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657)
2023(22141)
2022(18738)
2021(17591)
2020(15040)
2019(34704)
2018(34237)
2017(64749)
2016(35175)
2015(39852)
2014(39798)
2013(39815)
2012(36846)
2011(33302)
2010(33563)
2009(31779)
2008(31363)
2007(27587)
2006(24247)
2005(22010)
作者
(103206)
(86303)
(85544)
(81621)
(54957)
(41210)
(39143)
(33564)
(32618)
(30874)
(29298)
(29187)
(27640)
(27398)
(26792)
(26538)
(25831)
(25612)
(24839)
(24797)
(21371)
(21251)
(20992)
(19701)
(19277)
(19252)
(19165)
(19068)
(17458)
(17218)
学科
(149083)
经济(148891)
(113748)
管理(109232)
(98109)
企业(98109)
方法(67690)
数学(56084)
数学方法(55383)
(42601)
(42095)
中国(39555)
业经(38487)
(32066)
贸易(32046)
(31125)
(30147)
(30091)
地方(28938)
农业(28788)
(27838)
财务(27748)
财务管理(27692)
企业财务(26225)
理论(25345)
(24725)
技术(24510)
(22871)
银行(22804)
(22564)
机构
大学(512776)
学院(511593)
(212291)
经济(207883)
管理(200517)
研究(173936)
理学(172091)
理学院(170184)
管理学(167320)
管理学院(166370)
中国(133263)
(109711)
科学(106124)
(97748)
(88579)
(86152)
研究所(80299)
中心(78683)
财经(77700)
(76339)
业大(75346)
(70600)
北京(69767)
农业(67695)
(65884)
师范(65240)
经济学(64191)
(62813)
(61296)
经济学院(57897)
基金
项目(338458)
科学(265717)
研究(246786)
基金(245822)
(214596)
国家(212792)
科学基金(182135)
社会(156091)
社会科(147912)
社会科学(147874)
(130745)
基金项目(129341)
自然(118129)
自然科(115398)
自然科学(115366)
自然科学基金(113347)
教育(112479)
(110214)
资助(102062)
编号(100177)
成果(81765)
重点(75802)
(75004)
(72250)
(70682)
课题(68777)
创新(65705)
科研(64722)
国家社会(64339)
教育部(64136)
期刊
(236324)
经济(236324)
研究(150547)
中国(98482)
学报(80333)
(78507)
(77450)
管理(76485)
科学(73934)
大学(60967)
学学(57213)
农业(53966)
教育(52014)
(46080)
金融(46080)
技术(44993)
业经(38691)
财经(38370)
经济研究(37689)
(33116)
(31307)
问题(31210)
(28099)
图书(27184)
技术经济(26379)
国际(24894)
统计(24183)
(24030)
世界(23870)
现代(23337)
共检索到7678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玲  
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相继高举贸易保护主义大旗。我国接连遭遇到诸多反倾销案,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即中国巨额的贸易顺差。中国如何导致数额巨大的贸易顺差?本文基于对OECD国家面板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测度了三大产业与贸易顺差间的关联性,同时研究贸易顺差与生产者服务业、汇率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一国的贸易顺差与该国所处时期的产业结构配比有很强的关联度,即一国对第一、第二产业的着重发展成为当今世界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而非汇率。也就是说,当前,我国的贸易顺差与正处于工业经济中期注重发展制造业间存在很强的关联度,这一因素的制约作用超过了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外贸顺差产生的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玲  
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将整个世界带入一个低迷、脆弱的后危机时代。繁荣一时的美国金融业的瘫塌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反省生产者服务业带给人们丰厚利润的同时,具有的危害性。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利用2002年投入产出表分析我国生产者服务业的现状,尤其突出研究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间的融合性,并针对我国现状,提出在大力发展服务经济的同时,要紧密结合制造业,使两者能够有效融合,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玲  郭羽诞  
生产者服务业作为最初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以专业化形式存在,聚集人力资本的服务业具有规模化效益和知识溢出效应,其对于母国经济和国际贸易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利用封闭、开放两种均衡条件下我国生产者服务业效用的发挥,从理论上推导出生产者服务业对国际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图和方差分解法实证分析我国生产者服务业与国际贸易间的关联性,突出生产者服务业与我国国际贸易的相互影响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罗叶  
基于四川20个粮食主产县200户农户、19家龙头企业的调查发现,在农户+龙头企业+个体户的新市场结构中,国家粮食安全的微观经济基础已经转变为以订单为核心的粮油产业化。农户与龙头企业缺乏稳定的产业链合作机制,粮食订单履约率低,提高了农户与企业对粮食生产经营的风险,从微观上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本文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一个龙头企业专用性投资和产品差异化的三方博弈模型,证实在通过粮食产业化重构国家粮食安全微观基础的过程中,农户与龙头企业的最优风险决策策略就是建立二次返利机制,可以显著提高优质专用粮油产品的履约率和市场价值,实现双方的利润最大化。同时本文应用实际调研数据测度了市场主体的不同风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玲  
随着国际贸易的纵深发展,当今社会贸易种类已由传统的货物贸易向现代服务贸易转变,生产者服务业作为服务贸易中最核心、附加价值最高的组成部分在后工业经济时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中国与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美、日、德、法、意经济体间生产者服务部门产业内贸易比较测度,揭示出当今中国在急需产业转型、效益提升的关键时期与发达国家间生产者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现状与问题。同时,文中应用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生产者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受约因素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2000-2005年间,中美、中德、中意专利产业内贸易不存在,仅有产业间贸易,说明我国与发达国家间专利技术方面的差距所在。基于文中的研究提出我国要大力提升专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文军  于津平  
本文首先在跨时最优消费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以中国贸易收支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模型和相应的计量模型,然后运用Johansen协整分析法、Granger因果检验法及VEC模型对中国在1978—2006年间贸易顺差的成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而言,中国实际资本存量和实际资本使用成本与贸易顺差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中国居民实际财富和政府实际消费支出与贸易顺差显著负相关;中国实际资本存量高速增长和居民实际财富缓慢爬升是贸易顺差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短期内,实际资本存量与居民实际财富的变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甚至会出现与长期关系相反的现象。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利强  屠新泉  
如何进行政策及法律制度创新,促进"双向调整",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后危机时代中国推进贸易自由化的强国进程的重大课题。但是,由于"制度建构主义"立法范式存在三大瑕疵,以现行《对外贸易法》为主体框架的贸易自由化立法在实践中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因此,允许私人渐进参与贸易自由化立法和重构贸易自由化立法的政策框架并加强政策协调应当成为立法范式改革的两大方向,而构建符合国情的、统一协调的、科学的贸易调整政策并将其法律化应当成为当下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最为重要和紧迫的工作。重构中国特色贸易救济法律体系、构建中国专向性补贴管理制度及建立中国贸易调整援助制度不仅可以弥补现行贸易自由化立法中的不足,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元旭  金伦希  
随着韩中两国经济交流的加深,两国在对方对外贸易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国自2003年起超过美国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对象国,而韩国目前也已经是中国第二大进口对象国和第四大出口对象国,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额稳定增长,其中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顺差也一直较快增长。然而自2006年开始,这一贸易顺差开始呈现负增长趋势。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发现造成这一负增长态势主要来自在中国的韩国企业带来的出口效应减弱、中国本土产品复进口的替代效应、中国原材料及零部件自给率提高等六个方面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这对我国应对中韩贸易逆差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毅  
文章分析了我国贸易顺差的结构特征并对贸易顺差的未来演变做出展望。通过对贸易顺差的结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持续贸易顺差的产生是产品内分工背景下我国劳动力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文章从两个方面对我国贸易顺差的未来做出了预测,计量工具所给出的预测是贸易顺差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通过国际比较以及针对我国现实的分析也给出了同样的预测结果。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毕玉江  
文章选取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和韩国作为研究对象,使用1999年1月到2010年1月的月度数据,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趋势性变动与波动风险对双边贸易差额的影响,考查了中国加入WTO和2005年的第二次汇改对双边贸易差额调整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人民币趋势性变动对贸易顺差的调整效应是不显著的,其作用结果对不同贸易伙伴存在差别,而汇率波动率风险总体而言对双边贸易差额具有显著影响。贸易伙伴国(地区)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是双边贸易差额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对贸易顺差的形成及调整具有重要作用。加入WTO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但第二次汇率制度改革对国别(地区)贸易顺差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卢万青  
当前研究认为我国贸易顺差来源于国内实际因素,至于是何种实际因素却存在分歧。本文建立的贸易收支决定模型认为,本国供给相对上升,本国需求相对下降,本国供给相对于本国需求过剩,是我国贸易顺差形成的根本原因。根据模型还可知,全球经济危机虽然导致我国进出口大幅下降,但对我国贸易顺差的作用相对较小;人民币升值对本国相对需求影响较小,但是对本国相对供给影响较大,如果人民币大幅度升值,我国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则会丧失比较优势,我国贸易顺差因此而出现拐点。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阳阳  冯明  唐燕华  
本文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研究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顺差的影响。我们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会经由两条路径来影响进出口贸易:第一是通过进口价格和出口价格的改变以及进出口贸易弹性来影响进口和出口,本文称之为"直接效应";第二是汇率变动还会通过出口量的变动来间接影响进口量,本文称之为"联动效应"。实证研究还发现,金融危机前,由于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占份额较大,因而联动效应在现实中占据主导地位,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影响并不明显。金融危机后,本币贬值带来的"J曲线"效应在短期增强,汇率调整引发的波动幅度增大了两倍,但恢复均衡所需要的调整周期变短。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已有文献中...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宋树理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增长之久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值得深思的是形成贸易顺差持久的根源所在。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自2001年底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已连续六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且对外贸易顺差的增速远远超过了贸易总值的增速,2007年的贸易顺差额比2001年增长了11.6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枝仲  
2008年2月,中国的贸易顺差开始下降了,到6月,累计贸易顺差比2007年同期降低了128亿美元,降低幅度为11.6%,6月当月的顺差更是同比下降了20.7%。这次顺差减少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外需下降有一定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近几年来的政策调整效果开始显现。当然,在贸易顺差朝着"基本平衡"的目标迈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出口企业陷入困境的现象,出现了担心净出口减少引起GDP增长率过度下滑的忧虑。本文对这次贸易顺差变化的性质、构成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中找出了顺差变化的真正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措施,这对我们如何正确看待此次贸易顺差减少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薛同锐  周申  
后危机时代,出于国内政经团体的利益诉求与制造业"再回归"政策,美国对华贸易保护倾加剧,对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出口造成不利影响。出口减少将加剧劳动力市场动荡,对中国劳动就业造成影响。文章试图从短期和长期两个维度分析美国贸易保护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就业产生的影响,认为短期内,贸易保护带来的负面效应明显,长期来看,这种影响不再明显,贸易保护反而对美国自身不利,文章据此提出了应对特朗普新政府贸易保护的相关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