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38)
- 2023(9678)
- 2022(8121)
- 2021(7687)
- 2020(6139)
- 2019(13932)
- 2018(13587)
- 2017(24768)
- 2016(13078)
- 2015(15184)
- 2014(15013)
- 2013(15066)
- 2012(14799)
- 2011(13877)
- 2010(14359)
- 2009(13901)
- 2008(13231)
- 2007(11947)
- 2006(10948)
- 2005(10223)
- 学科
- 济(81207)
- 经济(81143)
- 管理(37360)
- 业(33217)
- 方法(27066)
- 企(26987)
- 企业(26987)
- 数学(23634)
- 数学方法(23418)
- 中国(21856)
- 地方(18836)
- 农(15466)
- 贸(15204)
- 贸易(15194)
- 易(14791)
- 业经(14527)
- 学(14317)
- 地方经济(13410)
- 财(12843)
- 制(12826)
- 融(11824)
- 金融(11824)
- 银(11265)
- 银行(11256)
- 行(10954)
- 环境(10549)
- 策(10293)
- 农业(10168)
- 发(10039)
- 和(9895)
- 机构
- 大学(209236)
- 学院(206025)
- 济(102029)
- 经济(100290)
- 研究(80996)
- 管理(73300)
- 中国(63344)
- 理学(61673)
- 理学院(60851)
- 管理学(59958)
- 管理学院(59539)
- 京(45560)
- 科学(44626)
- 财(43602)
- 所(41061)
- 研究所(36891)
- 财经(34662)
- 中心(34434)
- 经济学(33843)
- 经(31598)
- 江(30159)
- 经济学院(30121)
- 北京(29937)
- 院(28703)
- 农(28616)
- 范(28241)
- 师范(28047)
- 财经大学(25522)
- 科学院(24790)
- 业大(24030)
- 基金
- 项目(124890)
- 科学(99363)
- 基金(93601)
- 研究(92611)
- 家(81298)
- 国家(80701)
- 科学基金(68286)
- 社会(63060)
- 社会科(59936)
- 社会科学(59921)
- 基金项目(47341)
- 省(43869)
- 教育(42012)
- 自然(40732)
- 自然科(39821)
- 自然科学(39810)
- 资助(39533)
- 自然科学基金(39143)
- 划(38133)
- 编号(35052)
- 成果(30079)
- 部(29499)
- 重点(28477)
- 发(28459)
- 国家社会(27704)
- 中国(26953)
- 教育部(25901)
- 课题(25447)
- 创(24672)
- 人文(24443)
- 期刊
- 济(123291)
- 经济(123291)
- 研究(71208)
- 中国(43466)
- 财(32291)
- 管理(31603)
- 科学(29046)
- 学报(28685)
- 农(27205)
- 大学(22690)
- 融(21711)
- 金融(21711)
- 经济研究(21167)
- 学学(21109)
- 教育(20500)
- 财经(19161)
- 农业(18753)
- 技术(17385)
- 经(16886)
- 贸(16417)
- 问题(15956)
- 业经(15591)
- 国际(15589)
- 世界(15172)
- 技术经济(12076)
- 业(11112)
- 统计(11001)
- 经济问题(9643)
- 现代(9626)
- 经济管理(9319)
共检索到335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继勇 郭夏杰 黎珊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09年欧债危机的爆发使世界经济面临全球性衰退,主要发达经济体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发生了此消彼长的变化。在这场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中,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并应如何应对?在深入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应对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世界经济格局 中国 战略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罗伯特·蒙代尔
2008年以来,美国经济放缓,欧洲债务危机严重,全球经济明显衰退。在后危机时代,美国、欧盟、中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应进一步调节其货币政策及经济政策。当前,世界经济需要中国在连续二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作出更大贡献,如进一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减少对进口的控制,增加对其他国家商品的进口。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点。要在人民币和美元汇率之间保持稳定性,需要制定更加扩张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提高消费水平,有效拉动内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正龙
一、世界经济发展重心正向亚洲转移。亚洲地域面积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5,堪称世界第一大洲,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有过自己的辉煌。20世纪继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腾飞之后,中国在70年代末、越南在80年代中、印度在90年代初开始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稻葵 吴舒钰 石锦建 伏霖
本文提出,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在危机应对方面应遵循"三步走"策略:第一步在短期内政府及时干预救市;第二步在中期内通过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提振市场信心;第三步在长期内提升金融和实体经济效率,根除危机隐患、改善监管,夯实微观经济基础。根据发达国家危机处理方式的不同,我们把当前的发达国家阵营分为积极应对、灵活创新型经济体和应对迟缓、艰难调整型经济体两大板块。再看新兴市场国家阵营,在当前能源资源价格一路下行的情况下,一些能源资源依赖国,如俄罗斯、巴西等国出现了严重的贸易逆差,政府财政状况恶化,货币贬值,面临滞胀的风险。一些不依赖于能源资源出口且注重国内体制改革的国家经济却一路走强,如印度。据此,我们将...
关键词:
世界经济 宏观经济 新常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立坚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可能正在告别全球流动性恐慌的第二阶段(去年8月份为止是危机的第一阶段,它主要表现为欧美国家局部的次贷危机),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尽早着手考虑"后危机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静文
当世界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将展现出更多的崭新图景,中国应该从危机中汲取教训,积蓄力量,从而在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的战略位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大志
在全球经济持续调整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全球经济发展周期重建、发展模式转换、产业转移格局调整以及区域重心迁移等全球形势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从中国的全球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方式、产业升级战略、区域发展格局、要素供给结构和内外市场环境等多个角度考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格局的转换。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邱斌 高波
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东南大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共同主办,《国际经济评论》与China&World Economy编辑部协办,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经济"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21-22日在东南大学举行,探讨了金融危机对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玉华 叶绮娜
基于对世界经济失衡问题的基本判断,本文分析了世界经济相对均衡发展的图景、全球经济的需求结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适度发展以及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等世界经济再平衡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突出问题。本文指出,世界各国尤其是中美等主要经济体的国内均衡将是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最后探讨了美国、日欧、石油出口国与中国等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及其面临的挑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若谷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就,正在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今天的中国不但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外汇储备持有国,还是钢材、汽车、船舶等主要工业品的第一大制造国,也是铁矿石、石油、天然气、原煤等大宗商品最主要的进口国和消费国。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发展着积极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兴荣
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再平衡涉及原有国际分工体系的调整及利益分配。东亚经济体主要采用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在经济再平衡中面临外需减弱,国际贸易保护抬头和区域合作主导权争夺加剧等诸多挑战。作为东亚最大经济体,中国还面临TPP对中国东亚战略带来的冲击。从中长期战略选择来看,中国有必要对内调整产业结构,对外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积极通过FDI或加入区域协定来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再平衡。
关键词:
经济再平衡 东亚经济 战略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朱乃新
2008年世界经济明显减速,金融市场动荡剧烈、波谲云诡,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很多,主要经济体宏观调控左右为难。2009年开始的"后金融危机时期"调整艰难,但同时也是一个契机,应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支点,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增长。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世界经济 应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柳希超
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为了走出困境,打破了各种贸易藩篱,使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世界经济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城市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成为主流,收入分配问题已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的进一步全球化虽然将扩大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但它同时使各种要素流通的障碍大幅度减少,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世界资源,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比较优势,促进我国居民收入总体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正处于关键的发展转型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及"包容性增长"的理念,正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新课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田伯平
尽管世界经济出现了缓慢回暖的迹象,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但是金融危机仍然留下了一系列难题有待解决。本文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难题,特别是:①金融体系的修复和不良资产剥离;②消费缺口的弥补和发展方式转变;③通货膨胀的担忧和政府如何"退出";④贸易保护的蔓延和国际体系重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