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87)
2023(18458)
2022(15113)
2021(14060)
2020(11592)
2019(26205)
2018(25646)
2017(48237)
2016(25337)
2015(28484)
2014(28036)
2013(27496)
2012(25264)
2011(22689)
2010(22655)
2009(20913)
2008(19595)
2007(16684)
2006(14772)
2005(13640)
作者
(69009)
(57321)
(56930)
(54303)
(36502)
(27275)
(26017)
(22226)
(22166)
(20138)
(19661)
(19341)
(18028)
(17919)
(17916)
(17546)
(16951)
(16469)
(16457)
(16363)
(14300)
(13758)
(13735)
(13330)
(12942)
(12867)
(12638)
(12345)
(11394)
(11276)
学科
(110107)
经济(109996)
管理(69001)
(67987)
(53285)
企业(53285)
方法(42905)
中国(39661)
数学(37483)
数学方法(37068)
(31484)
(29656)
金融(29655)
(28061)
银行(28041)
地方(27479)
(27166)
(26569)
业经(25810)
(23284)
贸易(23264)
(22663)
(22554)
农业(21415)
(18197)
(16781)
环境(16547)
理论(16153)
(16121)
财务(16054)
机构
学院(348401)
大学(348019)
(155104)
经济(152265)
管理(133569)
研究(124123)
理学(113996)
理学院(112765)
管理学(111011)
管理学院(110350)
中国(101845)
(74193)
(70203)
科学(69900)
(60308)
中心(58745)
财经(55552)
研究所(54543)
(53270)
(50848)
(50693)
经济学(49069)
北京(47322)
(46390)
业大(46057)
师范(45964)
(44922)
经济学院(44187)
财经大学(41545)
(41207)
基金
项目(232681)
科学(185824)
研究(175133)
基金(171396)
(148236)
国家(146996)
科学基金(127213)
社会(115018)
社会科(109284)
社会科学(109260)
基金项目(89473)
(88154)
教育(79677)
自然(78478)
自然科(76761)
自然科学(76743)
自然科学基金(75397)
(74741)
编号(70225)
资助(69079)
成果(57034)
(54744)
重点(52664)
(52631)
(49284)
国家社会(49206)
课题(48357)
创新(46157)
教育部(46055)
人文(44641)
期刊
(171223)
经济(171223)
研究(109007)
中国(73172)
(52424)
管理(51962)
(50127)
(47789)
金融(47789)
学报(47516)
科学(47413)
教育(38403)
大学(38028)
学学(35510)
农业(34239)
技术(30978)
经济研究(28751)
业经(27790)
财经(27357)
(23707)
问题(22652)
(20943)
国际(20719)
(19116)
世界(19006)
技术经济(16349)
理论(16250)
图书(15772)
现代(15762)
商业(15304)
共检索到540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婷婷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逐步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在此背景下,金融国际化备受质疑。面对危机,应该客观地看待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之间的关系。在后危机时代,为夯实国家金融安全基础,防范金融危机,中国不仅不应放慢金融国际化的步伐,反而应主动融入金融全球化的浪潮,进一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国际化演进进程,以缩小国间制度落差;借世界金融格局变革之机,积极参与后危机时代的国际金融秩序重构,提升话语权;在遵循一定协调原则的前提下,主动参与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强化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联手防范金融风险的国际传递;紧跟国际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雷  
2008年由美国次级债引起的金融危机袭击全球,在危机的冲击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受到影响,与此同时,世界金融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如今,危机似乎已经过去,但是危机的影响却还在蔓延,普遍认为世界经济金融的发展进入了后危机时代。通过对后危机时代的特征的阐述,介绍了当今世界金融格局的一些新特点,并且,通过对中国当前情况的分析,简单介绍了中国应如何在当今这个危机和机遇并存的时代抓住机遇,增强自己在世界经济金融中的地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海梅·卡鲁阿纳  何乐  厉鹏  
实现金融稳定需要来自各方的共同努力。正因为如此,监管当局、存款保险机构、中央银行以及国际机构进一步增强相互协作就变得尤为重要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金融体系需要重点加强建设三个关键领域:提高银行弹性的金融监管;减轻银行倒闭所导致负面冲击的处置安排;进一步提升银行体系信心的存款保险。审慎监管:提升银行弹性作为第一道金融风险防线,强有力的审慎监管机制应该为私营部门的自我风险防御提供有效支持。然而,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这道金融防线并非如我们所料的那般坚固。直至危机爆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海梅·卡鲁阿纳  何乐  厉鹏  
实现金融稳定需要来自各方的共同努力。正因为如此,监管当局、存款保险机构、中央银行以及国际机构进一步增强相互协作就变得尤为重要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金融体系需要重点加强建设三个关键领域:提高银行弹性的金融监管;减轻银行倒闭所导致负面冲击的处置安排;进一步提升银行体系信心的存款保险。审慎监管:提升银行弹性作为第一道金融风险防线,强有力的审慎监管机制应该为私营部门的自我风险防御提供有效支持。然而,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这道金融防线并非如我们所料的那般坚固。直至危机爆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诚颖  赫凤杰  陈薇  
本次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痼疾,主要发达国家在金融监管的哲学理念、组织架构、监管原则及金融监管的顺周期性等方面均做出了较大改进。中国在金融监管体制中还存在监管架构不甚合理、金融机构风险控制能力较弱、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仍待理顺等问题。本文结合金融监管理论进展及国际金融改革的经验,针对中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振岩  张燕萍  胡仕春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金融全球化应运而生。金融全球化加速发展 ,构成了金融危机接连不断的基本背景。金融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 ,给我国金融安全的维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此 ,我们要增强金融安全意识 ,提升金融安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放国内金融市场 ;加快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 ,加强金融产业基本建设的力度 ;此外 ,要在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上“有所作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元春  李楠  
本文梳理了金融条件指数的构建方法,分析了关于构建中国金融条件指数的研究现状。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机制变异,传统构建方法存在局限性,本文强调时变权重和引入非金融变量两条改进思路。实证部分首先构建固定权重金融条件指数作为对照,再利用TVP-VAR模型构建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金融条件指数,检验了时变权重金融条件指数对通货膨胀率的解释和预测能力。结果表明:时变权重金融条件指数优于固定权重情形,能够较好地反映我国的金融状况;信贷可得性的引入优化了金融条件指数;本文构建的金融条件指数先行于通货膨胀约11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迎春  
1.金融创新模式的制度取向。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金融市场参与主体进行金融创新活动的自觉性得以发挥,在局部出现了"自下而上"的金融制度创新,市场主导型模式有所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下,政府控制着金融市场的定价权,同时规模庞大的国有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处于近乎垄断者的市场优势地位,因此,在相当长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联明  
"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在其后的五年时间中,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主要表现为美国国务院对赴美留学国际学生签证和学科加以限制、国会颁布配套法案法规规范固化国际教育交流渠道;高校学生赴海外留学目标国家多元化;国家划拨专款加强外语教学,高校围绕恐怖袭击开设敏感性区域研讨性课程等主要发展趋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浚淇  陈艺云  
次贷危机以来,中央对手方清算作为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得到了各国监管当局的普遍关注,对于推动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与金融风险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中央对手方清算在交易商与交易主体的激励、道德风险与风险管理激励、合约标准化、中央交易对手的协调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阐述了后危机时代中央对手方清算发展情况及发展趋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于东智  
商业银行不恰当的资产负债管理行为促进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和蔓延,也加剧了自身的风险积聚。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实施转型迫在眉睫。本文总结了西方银行在危机中汲取的经验教训,展望了后危机时代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的挑战,剖析了未来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发展趋向,并在此基础上为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转型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园园  
美国次贷危机证明了信用评级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关键作用,一旦信用评级出现问题,将给整个金融系统造成严重冲击。信用评级是金融行业标准制定者,是整个行业的战略制高点,更与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密切相关。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立法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及信用评级业的监管。基于金融安全的考虑,我国亟需完善信用评级法律制度,大力扶持本土信用评级行业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军  陈洁  宗文龙  
随着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发展,金融风险日益增加,美国次贷危机导致金融危机进一步证明了金融安全的重要性。金融危机后各国调整金融体系、改革金融监管,金融审计面临着新的环境和挑战。我国金融审计必须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采取相应措施,才能更好地维护金融安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詹姆斯·莫里斯  
金融危机远未结束,但世界经济增长是可以预期的。除了一些较小的欧洲国家之外,收入下降充其量也只是个小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失业,失业本身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欧元区要实现经济复苏,政府开支应该增加5%左右。世界需求的减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当出口急剧下降时,中国经济以几乎相同的速度继续增长。中国目前已进入设计和创新更为重要的阶段,应该更多地发明自己的技术,创造自己的品牌,设计自己原创的产品。中国应该没有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但教育非常重要。到2020年之前,中国经济增长将减缓。未来除了人们的收入会增加之外,一切都是不确定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