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4)
2023(8589)
2022(7042)
2021(6710)
2020(5427)
2019(12261)
2018(12044)
2017(21713)
2016(11333)
2015(13303)
2014(13144)
2013(13246)
2012(13128)
2011(12333)
2010(12679)
2009(12499)
2008(11675)
2007(10360)
2006(9628)
2005(8965)
作者
(35020)
(29467)
(29384)
(28215)
(19094)
(14159)
(13160)
(11532)
(11274)
(10505)
(10359)
(9748)
(9689)
(9541)
(9402)
(9068)
(8849)
(8414)
(8409)
(8114)
(7665)
(7140)
(7087)
(6722)
(6708)
(6659)
(6231)
(6213)
(6065)
(5826)
学科
(75103)
经济(75043)
管理(31993)
(26248)
方法(25305)
数学(22492)
数学方法(22310)
(20408)
企业(20408)
中国(19846)
地方(16748)
(13442)
贸易(13434)
(13425)
(13390)
(13071)
地方经济(12476)
业经(12426)
(11542)
(11368)
(11007)
金融(11007)
(9944)
银行(9933)
(9697)
环境(9674)
(8978)
(8952)
农业(8774)
关系(8671)
机构
大学(186721)
学院(182065)
(93231)
经济(91767)
研究(72841)
管理(63883)
中国(57270)
理学(53967)
理学院(53255)
管理学(52414)
管理学院(52072)
(40612)
科学(40167)
(39828)
(37249)
研究所(33501)
财经(31641)
经济学(31634)
中心(31055)
(28957)
经济学院(28191)
(26840)
北京(26787)
(26023)
(25438)
(24173)
师范(23988)
财经大学(23420)
科学院(22486)
业大(22214)
基金
项目(111240)
科学(88476)
基金(84270)
研究(81317)
(73587)
国家(73055)
科学基金(61626)
社会(56553)
社会科(53697)
社会科学(53686)
基金项目(42706)
(38375)
教育(36654)
自然(36645)
自然科(35833)
自然科学(35821)
资助(35729)
自然科学基金(35230)
(33381)
编号(29466)
(26792)
成果(25486)
国家社会(25401)
重点(25320)
(25140)
中国(24911)
教育部(23470)
(21969)
人文(21817)
大学(21733)
期刊
(111420)
经济(111420)
研究(63769)
中国(38614)
(29431)
学报(27423)
管理(27080)
科学(26752)
(25413)
大学(21653)
学学(20272)
经济研究(19637)
(19166)
金融(19166)
财经(17879)
农业(17515)
教育(16605)
(15764)
技术(15011)
(14773)
问题(14542)
世界(14242)
国际(14026)
业经(13178)
技术经济(11094)
统计(10199)
(10190)
经济问题(8832)
(8632)
经济管理(8129)
共检索到296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罗伯特·蒙代尔  
2008年以来,美国经济放缓,欧洲债务危机严重,全球经济明显衰退。在后危机时代,美国、欧盟、中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应进一步调节其货币政策及经济政策。当前,世界经济需要中国在连续二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作出更大贡献,如进一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减少对进口的控制,增加对其他国家商品的进口。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点。要在人民币和美元汇率之间保持稳定性,需要制定更加扩张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提高消费水平,有效拉动内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继勇  郭夏杰  黎珊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09年欧债危机的爆发使世界经济面临全球性衰退,主要发达经济体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发生了此消彼长的变化。在这场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中,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并应如何应对?在深入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应对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静文  
当世界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将展现出更多的崭新图景,中国应该从危机中汲取教训,积蓄力量,从而在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的战略位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邱斌  高波  
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东南大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共同主办,《国际经济评论》与China&World Economy编辑部协办,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经济"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21-22日在东南大学举行,探讨了金融危机对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稻葵  吴舒钰  石锦建  伏霖  
本文提出,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在危机应对方面应遵循"三步走"策略:第一步在短期内政府及时干预救市;第二步在中期内通过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提振市场信心;第三步在长期内提升金融和实体经济效率,根除危机隐患、改善监管,夯实微观经济基础。根据发达国家危机处理方式的不同,我们把当前的发达国家阵营分为积极应对、灵活创新型经济体和应对迟缓、艰难调整型经济体两大板块。再看新兴市场国家阵营,在当前能源资源价格一路下行的情况下,一些能源资源依赖国,如俄罗斯、巴西等国出现了严重的贸易逆差,政府财政状况恶化,货币贬值,面临滞胀的风险。一些不依赖于能源资源出口且注重国内体制改革的国家经济却一路走强,如印度。据此,我们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正龙  
一、世界经济发展重心正向亚洲转移。亚洲地域面积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5,堪称世界第一大洲,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有过自己的辉煌。20世纪继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腾飞之后,中国在70年代末、越南在80年代中、印度在90年代初开始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玉华  叶绮娜  
基于对世界经济失衡问题的基本判断,本文分析了世界经济相对均衡发展的图景、全球经济的需求结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适度发展以及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等世界经济再平衡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突出问题。本文指出,世界各国尤其是中美等主要经济体的国内均衡将是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最后探讨了美国、日欧、石油出口国与中国等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及其面临的挑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柳希超  
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为了走出困境,打破了各种贸易藩篱,使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世界经济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城市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成为主流,收入分配问题已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的进一步全球化虽然将扩大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但它同时使各种要素流通的障碍大幅度减少,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世界资源,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比较优势,促进我国居民收入总体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正处于关键的发展转型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及"包容性增长"的理念,正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新课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立坚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可能正在告别全球流动性恐慌的第二阶段(去年8月份为止是危机的第一阶段,它主要表现为欧美国家局部的次贷危机),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尽早着手考虑"后危机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田伯平  
尽管世界经济出现了缓慢回暖的迹象,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但是金融危机仍然留下了一系列难题有待解决。本文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难题,特别是:①金融体系的修复和不良资产剥离;②消费缺口的弥补和发展方式转变;③通货膨胀的担忧和政府如何"退出";④贸易保护的蔓延和国际体系重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汉儒  
次贷危机与欧债危机的接踵而至,使得世界经济失衡原因与再平衡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首先,本文回顾了世界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两方面的文献,并通过引入新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框架,指出美国政治制度的系统性缺陷——"选票至上"的公共物品供给逻辑造成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性问题。其次,国际货币体系是通过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传导机制最终造成了世界经济失衡的局面。因此,世界经济再平衡与美国政治决策机制改革只是同一逻辑的不同表述。最后,欧债危机为世界经济复苏与再平衡增添了巨大不确定性,当前再平衡进程受阻的必然结果是贸易摩擦和汇率争端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主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程极明  
战后以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开始上升,特别是在90年代上半期有了突出的表现。随着岁月推移,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还会进一步上升。但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造成的落后状态及战后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在经济、政治方面仍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要从根本上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之间的巨大差距,不是在一个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可以实现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熙保  陈志刚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并不是简单的商业周期,而是涉及世界经济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将面临重大结构性调整。犹如一面镜子,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也让人们更清晰地看到了中国外贸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在后危机时期,基于世界经济增长、生产和贸易格局等方面的重大结构性调整,迫切需要加快中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稳定和拓展对外贸易规模,调整与优化外贸空间结构,提升对外贸易质量和效益,促进外贸协调和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