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0)
2023(8796)
2022(7098)
2021(6509)
2020(5289)
2019(12283)
2018(11738)
2017(21592)
2016(11033)
2015(12652)
2014(12319)
2013(12720)
2012(12317)
2011(11673)
2010(12065)
2009(11797)
2008(10701)
2007(9161)
2006(8637)
2005(8248)
作者
(32135)
(26950)
(26864)
(25972)
(17404)
(12855)
(12064)
(10441)
(10352)
(9694)
(9516)
(8937)
(8804)
(8802)
(8567)
(8395)
(7952)
(7812)
(7749)
(7114)
(7066)
(6538)
(6425)
(6341)
(6163)
(6147)
(5652)
(5495)
(5464)
(5274)
学科
(76837)
经济(76779)
管理(27156)
(25016)
方法(24436)
数学(22120)
数学方法(21995)
中国(20233)
地方(17316)
(16852)
企业(16852)
(16781)
(13098)
贸易(13089)
(12732)
地方经济(12709)
业经(12416)
(12187)
农业(11359)
(11160)
金融(11159)
(10994)
(10980)
(9818)
关系(9815)
银行(9813)
(9639)
(9635)
环境(9343)
(9070)
机构
大学(176250)
学院(171628)
(93763)
经济(92513)
研究(70929)
管理(60429)
中国(55092)
理学(50951)
理学院(50329)
管理学(49702)
管理学院(49354)
(39644)
(37675)
科学(36372)
(35319)
经济学(32380)
研究所(31725)
财经(31426)
中心(29534)
经济学院(28887)
(28877)
北京(25013)
(24846)
(24508)
(24468)
财经大学(23371)
(22839)
师范(22722)
科学院(21643)
社会(20772)
基金
项目(105757)
科学(84789)
基金(80754)
研究(80142)
(69715)
国家(69228)
科学基金(58534)
社会(56851)
社会科(54046)
社会科学(54031)
基金项目(40556)
(35859)
教育(35649)
资助(33871)
自然(32964)
自然科(32221)
自然科学(32210)
自然科学基金(31670)
(31245)
编号(29211)
(26005)
国家社会(25971)
成果(25251)
中国(24977)
(24708)
重点(24153)
教育部(23114)
人文(21615)
发展(21349)
社科(21275)
期刊
(110811)
经济(110811)
研究(62659)
中国(36749)
(28642)
管理(25396)
(23875)
科学(23566)
学报(22984)
经济研究(20034)
(18833)
金融(18833)
大学(18676)
财经(17485)
学学(17351)
农业(16235)
教育(15463)
(15444)
(14990)
问题(14843)
世界(14304)
技术(14177)
国际(14126)
业经(13514)
技术经济(10507)
统计(9754)
(9402)
经济问题(9203)
(8098)
经济管理(7877)
共检索到282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宁  雷雯  
金融风暴后,为迅速走出经济增长放缓的阴霾,政府提出了"扩大内需"的策略。但是,貌似具有极大潜力的民间消费难以带动,市场依然沉闷。回顾三十年来的改革,会发现依靠政府投资、公共消费和补贴直接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没有彻底改变,国家始终扮演着无敌投资者的角色,民众则在高昂的生活成本和不稳定就业预期的双重压力下,选择储蓄以备不测。这使得消费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因此,中国经济必须反思——增长到底为了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金三林  
2010年全球经济、我国经济都将全面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格局将会发生深刻调整,中国崛起面临着新的重大机遇。"以转型促崛起"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总体会好于2009年,全年有望保持8.5%左右的中速增长,2010年以后的增长速度也不可能太快。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中速平稳增长将是"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孔令锋  顾天伟  
文章通过对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指出了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问题并分析了其成因,认为在经济下滑趋势已得到基本遏制的后危机时代,应充分考虑短期策略与长期战略的结合,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快民生领域改革,推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兴荣  
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再平衡涉及原有国际分工体系的调整及利益分配。东亚经济体主要采用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在经济再平衡中面临外需减弱,国际贸易保护抬头和区域合作主导权争夺加剧等诸多挑战。作为东亚最大经济体,中国还面临TPP对中国东亚战略带来的冲击。从中长期战略选择来看,中国有必要对内调整产业结构,对外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积极通过FDI或加入区域协定来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再平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唐未兵  彭涛  
本文探讨了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论述了超前谋划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路径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就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提出了作者的若干看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邰鹏峰  
信用维度、特征维度与效应维度是虚拟财富的三个维度,其中信用维度指的是虚拟财富中根本性的部分,贯穿于虚拟财富存在与发展的始终;特征维度是指虚拟财富自身具有的特征,主导着虚拟财富的量与质的变化;效应维度是指虚拟财富的存在对经济运行产生的增值效应、投资效应与消费效应。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基于三个维度对虚拟财富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反思,必将有利于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全方位、多角度把握虚拟财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金三林  
2010年我国经济将同全球经济一道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格局将会进行深刻调整,中国崛起面临着新的重大机遇。"以转型促崛起"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预计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总体会好于2009年,全年有望保持8.5%左右的中速增长,2010年以后的增长速度也不可能太快。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中速平稳增长将是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大志  
在全球经济持续调整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全球经济发展周期重建、发展模式转换、产业转移格局调整以及区域重心迁移等全球形势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从中国的全球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方式、产业升级战略、区域发展格局、要素供给结构和内外市场环境等多个角度考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格局的转换。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茉楠  
全球分工(贸易分工和金融分工)失衡、全球化资本流动以及美元霸权是全球失衡的根源。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对全球分工体系中的贸易分工和金融分工严重失衡的一次总调整。从失衡到再平衡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未来全球经济将进入结构调整期。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中国必须将反周期政策和纠正失衡的结构性调整结合起来,培育中国内生增长的新动力,通过产业轮动与区域轮动启动新一轮经济景气周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凌霄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深远而广泛,时隔两年,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依然充满变数,通胀压力和世界增长模式难以转变成为当前阻碍经济复苏的关键问题。从供给管理的国际经验和理论内涵看,虽然危机后经济复苏的阵痛难以避免,但从改善供给的正确角度出发,全球经济克服当前主要障碍、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进程将大大加快。同样,中国经济的供给面改善也将对缓解当前国内外实体经济矛盾起到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昆亭  周炎  
长期经济增长的一致理论已成为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新方向。现有的研究多重视模型结构的构造,而忽视对多种因素的兼容考虑,特别是对文化社会环境的考虑。本文拟建立兼顾多种因素的一致理论模型,研究长期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系统解释现代增长和大分流的形成过程,并对穷国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东西方文化差异是形成大分流的基本原因;单一因素不足以形成分流;文艺复兴激励重商主义的形成以及新大陆在同一历史时期的巧合,使欧洲工业革命的初始条件变得成熟,并最终形成分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梦奎  
我认为,现在鲜明地提出后危机时期世界和中国经济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给予更大的关注,是必要的,对于当前经济发展,对制定"十二五"规划乃至长远规划,都有重要意义。我提一些问题,作些基本判断,供大家讨论参考。一、总的判断: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但复苏之路并不平坦这次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如果从2007年8月9日,法国巴黎银行冻结其下属的3家在美国次贷市场面临亏损的基金算起,现在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2009年上半年以前,各大国际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大卫·利普顿  司马亚玺  闵子殷  
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生产率增长的下降可能导致处于稳定水平的经济增长的下降,这本身就可能增加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下行压力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邀请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高级别政策制定者们共同讨论了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相关问题: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近十年后的宏观经济展望;二是发达经济体出现的结构性问题,可能导致长期低利率;三是政府和金融机构可能面临的政策挑战和转变及其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秀丽  
以创新、创业、创造为核心的创业型经济是由新科技革命引发的,经济体制变革和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推动其快速发展。世界金融危机为中国发展创业型经济带来了机遇。后危机时代,创业型经济是中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社会就业的必然选择。中国应从搭建创业平台、构建创业体系、培育创业型企业、打造创业文化、加强创业教育、完善创业金融体系等方面探索发展创业型经济的对策,使之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陈华  赵俊燕  
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决策者的重视。本文从经济刺激政策带来的财政负担、是否应退出的判断标准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中国经济刺激政策不适合迅速发出"退出"信号,当前工作重点应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效率、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