳交易市场、促使人民币成为国际碳交易的结算货币。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隋健  潘丽娟  
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保持银行业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自身资源配置不断趋于均衡合理、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不断增强的过程。文章从内外部环境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因素,并从顺应结构调整要求完善信贷业务经营模式,健全资本管理体制,强化全面风险管理机制以及坚持可持续金融创新战略等角度,提出"十二五"时期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策略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姚佳  都永晟  
公允价值的运用标志着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的接轨,但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的运用遭到了质疑,理论界和学术界纷纷探讨公允价值问题。鉴于此,有必要探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是否满足引用它的初衷—公允价值可以提供与决策更相关的信息,即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问题。本文拟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程晓佳  徐星美  赵兰芳  
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初现到如今大范围恶化,并向实体经济转移,探寻次贷危机根源的讨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公允价值会计成为"替罪羊"。次贷危机暴露出哪些公允价值计量问题,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武魏巍  
一、城市碳金融悄然兴起2010年1月2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政策驱动的不同步复苏"为题发布了《2010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2010年全球经济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期"。随着全球第一轮救市措施的效果显现,全球经济复苏超过了预期。很多国家都把发展城市碳金融作为走出金融危机阴霾、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和重振金融业的重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念鲁  
中国应该在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中发挥发展中大国应有的作用,为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世界经济、金融新秩序作出自己的努力近十年来,全球金融体系受到剧烈的冲击,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进入了"后危机"时代,其特征表现为:经济增长不可能快速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复苏将是一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