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79)
2023(12268)
2022(10671)
2021(10301)
2020(8598)
2019(20152)
2018(19886)
2017(37448)
2016(20103)
2015(22944)
2014(22727)
2013(22775)
2012(21003)
2011(19177)
2010(19099)
2009(17896)
2008(16489)
2007(13830)
2006(12023)
2005(10678)
作者
(57539)
(47691)
(47148)
(45120)
(30505)
(22738)
(21544)
(18813)
(18214)
(16823)
(16348)
(16271)
(15229)
(14950)
(14769)
(14615)
(14174)
(13953)
(13523)
(13468)
(11781)
(11730)
(11363)
(10732)
(10601)
(10518)
(10472)
(10381)
(9529)
(9474)
学科
(81947)
经济(81859)
管理(55290)
(51915)
(42604)
企业(42604)
方法(38626)
数学(33837)
数学方法(33526)
中国(24366)
(20847)
(19301)
(17333)
(17206)
贸易(17196)
业经(16994)
(16789)
地方(15117)
(14692)
农业(13657)
(13204)
(13113)
金融(13112)
(13009)
银行(12966)
理论(12631)
环境(12628)
(12449)
(11750)
技术(11742)
机构
大学(289130)
学院(283815)
(119180)
经济(116815)
管理(113829)
研究(100971)
理学(98947)
理学院(97776)
管理学(96241)
管理学院(95719)
中国(75979)
(62626)
科学(61072)
(51897)
(50278)
研究所(46182)
中心(44446)
(43206)
财经(42202)
业大(41008)
北京(40445)
(38782)
(38250)
(38076)
师范(37775)
(36630)
经济学(36374)
农业(33857)
经济学院(32804)
财经大学(31732)
基金
项目(197293)
科学(155313)
研究(145553)
基金(144892)
(126388)
国家(125385)
科学基金(107127)
社会(92107)
社会科(87290)
社会科学(87267)
基金项目(76766)
(73232)
自然(69105)
自然科(67519)
自然科学(67501)
自然科学基金(66307)
教育(66148)
(63174)
资助(60178)
编号(58328)
成果(47986)
(44978)
重点(43989)
(41748)
(40591)
课题(40028)
教育部(38807)
国家社会(38258)
创新(37928)
科研(37652)
期刊
(126324)
经济(126324)
研究(87091)
中国(53210)
学报(44451)
科学(42106)
管理(41568)
(38873)
(36956)
大学(33750)
教育(31799)
学学(31473)
农业(27821)
(24174)
金融(24174)
技术(22988)
经济研究(21044)
财经(20289)
业经(18370)
(17362)
问题(16393)
图书(15973)
(15321)
理论(14523)
(14428)
世界(13835)
科技(13579)
技术经济(13448)
实践(13147)
(13147)
共检索到414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薛立国   张谊浩   马永远  
本文立足2012—2019年中国“大稳健”的现实背景,试图探寻这一现象背后的成因。通过构建带有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SV),综合运用模型适用性检验、模型参数动态学分析、预测误差方差分解、脉冲响应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研究发现:2012—2019年中国的“大稳健”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一方面,这一时期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实行促进了经济波动的缓和;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系列市场化改革举措抵御和分散了随机波动的影响。本文结论藉由模型滞后期、参数先验分布以及货币政策代理变量等6种不同情景的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本研究为促进“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1月31日,第40届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达沃斯落下了帷幕。此次论坛以"改善世界状况:重思、重设和重建"为主题,与会的2500多名全球政治和经济界的代表就世界经济恢复前景、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广泛充分的讨论。在为期5天的会程里,"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飞  
农村消费长期低迷与农民收入偏低有关,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长期缺失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欲望。为此,进入后危机时代,提振农村消费要把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结合起来统一考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源丰  
对外直接投资在应对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未来储蓄可能出现不足、提高整体科技水平和保障能源资源供给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格局新一轮的调整大潮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斌  陈洪萍  姜红仁  
后危机时代是经济复苏的时代,但是企业资金链、成本核算和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还是不容忽视。本文在分析了后危机时代的特点和后危机时代会计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抓好资金核算,狠抓成本核算,建立公允价值审计制度,使我国会计界的从业环境在后危机时代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晓华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产能过剩呈现出新的特点,表现为:从潜在、阶段性过剩转变为实际和长期性过剩,从低端、局部性过剩转变为高端、全局性过剩,产能过剩问题非常严重。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产能过剩的形成既有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的体制原因,又是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叠加的结果。针对当前严重的产能过剩,本文提出若干产业政策改进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魏鹏  
中国信用卡发展已走过了11个年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经历了从"粗放经营"到"精耕细作"的产业发展的必经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信用卡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法律法规、业务制度、内控合规等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市场成熟度还需要进一步加深,行业监管、风险管控等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信用卡产业经营发展,要平衡市场拓展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在转型中谋发展,适应外部市场环境变化,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注重产品与业务创新,从各个环节实施更为严格的风险管理措施,量质并举地推动信用卡产业实现新突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尚震宇  胡德宝  
巴塞尔协议III的逐步实施对后危机时代的中国银行业提出转型要求,未来中国银行业的竞争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信贷领域,还要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才能符合转型需要。在国内外对中国银行业竞争绩效研究的基础上,以银行中间业务进行全要素生产率、综合效率和技术效率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银行业在后危机时代正在发生着积极的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蕾  张婷玉  赵奕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陷入衰退,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经济发展缓慢,市场需求急剧下降,致使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出口出现大幅下降,严峻的外贸形势使中国内外失衡的经济结构性问题再次凸显。拉动内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迫在眉睫的选择,而农村庞大的消费人群,是拉动内需必须开启的巨大市场。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当前扩大内需的必要性,其次深入探究了农村市场发展的潜力和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该文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扩大内需,稳定经济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耀武  
文章认为,后危机时代,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必须反思我国应对危机措施的得失,分析国际贸易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特点,审视我国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城乡协调发展以及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等六个方面的重大关系。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长生  李岩  
后危机时代,中国扩大内需的重点在于增加消费,而增加消费的重点在于增加城乡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为此,必须增加居民的收入尤其是城乡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并优化其收入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方旖旎  
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企业境外农业投资规模增长明显,投资偏向种植业,并且以上游资源获取与下游销售为主。地域流向集中于东盟、俄罗斯、中国香港与非洲。企业进入方式仍以独资为主,但并购增长明显,交易额集中于畜牧养殖业。企业主体呈现出国有农垦为主,民营企业成为新增长点,以及非农企业跨界投资多元化等趋势。企业国内来源集中于中东部地区,且与国内农业竞争优势地区与行业重合度较高。建议政府构建全球产业链,制定区域投资引导政策,构建境外投资促进机构。中国企业应加大对中间环节与非敏感类产品境外投资,且应多以并购或合资合作方式进入,积极构建企业间信息交流机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瑾  郑雅洁  
本文通过达瓦斯两国财政离散度的测算和MSVAR模型对中美、中欧财政政策协调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欧的财政政策相关程度比中美要高,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地方财政分权模式与欧元区相似,以及美元霸权地位的"资本双向流动模式"所决定。债务危机后需要各经济体进行统一协调的财政方案,否则一个开放经济体政策的作用效果会被抵消。目前中国在国际政策协调中仍处于从属地位,未来美国的财政赤字将大幅下降,同时欧元区的赤字也将波动下降,中国要加快做好经济结构调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唐金成  韦红鲜  
后经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发展依然低迷,外贸形势严峻,出口贸易企业存在很大风险隐患。出口信用保险作为WTO规则中一项贸易促进措施和融资手段,如何改进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保障和促进出口贸易健康快速发展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后经济危机时代我国出口信用保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阐述了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加快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的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肖崎  廖妍婷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核心的风险。现代金融体系流动性环境的变化给商业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2013年我国银行业爆发的两次"钱荒"事件充分暴露出银行业结构性变化所积累的流动性风险隐患。本文主要从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体系流动性环境的新变化出发,探究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提出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风险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