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82)
2023(7685)
2022(6431)
2021(5803)
2020(4507)
2019(10321)
2018(9923)
2017(18133)
2016(9825)
2015(10980)
2014(11132)
2013(11309)
2012(11177)
2011(10411)
2010(11268)
2009(10857)
2008(9938)
2007(9043)
2006(8378)
2005(8158)
作者
(31173)
(25623)
(25480)
(24113)
(16585)
(12480)
(11541)
(10099)
(9920)
(9379)
(8984)
(8728)
(8523)
(8479)
(8160)
(8022)
(7500)
(7468)
(7443)
(7331)
(6709)
(6361)
(6315)
(5979)
(5864)
(5800)
(5781)
(5735)
(5416)
(5106)
学科
(49867)
经济(49830)
(25391)
管理(24811)
(18792)
企业(18792)
中国(18106)
地方(17166)
(14036)
方法(14011)
(12680)
金融(12680)
数学(11889)
业经(11880)
数学方法(11828)
(11747)
银行(11734)
(11479)
(11473)
地方经济(9740)
(9362)
贸易(9347)
农业(9328)
(9315)
(8927)
(8905)
教育(8794)
(8272)
环境(7249)
(7157)
机构
学院(148914)
大学(148854)
(64903)
经济(63269)
研究(60248)
管理(52226)
中国(47780)
理学(42355)
理学院(41783)
管理学(41150)
管理学院(40845)
(33905)
科学(33009)
(30930)
(30810)
研究所(27154)
中心(26869)
(25638)
(25291)
财经(23139)
北京(22726)
(21883)
(21806)
师范(21688)
(20865)
(20679)
经济学(19820)
(19425)
农业(19353)
业大(19203)
基金
项目(86851)
科学(67901)
研究(67169)
基金(60414)
(51766)
国家(51246)
科学基金(43343)
社会(42034)
社会科(39829)
社会科学(39819)
(34875)
教育(31120)
基金项目(30773)
(29084)
编号(27883)
自然(25852)
(25230)
自然科(25225)
自然科学(25217)
资助(25216)
自然科学基金(24764)
成果(23669)
课题(21231)
发展(20744)
(20371)
重点(19975)
(19133)
(18039)
(17128)
(17082)
期刊
(86947)
经济(86947)
研究(55850)
中国(40977)
(24936)
(24751)
金融(24751)
教育(23783)
(22710)
管理(22075)
学报(20296)
科学(20104)
农业(16772)
大学(15914)
业经(14790)
学学(14610)
经济研究(13397)
技术(12986)
财经(12296)
问题(10637)
(10615)
(9221)
(8980)
国际(8776)
世界(8318)
商业(7851)
(7728)
理论(7698)
(7284)
论坛(7284)
共检索到261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菲  
信用衍生市场能够促进信用风险的定价、分散和转移,并有助于金融稳定。遗憾的是,此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导致各方对信用衍生品产生很多误解。本文试图对此作一澄清,通过分析后危机时代信用衍生市场的新特点和改革路径,找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对发展中国的信用衍生市场提出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罗剑  
衍生品市场作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竞争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和焦点。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与竞争出现了新的格局,并呈现新的趋势,表现在不同种类衍生品明显分化,发达国家衍生品市场份额下降,新兴市场国家衍生品交易快速崛起,全球衍生品市场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大等方面。本文深入分析了各国衍生品市场的竞争对策,明确指出中国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大力发展衍生品市场,积极促进衍生品和相关市场的对外开放,协调发展中的各种关系,进一步提升交易所和期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以此稳步增加国际竞争力积极应对全球化竞争带来的挑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明晓磊  
在后危机时代,各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改革和发展的成败关系到经济的全面复苏与繁荣。金融创新与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为金融业注入了活力,文章选取资产证券化的研究方向,探讨了后危机时代其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瑭玮  
金融创新是指各类新种金融工具的出现、金融实务的更新、金融市场、金融法则与制度乃至金融观念上各种异于传统的改变。它在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盘活资产流动性、提高市场效率方面普遍有很好的效果,能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需求,有效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增强金融企业竞争能力。因此,金融创新从70年代起从美国开始风靡全球,极大地促进了全球金融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吴昊  
次贷金融危机凸显了场外衍生品市场透明度的缺乏,国际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由此意识到建设具有适当风险控制措施、精心设计的交易报告库对于提升市场透明度的重要作用。文章对国际场外衍生品交易报告库的发展及监管进行了详细梳理,对全球性的场外信用衍生品交易报告库Deriv/SERV TIW及场外利率衍生品交易报告库TriOptima IR TRR的架构、运营、功能,及其与其他场外衍生品交易后业务的关联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就构建中国的场外衍生品交易报告库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远企  
2009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中小银行紧密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要求,改进金融服务,调整信贷结构,强化风险管理,为促进国民经济企稳复苏和结构优化作出了突出贡献,自身发展也在诸多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雷曜  王瑱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过各国监管当局及市场各方的努力变革,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场正朝着更成熟稳健的方向发展,简单化产品重回市场主导地位,清算机制的完善降低了市场风险,信用衍生品市场规范和市场自律管理得到加强。当前,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已初步建立起有序的监管体系和制度框架,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具备了较好的市场基础,下一阶段,应充分发挥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通过创新促进发展,推动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庄磊  
跟踪我国商业银行衍生产品业务的发展脉络,包括起步阶段、徘徊阶段和发展阶段,总结归纳各个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衍生产品业务的特点。受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和国际同业的衍生产品业务一度陷于停滞。在总结我国及国际同业衍生产品业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推演出我国商业银行未来衍生产品业务的发展路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翟浩  雷晓冰  
金融危机暴露出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体制的缺陷。金融危机后,全球加强了场外衍生品市场立法和监管体制改革。从全球主要国家、经济体、国际组织提出的改革措施看,场外衍生品市场立法和监管制度改革呈现出以下趋势:提高场外衍生产品的标准化程度、提高市场透明度、推动集中清算、加强非集中清算交易者的风险管理、发挥资本金的作用、加强国际监管合作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魏鹏  
中国信用卡发展已走过了11个年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经历了从"粗放经营"到"精耕细作"的产业发展的必经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信用卡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法律法规、业务制度、内控合规等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市场成熟度还需要进一步加深,行业监管、风险管控等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信用卡产业经营发展,要平衡市场拓展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在转型中谋发展,适应外部市场环境变化,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注重产品与业务创新,从各个环节实施更为严格的风险管理措施,量质并举地推动信用卡产业实现新突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田正浩  
2016年是经济金融发展处于后危机时代的第三个年头。我国的经济是否还能健稳定发展,就要对后危机阶段中国际广义的金融发展形势进行分析,探究后危机时代下经济发展所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旨在找到这一特殊时期下我们国家经济金融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威  
信用衍生产品自问世以来在分散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完善信用风险定价机制、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该文介绍了信用衍生产品的主要功能及其在本次金融危机前、中、后三个时期的发展特点,肯定了基础信用衍生产品对金融市场的重要作用,指出中国应推动金融创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信用衍生产品市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朱小川  
2008年次贷危机后,国际组织和美欧都大力改革了场外衍生品市场,很多改革措施集中在交易、清算、结算以及数据存管等市场基础设施方面。我国在发展衍生品市场时,应借鉴美欧的制度经验和相关国际组织的标准,重点发展和规范衍生品市场的基础设施,完善关于基础设施的相关立法和监管制度。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徐琳  
后危机时代配额式和项目式碳交易市场的交易量和交易额都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并不平衡,原因在于碳减排单位价格的下降,这是由金融危机造成的碳市场需求和供给不均衡所导致的。然而在政府实施积极政策的国家或地区,碳市场则受负面影响较小。因此各国要完善碳的定价机制,加强碳价的监控,重视法律法规的建设。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的碳市场,其发展既让人期待,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魏磊  蔡春林  
后危机时代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成为中国经济成功转型的关键。要培育出口企业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新型出口导向产业体系;以劳动力、金融等要素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弥补转变过程中的劳动力、技术缺口;以中性化汇率政策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节奏;构建外贸企业社会责任评估体系,消除相关领域的贸易摩擦隐患;中长期来看,可以采取"非温和手段"打破外贸发展的路径依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