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68)
2023(12137)
2022(10188)
2021(9525)
2020(7629)
2019(17637)
2018(17155)
2017(32167)
2016(17080)
2015(19408)
2014(19275)
2013(19301)
2012(18607)
2011(17431)
2010(18104)
2009(16972)
2008(16445)
2007(14507)
2006(13426)
2005(12576)
作者
(49335)
(41007)
(40994)
(39102)
(26608)
(19762)
(18638)
(16067)
(15836)
(14880)
(14317)
(13616)
(13425)
(13322)
(13128)
(12728)
(12253)
(11966)
(11926)
(11652)
(10671)
(10068)
(9993)
(9413)
(9288)
(9224)
(9147)
(9085)
(8342)
(8243)
学科
(81790)
经济(81721)
管理(45613)
(44778)
(33620)
企业(33620)
中国(29114)
方法(28348)
(25249)
贸易(25231)
(24533)
数学(24398)
数学方法(24184)
(23669)
地方(21937)
业经(17598)
(17013)
(15945)
(15702)
金融(15702)
(15666)
银行(15653)
农业(15456)
(15346)
(13486)
(13369)
(13110)
环境(12536)
地方经济(11973)
关系(11075)
机构
学院(252009)
大学(250870)
(120268)
经济(118093)
研究(98642)
管理(91785)
中国(78017)
理学(76660)
理学院(75759)
管理学(74817)
管理学院(74319)
(54883)
(54260)
科学(53632)
(50097)
研究所(44785)
中心(43290)
财经(41565)
(38902)
(38532)
经济学(37962)
(37874)
北京(36289)
(35369)
(34873)
师范(34626)
经济学院(34060)
(31053)
业大(30684)
财经大学(30603)
基金
项目(154884)
科学(123109)
研究(119442)
基金(112831)
(97107)
国家(96275)
科学基金(81566)
社会(78263)
社会科(74395)
社会科学(74382)
(57600)
基金项目(56993)
教育(54110)
(49246)
自然(48255)
编号(47913)
资助(47752)
自然科(47118)
自然科学(47107)
自然科学基金(46311)
成果(41037)
(39575)
(36250)
重点(35405)
课题(34797)
发展(33180)
国家社会(33113)
(32655)
中国(31884)
(31839)
期刊
(142846)
经济(142846)
研究(88462)
中国(57478)
(38433)
管理(37448)
(37333)
科学(33272)
(32500)
金融(32500)
学报(32361)
教育(30584)
农业(25749)
大学(25716)
经济研究(24962)
学学(23815)
业经(22735)
(22090)
技术(21286)
财经(21062)
国际(20843)
问题(19616)
(18448)
世界(17220)
(14333)
技术经济(12665)
(12248)
论坛(12248)
商业(12006)
现代(11680)
共检索到416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建中  
从双边货物贸易量、贸易差额、外贸依存度、双边货物贸易商品结构和产业内贸易对危机前后中国与东盟的外贸发展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深入探讨了后危机时代中国与东盟外贸的发展趋势,即区域整体产业链分工将进一步细化、电子产品产业内贸易将加速发展、加工贸易生产基地将转向东盟发展、服务贸易将成为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新的经济增长点;基于外贸发展趋势进一步探讨了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对东盟贸易政策的选择,即实施适度宽松的对外贸易政策、均衡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和进口替代战略、以稳定外需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建立CAFTA为融通的贸易综合管理体系。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中  梁珊  
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世界经济面临着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衰退。在对比分析金融危机爆发前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政策措施,即稳定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加工贸易政策、适度降低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妥善应对贸易摩擦以及企业应适当增加现金储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谢国娥  王珏  
全球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碳关税提上议事日程,国内能源、资源紧缺,上海外贸发展面临多种问题与挑战。为了实现上海外贸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一系列的转变:建设生态产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应对能源、资源的紧缺;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未来碳税或碳关税的征收;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注重服务货物互动系统式出口。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钢  白明  李俊  崔卫杰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中,2009年中国出口贸易虽然出现无法避免的下降,但是完成了"保市场、保份额"的艰巨任务,并极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位的出口贸易大国。尚未完成工业化的中国取得了世界贸易数百年发展史上令人不可思议的奇迹。后危机时代,世界步入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周期,中国迫切需要从战略上谋划对外贸易的长远发展,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应有新思维、新战略。本刊将分两期刊载商务部2009年重大课题《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的部分成果。本期的题目是《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之抉择》,下一期的题目是《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政策的战略性调整与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福建社科院课题组  李鸿阶  林珊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双喜  潘海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邢成  
中国信托业应深刻认识信托对低碳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功能作用,更加注重行业规划、制度建设、风险管理以及市场协调等,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军  侯瑞华  
本文以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为背景,首先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后危机时代全球国际贸易形势,重点研究了国际贸易摩擦加剧、汇率变化、外需萎缩等经济变化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积极应对挑战的对策:应该优化贸易结构、主动应对并预防国际贸易摩擦、持续扩大内需、建立有效的汇率风险应对机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詹晓宁  
一、当前全球对外投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联合国贸发组织)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在2009年下半年跌至谷底,2010年上半年出现了缓慢复苏。201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有望升至1.2万亿美元以上,2011年进一步增长至1.3万亿至1.5万亿美元,2012年上升至1.6万亿至2万亿美元。全球对外投资(流出量)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2009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1.1万亿美元,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艳  吴晓颖  
随着近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总量快速增长,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持续放大。在国内,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逐步提高,缺乏比较优势,农业生产方式等因素制约着农产品生产的品质,农产品出口大都以原材料为主且价格普遍偏低。本文探讨了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探索性地提出减少中国对东盟贸易逆差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金三林  
2010年我国经济将同全球经济一道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模式和发展格局将会进行深刻调整,中国崛起面临着新的重大机遇。"以转型促崛起"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预计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总体会好于2009年,全年有望保持8.5%左右的中速增长,2010年以后的增长速度也不可能太快。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中速平稳增长将是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立行  
金融危机后,全球范围内的结构调整、产业优化步伐进一步加快,服务贸易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推进服务贸易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务之急就是要在"十二五"时期尽快提升中国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服务业市场的对外开放将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左安磊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将国际贸易推向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泥沼,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采取大量不合理的贸易限制与贸易救济措施。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首当其冲,遭受了众多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成为首要目标国和最大受害者。贸易摩擦数量居高不下、强度增大;涉及到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领域;除"双反"措施之外的技术性、绿色壁垒开始增多;摩擦议题也升级到经济体制层面;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摩擦日益增多。后金融危机时代,贸易摩擦已经成为困扰中国对外贸易的一大顽疾。面对这种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在平常心面对的同时,需要反求诸己、深化改革,礼尚往来、法律抗衡,坐而论道,妥善解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