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02)
- 2023(8192)
- 2022(6198)
- 2021(5612)
- 2020(4591)
- 2019(9863)
- 2018(10040)
- 2017(17880)
- 2016(9964)
- 2015(11146)
- 2014(10808)
- 2013(10331)
- 2012(9390)
- 2011(8484)
- 2010(9234)
- 2009(9198)
- 2008(8362)
- 2007(7589)
- 2006(7043)
- 2005(6736)
- 学科
- 济(38970)
- 经济(38926)
- 管理(31202)
- 业(30111)
- 企(25627)
- 企业(25627)
- 中国(14749)
- 技术(12090)
- 农(11768)
- 方法(11717)
- 业经(11200)
- 制(10133)
- 银(9542)
- 银行(9529)
- 财(9472)
- 数学(9448)
- 数学方法(9323)
- 行(9178)
- 融(9175)
- 金融(9174)
- 技术管理(9092)
- 地方(9014)
- 农业(7751)
- 学(7670)
- 理论(7612)
- 发(6713)
- 体(6704)
- 贸(6465)
- 贸易(6452)
- 教育(6411)
- 机构
- 大学(136992)
- 学院(135483)
- 济(57379)
- 经济(56110)
- 研究(49815)
- 管理(48490)
- 中国(41259)
- 理学(39936)
- 理学院(39497)
- 管理学(38798)
- 管理学院(38535)
- 京(29086)
- 财(28510)
- 科学(27646)
- 所(24775)
- 中心(23649)
- 江(23513)
- 研究所(22089)
- 财经(21451)
- 农(20212)
- 经(19451)
- 范(19359)
- 师范(19198)
- 州(18910)
- 北京(18503)
- 经济学(18283)
- 院(17924)
- 业大(16726)
- 经济学院(16316)
- 财经大学(15806)
- 基金
- 项目(83698)
- 科学(66450)
- 研究(64507)
- 基金(59935)
- 家(51714)
- 国家(51257)
- 科学基金(43876)
- 社会(42239)
- 社会科(40020)
- 社会科学(40010)
- 省(32785)
- 基金项目(30534)
- 教育(29653)
- 划(27365)
- 编号(25812)
- 自然(25718)
- 自然科(25175)
- 自然科学(25168)
- 自然科学基金(24738)
- 资助(23258)
- 成果(22796)
- 创(20031)
- 重点(19298)
- 课题(19046)
- 创新(19021)
- 发(18729)
- 部(18277)
- 国家社会(17889)
- 性(16844)
- 教育部(16128)
共检索到229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廖红伟 范荣
2008年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打击,东亚地区虽然处于国际金融体系的边缘地带,但却是美元体制的主要支撑者和受益者,因此也是主要的受害者,贸易额大幅下降,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这暴露出了美元体制的弊端,引起东亚国家"去美元化"的思考。而中国经济却在经济危机中依然保持稳健的增长速度,此外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发展推动了人民币作为区域结算货币的功能,为人民币亚洲化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此背景下,人民币亚洲化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针对此,提出人民币亚洲化的制度创新战略,对内加强金融体制改革,对外加快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推进人民币亚洲化等措施。
关键词:
人民币 亚洲化 货币合作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曲凤杰
金融危机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面临调整压力。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增强,为人民币在区域以及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创造了条件。本文在分析国际货币体系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后危机时代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位应该是发挥区域核心货币作用,并探讨了人民币发挥区域核心货币作用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货币体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刚
通过界定美元和人民币在全球货币博弈格局中所处的不同位势,认为中国在与美国进行非合作型纳什博弈过程中,应坚持以我为主,与其展开"一报还一报"的重复博弈策略,而实证结果也显示,中国对美贸易账户顺差与人民币所谓"被低估"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大国博弈 贸易失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刚
后危机时代,美国、日本、德国、巴西与中国展开了一场大国汇率博弈。这些大国寄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转嫁危机,提振本国经济。然而,各国在全球的位势差异决定了其不同的策略选择。面对不断升级的人民币汇率大国博弈,中国必须学会用政治乃至国家竞争的战略眼光来看待问题的实质,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来推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拒绝人民币"被升值"。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人民币升值 大国博弈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斯蒂芬·罗奇
经济危机给亚洲地区带来了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我想Gail、Jacob、Laura和我都能认同的一点是,经济危机后亚洲面对的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外部需求环境,今后的几年中国对此的感受将比现在更加明显。无论美国、欧洲甚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云洁 余元洲
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已充分暴露出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的衰落,超主权货币欧元也难以避免区内国家的债务危机,这是单一货币安排下货币价值稳定的要求与调节经济的职能不能协调的结果。因此,后危机时代亚洲各国应在货币二重化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亚洲货币合作的新模式,建立双层货币体制。其中上币与黄金挂钩,凭价值稳定司跨境流通之职,以各国货币为下币,担调节经济之任。双层货币体制具有很强的抗通货膨胀、御外汇风险、防金融危机能力。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亚洲货币合作 双层币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五学 武鹏
在后金融危机的时代背景下,文章以2009年1月5日至2011年12月12日期间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和上证综指的716个日交易数据为样本,通过ADF单位根检验、Enger—Granger两步法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来对人民币汇率与我国股市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结合近年来人民币大幅升值及股市大幅下跌的情况做出现实解释。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汇率 股市 计量检验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青婷 葛和平
汇率波动是影响FDI流入的重要因素。基于1994~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构建带有金融危机变量的模型和利用邹氏检验法对后危机时代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与FDI流入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经过实证检验发现,金融危机改变了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与FDI流入之间原有的负相关关系,中国成为外资的"避风港"和外商规避贸易壁垒是后危机时代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有利于FDI流入的两个主要因素。同时,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波动更加贴近市场实际汇率水平,会增加FDI的流入,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稳定。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实际汇率波动 FDI
[期刊] 征信
[作者]
尹峰世 李业青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各国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强烈呼声,而中国在应对此次金融危机时的表现赢得了国际上的肯定,由此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以后危机时代和欧债危机为背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障碍与基础条件进行分析,通过借鉴现有国际货币的形成条件,探索人民币国际化适合"三步走"的路径。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人民币国际化 障碍 发展路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天勇
本文从货币运行效率的角度,采用实证的方法,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人民币发行量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稳定人民币币值的对策措施:弘扬传统文化、发展经济组织、扩大政府事权、资产证券化等。
关键词:
GDP 货币价值 货币发行量 金融危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元龙 田野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亚洲金融合作对于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增强防范金融危机的能力和提升亚洲的国际金融地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亚洲金融合作的现状来看,现有的金融合作模式程度相对较低,而且存在着诸多缺陷。尽管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深化亚洲金融合作有较多的障碍,但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发挥中国在亚洲金融合作中的作用是中国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需要高度重视中国在参与亚洲金融合作过程中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亚洲金融合作 战略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祝宝良
目前,国内外经济学界对亚洲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走势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1998年人民币兑美元应贬值30%~40%。原因有两个:一是1997年周边国家的货币贬了40%左右,1998年还会继续贬值,人民币若不贬值的话,出口会受到沉重打击;二是今后中国大幅度贬值人民币的机会不多,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再用行政手段贬值人民币是不可能的。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基于我国所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外汇储备现状,人民币仍会稳中有升。那么,1998年人民币汇率走势究竟如何?根据汇率决定的基本理论,先建立一个确定人民币汇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石凯 刘力臻
后危机时期,在东亚共识和清迈协议的框架下,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短期内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汇率去美元化、单一货币主导或区域货币联盟的时机均不成熟。人民币应着眼于推进周边化,借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泛人民币"次区域货币合作,扩大境外有效流通区域,并加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拓宽海外人民币投资渠道,为参与下一阶段的东亚货币整合准备条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晓 李俊久 丁一兵
本文结合当今国际货币金融格局变化以及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的发展趋势 ,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进行了理论反思 ,提出“人民币亚洲化 1”的主张 ,并对其必要性、可行性和策略选择进行了初步分析。在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中 ,一国货币必须通过区域性制度合作的“集体行动”来实现完全的国际化。目前 ,人民币已经具备实现区域化的初步条件。今后 ,中国应将经济政策的制定同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目标结合起来 ,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努力推动人民币的亚洲化
关键词:
人民币 亚洲化 东亚货币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