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12)
- 2023(8392)
- 2022(6973)
- 2021(6505)
- 2020(5277)
- 2019(12104)
- 2018(11789)
- 2017(21860)
- 2016(11213)
- 2015(13008)
- 2014(12805)
- 2013(13074)
- 2012(12658)
- 2011(11942)
- 2010(12328)
- 2009(12025)
- 2008(11128)
- 2007(9782)
- 2006(9130)
- 2005(8530)
- 学科
- 济(76242)
- 经济(76194)
- 管理(32493)
- 业(29813)
- 方法(25128)
- 企(23998)
- 企业(23998)
- 数学(22419)
- 数学方法(22317)
- 中国(20288)
- 地方(17751)
- 农(14000)
- 贸(13570)
- 贸易(13560)
- 业经(13240)
- 易(13212)
- 地方经济(13092)
- 制(11460)
- 学(11406)
- 财(11326)
- 融(10743)
- 金融(10743)
- 银(10244)
- 银行(10241)
- 行(10022)
- 环境(9645)
- 策(9450)
- 农业(9292)
- 发(9118)
- 和(8718)
- 机构
- 大学(180981)
- 学院(178872)
- 济(95846)
- 经济(94445)
- 研究(70395)
- 管理(65970)
- 理学(55891)
- 理学院(55234)
- 中国(54893)
- 管理学(54685)
- 管理学院(54307)
- 财(40208)
- 京(38254)
- 科学(36257)
- 所(34925)
- 财经(32317)
- 经济学(32251)
- 研究所(31431)
- 经(29531)
- 中心(29278)
- 经济学院(28722)
- 北京(25206)
- 江(25190)
- 院(24691)
- 财经大学(24003)
- 范(22896)
- 师范(22771)
- 农(22287)
- 科学院(21568)
- 社会(20200)
- 基金
- 项目(108940)
- 科学(87580)
- 基金(82761)
- 研究(82387)
- 家(71103)
- 国家(70602)
- 科学基金(60268)
- 社会(57870)
- 社会科(55156)
- 社会科学(55145)
- 基金项目(41670)
- 省(37725)
- 教育(37061)
- 资助(35020)
- 自然(34750)
- 自然科(33958)
- 自然科学(33949)
- 自然科学基金(33410)
- 划(32621)
- 编号(30693)
- 部(26560)
- 成果(25970)
- 国家社会(25777)
- 发(25405)
- 重点(24767)
- 中国(24740)
- 教育部(23711)
- 人文(22488)
- 课题(22172)
- 创(21933)
- 期刊
- 济(113144)
- 经济(113144)
- 研究(63231)
- 中国(35133)
- 财(29161)
- 管理(28172)
- 科学(23628)
- 学报(21559)
- 农(20970)
- 经济研究(20141)
- 融(19351)
- 金融(19351)
- 财经(17977)
- 大学(17446)
- 学学(16381)
- 经(15835)
- 技术(15058)
- 问题(14913)
- 贸(14821)
- 教育(14770)
- 业经(14334)
- 农业(14305)
- 国际(13832)
- 世界(13677)
- 技术经济(11089)
- 统计(9689)
- 经济问题(9167)
- 经济管理(8512)
- 现代(8471)
- 业(8464)
共检索到287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兴荣
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再平衡涉及原有国际分工体系的调整及利益分配。东亚经济体主要采用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在经济再平衡中面临外需减弱,国际贸易保护抬头和区域合作主导权争夺加剧等诸多挑战。作为东亚最大经济体,中国还面临TPP对中国东亚战略带来的冲击。从中长期战略选择来看,中国有必要对内调整产业结构,对外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积极通过FDI或加入区域协定来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再平衡。
关键词:
经济再平衡 东亚经济 战略选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孔令锋 顾天伟
文章通过对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指出了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问题并分析了其成因,认为在经济下滑趋势已得到基本遏制的后危机时代,应充分考虑短期策略与长期战略的结合,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快民生领域改革,推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
经济发展模式 后危机时代 战略选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大志
在全球经济持续调整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全球经济发展周期重建、发展模式转换、产业转移格局调整以及区域重心迁移等全球形势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从中国的全球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方式、产业升级战略、区域发展格局、要素供给结构和内外市场环境等多个角度考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格局的转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唐未兵 彭涛
本文探讨了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论述了超前谋划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路径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就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提出了作者的若干看法。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结构调整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亦军
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的经济体系都带来了一系列影响,而其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实体经济的影响则是直接且深远的。在此背景下,本文就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战略选择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新能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国家政策的选择等方面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若谷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就,正在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今天的中国不但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外汇储备持有国,还是钢材、汽车、船舶等主要工业品的第一大制造国,也是铁矿石、石油、天然气、原煤等大宗商品最主要的进口国和消费国。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发展着积极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晓鹏
本文立足于全球化经济、发展中经济和大国经济三个视角,理性地对中国长达30年的经济发展历程进行了浓缩式解读。通过归纳,我们寻找到了根植于中国经济体系中最为本质的三对关系。立足于对三对关系的剖析,发现了危机后中国经济体系的"基本"矛盾,对它的发现也宣告了中国旧有的增长模式确实走到了历史尽头。在此基础上,思索出解决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的"基本"矛盾究竟需要哪些条件及其实现手段,最终得出了后危机时期发展中国经济的基本战略取向。
关键词:
后危机时期 中国经济 战略取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继勇 郭夏杰 黎珊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09年欧债危机的爆发使世界经济面临全球性衰退,主要发达经济体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发生了此消彼长的变化。在这场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中,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并应如何应对?在深入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应对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世界经济格局 中国 战略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秀丽
以创新、创业、创造为核心的创业型经济是由新科技革命引发的,经济体制变革和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推动其快速发展。世界金融危机为中国发展创业型经济带来了机遇。后危机时代,创业型经济是中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社会就业的必然选择。中国应从搭建创业平台、构建创业体系、培育创业型企业、打造创业文化、加强创业教育、完善创业金融体系等方面探索发展创业型经济的对策,使之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创业型经济 中国 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玉忠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涉及国家根本竞争力、国家安全、国家战略目标实现,影响国家政治地位的产业。本文在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后,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统筹处理好国家与地方、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产业规划与科技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并就具体策略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 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宋马林
本文使用集成多向的数据包络分析(DEA)的视窗分析方法,根据世界16个主要国家或地区2005-2007年的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数据开展计量分析,把这些国家的历年数据采用非纵向集成SE-DEA方法计算并求出其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从各个方面定量分析各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状况,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涂锐
后危机时代加强东亚区域金融合作具有多重效应,但目前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金融合作功能重叠、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与缺少政治互信等。东亚地区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近期、中期与远期目标。中国要通过逐步建立东亚区域外汇储备合作安排及金融机构、加强东亚区域政策性对话机制构建与区域债券市场建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加快与东亚地区的金融合作进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涂锐
后危机时代加强东亚区域金融合作具有多重效应,但目前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金融合作功能重叠、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与缺少政治互信等。东亚地区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近期、中期与远期目标。中国要通过逐步建立东亚区域外汇储备合作安排及金融机构、加强东亚区域政策性对话机制构建与区域债券市场建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加快与东亚地区的金融合作进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金三林
2010年全球经济、我国经济都将全面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格局将会发生深刻调整,中国崛起面临着新的重大机遇。"以转型促崛起"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总体会好于2009年,全年有望保持8.5%左右的中速增长,2010年以后的增长速度也不可能太快。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中速平稳增长将是"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中国经济 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金三林
2010年我国经济将同全球经济一道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格局将会进行深刻调整,中国崛起面临着新的重大机遇。"以转型促崛起"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预计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总体会好于2009年,全年有望保持8.5%左右的中速增长,2010年以后的增长速度也不可能太快。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中速平稳增长将是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