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96)
2023(10910)
2022(8913)
2021(8503)
2020(7033)
2019(15817)
2018(15241)
2017(28267)
2016(14189)
2015(15922)
2014(14723)
2013(14617)
2012(13566)
2011(12260)
2010(12486)
2009(11976)
2008(10921)
2007(9491)
2006(8383)
2005(7694)
作者
(36740)
(30434)
(30210)
(28784)
(19298)
(14510)
(13635)
(11716)
(11520)
(10621)
(10473)
(10083)
(9852)
(9571)
(9563)
(9367)
(8969)
(8767)
(8719)
(8208)
(7561)
(7162)
(7093)
(6943)
(6897)
(6842)
(6634)
(6506)
(6145)
(6034)
学科
(56312)
经济(56261)
(48044)
管理(46256)
(40136)
企业(40136)
(27537)
金融(27537)
中国(26377)
(25657)
银行(25649)
(24957)
方法(22910)
数学(20210)
数学方法(20112)
(17890)
(17159)
(16431)
技术(16278)
(15891)
贸易(15875)
(15648)
业经(14109)
技术管理(12311)
中国金融(11414)
(11083)
财务(11059)
财务管理(11039)
地方(10870)
企业财务(10638)
机构
大学(192200)
学院(192107)
(93992)
经济(92535)
管理(75766)
研究(67570)
理学(64559)
理学院(63942)
管理学(63333)
管理学院(62951)
中国(62614)
(43464)
(39861)
财经(34391)
科学(34227)
中心(33079)
(31852)
(31663)
经济学(31117)
研究所(28669)
经济学院(28032)
(27047)
财经大学(26069)
北京(25975)
(25080)
(24343)
(23726)
金融(23302)
商学(22561)
商学院(22345)
基金
项目(125511)
科学(101864)
研究(96759)
基金(94597)
(81097)
国家(80463)
科学基金(70346)
社会(66119)
社会科(63087)
社会科学(63074)
基金项目(48919)
(46553)
教育(43257)
自然(41707)
自然科(40909)
自然科学(40901)
自然科学基金(40302)
(39041)
资助(37778)
编号(36560)
(33144)
创新(30058)
成果(29794)
(29570)
国家社会(29012)
重点(28330)
(27868)
教育部(26418)
中国(26347)
课题(25759)
期刊
(99155)
经济(99155)
研究(64602)
中国(42863)
(37160)
金融(37160)
(33008)
管理(31723)
科学(24401)
(23477)
学报(22511)
教育(18927)
大学(18707)
经济研究(18067)
财经(17754)
学学(17491)
技术(15975)
农业(15646)
(15416)
业经(14667)
(13416)
国际(12854)
问题(12469)
世界(12337)
技术经济(10550)
(10126)
科技(10032)
理论(9159)
(8643)
论坛(8643)
共检索到306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晓钧  
金融危机后,中国金融市场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及挑战。如何正确认识与协调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成为摆在中国金融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提出在正确认识金融产品创新兼具促进金融市场发展与累积风险的双重属性基础上,重新梳理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适当借鉴欧盟、美国等经济体的做法,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金融法制环境,增加金融产品透明度等建议,以确保金融产品创新监管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诚颖  赫凤杰  陈薇  
本次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痼疾,主要发达国家在金融监管的哲学理念、组织架构、监管原则及金融监管的顺周期性等方面均做出了较大改进。中国在金融监管体制中还存在监管架构不甚合理、金融机构风险控制能力较弱、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仍待理顺等问题。本文结合金融监管理论进展及国际金融改革的经验,针对中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治民  高宇  
此次金融危机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始终将为实体经济的需求服务为目标,并维持相对稳健的杠杆水平,是中国金融业在危机中保持较好表现的根本原因。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取决于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功转型。在这一过程中,金融业的持续稳健发展是重中之重,而这又与金融业监管高度相关。本文在剖析当前中国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的基础上,借鉴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的改进经验,提出金融业监管要探索"中国模式",而这一模式的基础是稳健高效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涂怡雯  
创新是金融体系保持活力的关键因素,表面上看是因为金融创新导致了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5年的中国股灾,但实质上是由于监管者对创新的应对不够。尤其是由技术驱动带来的金融创新,往往游离于传统监管之外,面对传统监管制度以及手段较为落后的情况,推动监管改革理论的创新势在必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余文建  黎桂林  
合理的监管应该允许但不激励市场投机,如何把握好监管的尺度,将是改革者必须面对的一个考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社会对既有金融监管体系的反思、批评不绝于耳,寻求变革的努力从未停止。随着危机逐步见底,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从目前的情况看,美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仙慧  
后危机时代,混业经营纵深层次发展的大势下,国际金融监管协调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和挑战。对此,须发挥以G20、巴塞尔委员会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监管协调作用,以单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监管为基石,以区域化监管协调为阶梯,构筑三位一体的全球金融监管协调体系,方能弥合碎片化监管之缺。于中国而言,一方面,要从自身金融现实出发,靠拢国际监管标准;另一方面,则要积极参与到国际监管协调体系的改革进程中,维护本国金融利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盛光  
金融消费者保护既是金融监管的应有之义和基础价值,更是后危机时代西方国家金融改革与治理的新主题。在国内,与金融消费权益纠纷案件日益增多不匹配的是,现有处理模式包括法律体系、机构体系、途径体系等无法有效适应这一新情况,重构以金融消费者保护为主题的全新金融监管模式势在必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治民  高宇  
此次金融危机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始终以服务实体经济需求为目标,并维持相对稳健的杠杆水平,是中国金融业在危机中保持较好表现的根本原因。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取决于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功转型。在这一过程中,金融业的持续稳健发展是重中之重,而这又与金融业监管高度相关。本文在剖析当前中国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的基础上,借鉴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的改进经验,提出金融业监管要探索"中国模式",而这一模式的基础是稳健高效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迎春  
1.金融创新模式的制度取向。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金融市场参与主体进行金融创新活动的自觉性得以发挥,在局部出现了"自下而上"的金融制度创新,市场主导型模式有所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下,政府控制着金融市场的定价权,同时规模庞大的国有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处于近乎垄断者的市场优势地位,因此,在相当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尹继志  
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欧盟建立了四个层级的莱姆法路西金融监管框架。全球金融危机使欧洲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都遭受了重创,促使欧盟启动了新一轮金融监管改革。改革的前期主要着眼于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搭建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相结合的监管框架。欧债危机爆发后,欧盟的金融监管改革着眼于恢复银行业活力,并以此摆脱债务危机的困扰。在设立了欧洲稳定机制后,欧盟决定建立欧元区统一银行业监管机制。在新的银行业监管框架中,欧洲中央银行被赋予了更大的权力,不仅负责制定银行业监管政策和标准,而且拥有了对欧元区银行直接监管的权力,并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如何使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的目标,是欧洲...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党宇峰  
金融监管的缺失是本轮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全球反思金融监管的后危机时代,欧美主要经济体纷纷推出了各自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和措施。文章在分析本轮监管改革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美国、英国、欧盟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探求未来全球金融监管的改革趋势,这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东卫  
每一次金融危机的发生,都会引发人们的反思,并带来金融格局和监管体制的深刻变迁。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演变成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从表象上看,这次危机的发生与历史上发生的危机有所不同,其发源地是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市场这一金融创新领域。但是,从危机发生前的金融体系状况来看,此次危机与过去多次发生的危机并无本质差别,金融体系在很长时间内都呈现出流动性过剩、信贷持续增长、资产价格持续上涨、金融机构杠杆率过高和过度承担风险、金融失衡和系统性风险不断积累的特征。虽然多家国际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谊  刘军  王刚  
本次金融危机后,扩展金融监管边界已成为各国改进金融监管的重点领域之一。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稀缺性和制度均衡有关理论,分析市场失灵和监管失灵的对立统一与金融监管边界的关系,系统阐述了金融监管边界问题的产生、层次及有效性分析方法。重点比较了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对金融监管边界有效性问题的反思和实践。同时,结合我国金融监管制度设计和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剖析当前我国金融监管边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国际社会的教训与反思提出了分层次改进我国金融监管边界有效性的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伟  刘扬  
危机总是鞭策着人们自我审视的步伐,次贷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让世界见证了金融创新编织的海市蜃楼的幻灭,也暴露了欧洲银行业的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欧盟和法国开始重新反思现有金融监管制度的重大缺陷,作为全球金融改革的前锋,欧盟和法国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为未来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新航标。本文主要介绍近期欧盟与法国金融监管的新变化以及带给我们的关于金融监管方面的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胜邦  
金融危机是金融脆弱性持续累积的结果及其集中释放的极端形式,也是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重要推动力。此轮国际金融危机发端于2007年美国次级按揭贷款违约这一局部风险事件,金融体系内部复杂交易推波助澜导致金融市场流动性大面积断裂,将许多大型金融机构推至悬崖边缘,并进一步演化为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以及出口导向国家的实体经济危机。危机之后,按照二十国集团(G20)峰会确定的改革方向,全球主要经济体联手重构国际金融监管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