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99)
- 2023(12820)
- 2022(11332)
- 2021(10612)
- 2020(9024)
- 2019(20657)
- 2018(20734)
- 2017(39424)
- 2016(21549)
- 2015(24232)
- 2014(24303)
- 2013(24124)
- 2012(22026)
- 2011(19845)
- 2010(20224)
- 2009(19337)
- 2008(18093)
- 2007(15691)
- 2006(13847)
- 2005(12416)
- 学科
- 济(81531)
- 经济(81404)
- 管理(68614)
- 业(62153)
- 企(53960)
- 企业(53960)
- 方法(37348)
- 数学(31739)
- 数学方法(31389)
- 财(25081)
- 中国(21358)
- 农(21159)
- 制(21042)
- 业经(19331)
- 学(17961)
- 务(16305)
- 财务(16232)
- 财务管理(16200)
- 企业财务(15372)
- 地方(15283)
- 银(15204)
- 银行(15164)
- 融(14842)
- 金融(14839)
- 理论(14749)
- 贸(14676)
- 贸易(14668)
- 行(14384)
- 易(14236)
- 和(13888)
- 机构
- 大学(308481)
- 学院(304641)
- 管理(122381)
- 济(118851)
- 经济(116048)
- 理学(105497)
- 理学院(104322)
- 管理学(102650)
- 管理学院(102072)
- 研究(99927)
- 中国(76302)
- 京(65784)
- 科学(60680)
- 财(58704)
- 所(49700)
- 财经(46294)
- 农(46139)
- 中心(45627)
- 研究所(44792)
- 江(44751)
- 业大(44279)
- 经(41972)
- 北京(41661)
- 范(39729)
- 师范(39391)
- 院(36461)
- 州(36224)
- 农业(35592)
- 经济学(35192)
- 财经大学(34535)
- 基金
- 项目(206840)
- 科学(162363)
- 研究(153432)
- 基金(150212)
- 家(129749)
- 国家(128675)
- 科学基金(110830)
- 社会(96038)
- 社会科(90880)
- 社会科学(90856)
- 基金项目(79987)
- 省(79842)
- 自然(71819)
- 教育(70291)
- 自然科(70091)
- 自然科学(70076)
- 自然科学基金(68834)
- 划(67246)
- 编号(63122)
- 资助(61554)
- 成果(52378)
- 部(46051)
- 重点(45712)
- 课题(43276)
- 创(42861)
- 发(42685)
- 制(41154)
- 创新(39987)
- 教育部(39868)
- 项目编号(39622)
- 期刊
- 济(133096)
- 经济(133096)
- 研究(92516)
- 中国(59325)
- 学报(47318)
- 财(46042)
- 管理(45678)
- 科学(43307)
- 农(42224)
- 大学(36380)
- 教育(35065)
- 学学(34049)
- 融(30314)
- 金融(30314)
- 农业(28753)
- 技术(25665)
- 财经(22974)
- 业经(21017)
- 经济研究(19908)
- 经(19403)
- 问题(16994)
- 理论(16428)
- 图书(16388)
- 实践(15159)
- 践(15159)
- 科技(14740)
- 业(14349)
- 技术经济(14207)
- 现代(14014)
- 版(13986)
共检索到451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学安 金文杰
利益冲突被认为是造成信用评级机构功能异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纷纷制定或完善监管立法,加强对利益冲突的规制。我国信用评级机构也存在利益冲突问题,因此应通过改革收费机制、强化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重构评级机构信息披露制度、完善评级机构法律责任制度,加强对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的法律规制,实现信用评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楚建会
利益冲突被认为是信用评级机构失去中立性和丧失预警功能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现有的信用评级机构的运行模式来看,利益冲突广泛存在于信用评级机构和评级分析师两个层面。次贷危机发生之后,美国的监管部门不断地修改现有法律,并发布一些监管条例,试图控制利益冲突对评级结果的影响。信用评级机构也通过内部规则和程序治理利益冲突。
关键词:
信用评级机构 利益冲突 规制 内部治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静 谭中明
信用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行为会影响评级独立性,致使评级结果准确性较差。收费模式偏差、评级机构治理管理存在缺陷,法律责任追究不力、监管不当和市场声誉机制缺乏约束力等是问题的主要原因。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社会制定了许多措施以规制评级利益冲突行为。为达到好的效果,规制策略应具有系统性,涉及修正收费模式、建立法律责任追究机制、加强监管等一系列内容。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利益冲突 规制策略
[期刊] 征信
[作者]
聂正彦 安小雪
资信评级在金融市场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金融危机的爆发再一次证明了资信评级业利益冲突的原因所在。因投资者利益与筹资者利益的对抗、收费模式的变更及松散的外部监管引发了资信评级的利益冲突。利用混合策略博弈模型,分析影响评级业利益冲突的因素后,得出应从监管者和评级机构方面着手,化解资信评级业利益冲突的结论。
关键词:
资信评级 利益冲突 博弈分析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静
利益冲突影响资信评级的独立性,使评级失误屡屡发生,不仅危害评级业自身发展,还对社会信用体系、资本市场产生不利影响。资信评级利益冲突表现为投资者与筹资者利益对抗、评级机构信息优势、评级机构与筹资者利益关联、高风险筹资者机会主义行为和松散的外部约束。结合理论解释,从暴露的现实问题着手进行改革,建立利益冲突规避机制,从根本上确保资信评级质量。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资信评级 利益冲突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鹏程
由于全能银行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集团优势,掌握控制有关自身金融服务的全部信息,而其客户在信息的获得上完全依赖于全能银行的提供,所以这种强弱对比悬殊的地位导致全能银行及其工作人员为了牟利很有可能滥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从而产生利益冲突。鉴于此,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纷纷加强立法对此进行监管和防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旭 石妮 张笑寒
笔者以声誉溢价模型对信用评级机构与发行方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了声誉机制是解决评级市场利益冲突、保证评级等级正确性的结论,这对于防范金融风险,保证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声誉理论 信用评级 利益冲突
[期刊] 征信
[作者]
聂正彦 安小雪
通过进化博弈模型对信用评级机构与证券发行人的利益冲突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评级机构与发行人在有限理性条件下,各自群体成员的策略筛选、演进,特别是各个策略在群体成员采用频率、比例意义上的动态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马曙光
政府审计法律制度的产生是利益相关者进化博弈的均衡结果,变迁是暴力潜能分配的博弈改进,其发展和完善对传统文化与历史具有路径依赖性。中国社会公众参与《审计法》修订的广度与深度表明,中国《审计法》的完善较好地体现出社会公众对政府审计功能调整与实现的内生性期望。提高审计博弈过程的透明度,拓宽公众参与审计博弈的途径,是审计法律制度完善的一种有效方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玛
诚信是电子商务的基本保证。诚信不仅仅是道德问题,更是制度问题、法律问题。随着后危机时代的到来,我国电子商务正逐步走向全面应用,并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然而,诚信缺失严重却日益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和障碍。尽管这一现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有必要从法律角度作一全新分析。与此同时,构建电子商务的诚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意识的培养等各方面加以完善。
关键词:
诚信 电子商务 法律对策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星德
利益冲突是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由于利益不一致所产生的冲突,证券投资基金的利益冲突具有多样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对利益冲突的法律规制包括托管人的监督、独立董事制度、基金投资内部控制和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的内部制衡机制和法律禁止、行政规制、强制信息披露和司法救济的外部规制,各种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陷,采取混合机制可取得较好效果。本文最后就我国基金利益冲突的规制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证券投资基金 利益冲突 法律规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宗儒
证券投资基金的利益冲突是基金持有人、基金管理人及股东、监管部门、社会公众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本文探讨了基金持有人与基金管理人产生利益冲突的原因,介绍了国际证监会组织有关利益冲突问题的分类,分析了中国基金管理公司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的利益冲突情形,并从明确规制范围、优先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市场竞争、坚持分类监管,坚持重大交易严格审批、坚持公平交易、强制信息披露、坚持激励相容,坚持第三方评价等方面完善对证券投资基金利益冲突的规制。
关键词:
证券市场 证券投资基金 利益冲突 规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园园
美国次贷危机证明了信用评级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关键作用,一旦信用评级出现问题,将给整个金融系统造成严重冲击。信用评级是金融行业标准制定者,是整个行业的战略制高点,更与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密切相关。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立法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及信用评级业的监管。基于金融安全的考虑,我国亟需完善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大力扶持本土信用评级行业发展。
关键词:
信用评级 法律制度 安全
[期刊] 征信
[作者]
聂正彦 安小雪
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现行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广受诟病,凸显出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存在的诸多缺陷。因此,有必要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演变的逻辑、利益冲突进行分析,并审视其变革方向。
关键词:
国际信用评级体系 利益冲突 变革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庆丰 尹皎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不少学者越来越认同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金融机构的利益冲突行为才是引发危机的真正根源。事实上,早在危机爆发之前,西方学者就在积极探讨各类金融机构的利益冲突行为和金融机构的各类利益冲突行为。其研究主要包括投资银行、机构投资者和商业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涉及证券分析师的乐观偏差、共同基金的利益冲突、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分析师的声誉机制、基金经理的薪酬激励、股票的IPO抑价等诸多现象。此外,法律法规在控制利益冲突方面的作用也是西方学者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拟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评析。
关键词:
金融机构 利益冲突 次贷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