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91)
- 2023(11137)
- 2022(9356)
- 2021(8771)
- 2020(6988)
- 2019(16038)
- 2018(15593)
- 2017(29207)
- 2016(15627)
- 2015(17658)
- 2014(17455)
- 2013(17475)
- 2012(16987)
- 2011(15891)
- 2010(16462)
- 2009(15478)
- 2008(14731)
- 2007(12979)
- 2006(12040)
- 2005(11340)
- 学科
- 济(75041)
- 经济(74974)
- 管理(41710)
- 业(40192)
- 企(29437)
- 企业(29437)
- 中国(27669)
- 方法(24619)
- 农(22250)
- 数学(21896)
- 数学方法(21697)
- 地方(20505)
- 贸(17110)
- 贸易(17095)
- 易(16649)
- 业经(16008)
- 财(15980)
- 制(15024)
- 融(14669)
- 金融(14669)
- 银(14626)
- 银行(14615)
- 农业(14551)
- 行(14339)
- 发(12856)
- 策(12423)
- 学(12042)
- 环境(11878)
- 地方经济(11489)
- 及其(10127)
- 机构
- 学院(227905)
- 大学(227015)
- 济(107792)
- 经济(105803)
- 研究(90174)
- 管理(82472)
- 中国(71756)
- 理学(68682)
- 理学院(67827)
- 管理学(66979)
- 管理学院(66513)
- 京(50278)
- 财(49469)
- 科学(49432)
- 所(45791)
- 研究所(40930)
- 中心(39573)
- 财经(37627)
- 江(35341)
- 农(35241)
- 经(34362)
- 经济学(34308)
- 北京(33396)
- 范(32342)
- 院(32218)
- 师范(32112)
- 经济学院(30731)
- 州(28168)
- 财经大学(27645)
- 业大(27637)
- 基金
- 项目(140113)
- 科学(111796)
- 研究(108374)
- 基金(102198)
- 家(87904)
- 国家(87142)
- 科学基金(73985)
- 社会(71238)
- 社会科(67663)
- 社会科学(67652)
- 省(52077)
- 基金项目(51549)
- 教育(49182)
- 划(44811)
- 自然(43508)
- 编号(43253)
- 资助(43178)
- 自然科(42493)
- 自然科学(42482)
- 自然科学基金(41762)
- 成果(37206)
- 发(36534)
- 部(32866)
- 重点(31968)
- 课题(31823)
- 发展(30609)
- 国家社会(30225)
- 展(30117)
- 中国(29068)
- 创(28743)
- 期刊
- 济(129946)
- 经济(129946)
- 研究(80988)
- 中国(54007)
- 财(35280)
- 农(34607)
- 管理(33900)
- 科学(30373)
- 融(30226)
- 金融(30226)
- 学报(29337)
- 教育(29125)
- 农业(23836)
- 大学(23286)
- 经济研究(22207)
- 学学(21487)
- 业经(20433)
- 技术(19413)
- 财经(19285)
- 问题(17014)
- 经(16872)
- 贸(16607)
- 国际(15784)
- 世界(15133)
- 业(13130)
- 技术经济(11522)
- 坛(11175)
- 论坛(11175)
- 经济问题(10645)
- 现代(10623)
共检索到378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章文光 赵民 刘希雅
金融危机之后,2008年10月—2009年7月,中国吸收外资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出现连续十个月的下降,针对这一形势,中国政府及时出台相应政策扭转不利局面。随着2009年下半年全球经济进入恢复期,中国吸收外资随之恢复增长,这与中国政府的政策调整关系密切。在后危机时代,中国FDI还面临系列困境,这些困境也从侧面反映了进一步深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聂聆
自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失衡,进而对FDI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FDI的规模、结构和流向等发生了重大变化。未来FDI的进入方式、投资主体、投资领域、跨国公司的投资战略和投资动因等将出现新的趋势。全球行业大规模重组及跨国公司全球布局调整也为我国吸引高质量外资带来了契机,我国应调整引资政策,提高引资质量,优化外资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时代 FDI 服务业 引资战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方舒
2008年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至今仍未褪去,全球经济时而动荡,复苏乏力。后危机时代我国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必须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增加经济总量与增进民生福祉的关系。在这样的要求下,后危机时代是大力发展我国社会政策的有利时机,社会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人力资源结构乃至城乡结构的深刻调整必然对社会政策提出新的历史任务,同时,也会释放出有利于中国社会政策创新发展的全新条件。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社会政策 发展条件 目标定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薛荣久 杨凤鸣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桂龙
后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将在缓慢中复苏,全球资本流动也将在深幅下降中逐步回升,但这种趋势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后危机时期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开放战略升级的关键时期。这种大的宏观背景必然对中国外资利用形成较强的环境约束。金融危机对我国FDI(外商直接投资)利用规模形成了较大的短期负面影响,在区域和产业上的表现也很复杂。后危机时期,我国FDI流入规模会有所回升,但撤资现象也会增多。同时,中西部地区和服务业领域对外资的吸引将会增加。为了更好地稳定外资规模,提升外资利用效益,后危机时期,中国应进一步降低外资进入门槛,实现外资利用政策和产业政策及区域政策的对接、协调,营造更优良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
后危机 金融危机 FDI 政策调整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中 梁珊
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世界经济面临着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衰退。在对比分析金融危机爆发前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政策措施,即稳定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加工贸易政策、适度降低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妥善应对贸易摩擦以及企业应适当增加现金储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邢成
中国信托业应深刻认识信托对低碳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功能作用,更加注重行业规划、制度建设、风险管理以及市场协调等,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建中
从双边货物贸易量、贸易差额、外贸依存度、双边货物贸易商品结构和产业内贸易对危机前后中国与东盟的外贸发展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深入探讨了后危机时代中国与东盟外贸的发展趋势,即区域整体产业链分工将进一步细化、电子产品产业内贸易将加速发展、加工贸易生产基地将转向东盟发展、服务贸易将成为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新的经济增长点;基于外贸发展趋势进一步探讨了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对东盟贸易政策的选择,即实施适度宽松的对外贸易政策、均衡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和进口替代战略、以稳定外需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建立CAFTA为融通的贸易综合管理体系。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陈华 赵俊燕
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决策者的重视。本文从经济刺激政策带来的财政负担、是否应退出的判断标准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中国经济刺激政策不适合迅速发出"退出"信号,当前工作重点应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效率、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立行
金融危机后,全球范围内的结构调整、产业优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服务贸易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推进服务贸易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务之急就是要在"十二五"时期尽快提升中国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服务业市场的对外开放将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俊
随着全球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中国银行业必须要从把握经济发展节奏、转变业务经营模式、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等方面着手,积极应对挑战,加快有效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治民 高宇
此次金融危机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始终将为实体经济的需求服务为目标,并维持相对稳健的杠杆水平,是中国金融业在危机中保持较好表现的根本原因。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取决于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功转型。在这一过程中,金融业的持续稳健发展是重中之重,而这又与金融业监管高度相关。本文在剖析当前中国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的基础上,借鉴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的改进经验,提出金融业监管要探索"中国模式",而这一模式的基础是稳健高效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魏鹏
中国信用卡发展已走过了11个年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经历了从"粗放经营"到"精耕细作"的产业发展的必经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信用卡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法律法规、业务制度、内控合规等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市场成熟度还需要进一步加深,行业监管、风险管控等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信用卡产业经营发展,要平衡市场拓展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在转型中谋发展,适应外部市场环境变化,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注重产品与业务创新,从各个环节实施更为严格的风险管理措施,量质并举地推动信用卡产业实现新突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雷
2008年由美国次级债引起的金融危机袭击全球,在危机的冲击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受到影响,与此同时,世界金融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如今,危机似乎已经过去,但是危机的影响却还在蔓延,普遍认为世界经济金融的发展进入了后危机时代。通过对后危机时代的特征的阐述,介绍了当今世界金融格局的一些新特点,并且,通过对中国当前情况的分析,简单介绍了中国应如何在当今这个危机和机遇并存的时代抓住机遇,增强自己在世界经济金融中的地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唐未兵 彭涛
本文探讨了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论述了超前谋划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路径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就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提出了作者的若干看法。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结构调整 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