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96)
2023(18675)
2022(15705)
2021(14692)
2020(12226)
2019(27879)
2018(27727)
2017(51924)
2016(28247)
2015(31846)
2014(31855)
2013(31207)
2012(28618)
2011(26204)
2010(26285)
2009(24821)
2008(23466)
2007(20521)
2006(18349)
2005(16561)
作者
(81779)
(67714)
(67344)
(64289)
(43313)
(32311)
(30596)
(26558)
(25833)
(24187)
(23165)
(22871)
(21673)
(21670)
(21053)
(20917)
(20193)
(19693)
(19520)
(19278)
(17178)
(16672)
(16392)
(15518)
(15275)
(15050)
(14947)
(14775)
(13642)
(13426)
学科
(126650)
经济(126514)
管理(77606)
(69910)
(57121)
企业(57121)
方法(49018)
数学(42159)
数学方法(41700)
中国(35536)
(31347)
(27648)
地方(27099)
业经(26927)
(26920)
(22775)
(22263)
贸易(22248)
(21576)
农业(20600)
理论(19628)
(19171)
金融(19162)
(19038)
银行(18989)
(18345)
(18274)
环境(17921)
(17278)
(15904)
机构
大学(404163)
学院(400307)
(168230)
经济(164795)
管理(151186)
研究(145038)
理学(129578)
理学院(128076)
管理学(125755)
管理学院(125038)
中国(108563)
科学(87596)
(87561)
(75484)
(73705)
研究所(67007)
(64987)
中心(63499)
财经(59920)
(58875)
业大(57682)
北京(56003)
(54898)
(54543)
师范(54367)
(52376)
经济学(51962)
农业(50821)
(47300)
经济学院(46454)
基金
项目(267323)
科学(209682)
研究(197194)
基金(193638)
(169168)
国家(167799)
科学基金(142629)
社会(124988)
社会科(118312)
社会科学(118281)
(102259)
基金项目(101155)
教育(90755)
自然(90625)
自然科(88513)
自然科学(88489)
自然科学基金(86878)
(86804)
资助(80018)
编号(79936)
成果(66677)
重点(60338)
(59405)
(57736)
课题(56252)
(54740)
国家社会(51979)
创新(51184)
教育部(51105)
科研(50646)
期刊
(192165)
经济(192165)
研究(125490)
中国(82214)
学报(64464)
(60381)
科学(59299)
管理(58117)
(56464)
教育(49004)
大学(48771)
学学(45418)
农业(41570)
(36099)
金融(36099)
技术(34852)
经济研究(32226)
财经(30007)
业经(29093)
(25933)
问题(24685)
(22461)
图书(21803)
(20968)
世界(19718)
技术经济(19698)
国际(19089)
(18254)
科技(18164)
理论(18149)
共检索到611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龚静  陈丽丽  
文章通过分析东亚地区的经济数据,发现随着中国对东亚生产网络的不断融入,零部件、半成品和资本品的贸易得到迅速增长,中国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的分工地位不断提升,并且主要从事产品分工的中后期环节。另外,在同东亚地区的贸易形式上,中国表现出了产业内贸易的特征,尤其是在中间品和资本品类别中。通过对GL指数建立计量模型,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同东亚区域内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科技水平差异以及经济自由度的差别,与其国家或地区间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负相关。并且,国家或地区经济自由度的影响作用很大,故从制度方面加快区域内部自贸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海峰  曲凤杰  张哲人  杜琼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勇  
拉美地区具有倡导一体化的历史传统。然而,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加速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2017年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对世界贸易、投资、货币和发展体系产生了巨大影响,导致拉美地区区域一体化发生新变局,即出现了拉美地区原有一体化的被动调整和新增一体化的主动拓展这两种趋势。尽管内生动力仍是驱动经济一体化的主因,但是一体化速度和方向越来越受到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中期内,加强拉美地区内部经济一体化程度和面向亚太的跨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比较大的潜力,而旨在促进生产结构转型和沿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结构性改革则是其重要保障。中国应抓住机遇,积极对接拉美地区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红梅  
基于金融危机治理理论和金融危机国际传导理论,以东亚发展模式为基本特征的东亚区域经济发展对危机传导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作用。经济区域化的制度安排与危机传导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东亚区域经济内各国(地区)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具有的共性特点使得金融危机国际传导效应可以通过三个方面的制度安排得到强化: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似性安排;货币一体化安排;产业结构趋同的安排。因此,应将调整传统的东亚经济发展模式,采取"金融优先"的"新地区主义"为形式的国际合作方式,坚持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作为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危机阻隔机制建设路径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军亚  
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主要体现在能够推动该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客观有利条件。从经济层面上分析,这些有利条件包括该地区的贸易开放度、区内贸易依存度、贸易密集度以及区内相互投资的发展等方面。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定核  丁勇刚  
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探讨中国人民银行胡定核,丁勇刚区域集团化的迅速发展是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当今世界上,一方面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生产要素跨出国界,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另一方面,在同一区域的一些国家为了维护其共同利益,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通...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关权  
近年来,东亚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合作关系十分紧密,东亚经济一体化有了一个初步的尝试。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各种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这一过程并不顺利。特别是近期热烈讨论的所谓TPP问题,中日就存在博弈关系,从而影响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通过一个简单的博弈论模型的分析,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日两国要么都加入TPP,要么都不加入,只有一方加入时对另一方不利。因此,中国应该观望东亚经贸关系,伺机而动,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全毅  高军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区域(10+3)经济一体化取得长足的进展,经济区域化给东亚地区带来显著的经济绩效。文章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深入地分析了东亚经济区域化带来的区域内贸易和投资效应,并通过计量模型对东亚地区的FDI与贸易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发现在东亚FDI与进口和出口都是互补关系,即FDI促进了东亚地区的贸易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闫鸿飞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亚地区的一体化进程成为焦点。事实上,尽管东亚未能实现经济联合,但以区域内贸易和相互投资的扩大为基础,东亚各国的经贸关系得到迅速发展,相互依存关系也日趋密切,已经形成了实实在在的东亚经济圈。从地缘政治和地区性经济集团的角度看东盟具备了领导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能力,东盟和东亚主要国家也都认识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巨大意义,以东盟为枢纽的东亚经济一体化有了很大的发展。整个东亚为保障和出口促进所必要的市场一体化成本削减收益,必须实现相当程度的政策深化,以克服区域内的非关税壁垒和市场分割,进一步促进要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谭向东  
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前景谭向东区域经济一体化并非新生事物,它作为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经济领域内一个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原有的区域性安排正在恢复活力,并吸收新的成员国;新的地区组合也在逐步酝酿形成。区域主义的复活,尤其从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澈元  刘祯  
中国的和平崛起及其责任意识使其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因此而逐渐形成以"隐性主导"为特征的中国角色。然而,国内市场的非一体化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角色的有效发挥。对中国而言,充分利用区域一体化的"改革创造效应"而尽力避免其"改革损害效应",保持国家对内对外的一体化进程协调一致,是应当采取的发展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梅  
中国一直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者和支持者,如何确定和调整东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切实发挥大国作用,实现区域间各国的合作共赢,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双边自由贸易区FTA战略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国要借助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东风",通过不断加强与区域内发达国家间的合作,加快确立世界FTA网络格局中的轴心国地位等措施加强中国FTA战略的实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梅  
中国一直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者和支持者,如何确定和调整东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切实发挥大国作用,实现区域间各国的合作共赢,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双边自由贸易区FTA战略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国要借助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东风",通过不断加强与区域内发达国家间的合作,加快确立世界FTA网络格局中的轴心国地位等措施加强中国FTA战略的实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梅  
中国一直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者和支持者,如何确定和调整东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切实发挥大国作用,实现区域间各国的合作共赢,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双边自由贸易区FTA战略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国要借助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东风",通过不断加强与区域内发达国家间的合作,加快确立世界FTA网络格局中的轴心国地位等措施加强中国FTA战略的实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喻旭兰  刘舒  
文章通过使用1990~2008年度的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东亚国家的FDI与区域内投资和贸易一体化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而言,在区域生产网络机制的作用下,FDI的流入将促进东亚区域内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流动,有利于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当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缓慢的背景下,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吸引外资,是促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错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