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50)
2023(8320)
2022(7375)
2021(6940)
2020(5937)
2019(14020)
2018(13923)
2017(26642)
2016(14878)
2015(16937)
2014(17183)
2013(17185)
2012(16483)
2011(15086)
2010(15718)
2009(15152)
2008(14615)
2007(13332)
2006(11736)
2005(10588)
作者
(44132)
(36956)
(36802)
(35418)
(23668)
(17629)
(17019)
(14348)
(13792)
(13460)
(12534)
(12264)
(11848)
(11810)
(11808)
(11598)
(11568)
(10847)
(10790)
(10758)
(9266)
(9196)
(9035)
(8518)
(8502)
(8390)
(8360)
(8122)
(7518)
(7435)
学科
(62787)
经济(62732)
管理(42147)
(40689)
(31458)
企业(31458)
方法(29149)
数学(26139)
数学方法(25861)
(20363)
(17047)
中国(16095)
(13980)
贸易(13976)
(13605)
(12657)
农业(12495)
地方(12179)
(12103)
业经(12048)
(10805)
(10410)
银行(10387)
(10373)
金融(10371)
(10051)
财务(10020)
财务管理(9995)
(9926)
企业财务(9430)
机构
学院(218657)
大学(218292)
(94223)
经济(92184)
管理(83124)
研究(77088)
理学(70730)
理学院(69953)
管理学(68818)
管理学院(68387)
中国(59450)
(46192)
科学(46096)
(44066)
(41277)
(40353)
研究所(36365)
中心(35805)
(34974)
财经(34102)
业大(33117)
农业(32779)
(30877)
北京(29302)
(28817)
经济学(28572)
师范(28564)
(27097)
(26802)
经济学院(25858)
基金
项目(136960)
科学(106695)
研究(101589)
基金(97985)
(84794)
国家(84070)
科学基金(70758)
社会(62693)
社会科(59366)
社会科学(59346)
(53490)
基金项目(50994)
教育(47073)
(45413)
自然(45326)
自然科(44186)
自然科学(44168)
自然科学基金(43395)
编号(42949)
资助(41603)
成果(36255)
(31289)
重点(31024)
(30101)
课题(29706)
(27697)
(26548)
教育部(26479)
科研(26453)
创新(25952)
期刊
(105581)
经济(105581)
研究(65580)
中国(42126)
(37376)
(34005)
学报(32697)
科学(30141)
管理(28674)
农业(25339)
大学(24468)
教育(23363)
(23334)
金融(23334)
学学(22874)
技术(18588)
业经(17238)
经济研究(16896)
财经(16686)
(14353)
问题(14150)
(13994)
理论(12990)
(12781)
实践(11933)
(11933)
技术经济(11359)
世界(11348)
国际(11093)
统计(10808)
共检索到335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毅  肖志娟  
2006-2008年间出现的世界粮食危机,伴随着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重的打击。金融危机后,粮食价格并没有下降,而是在进一步上涨。从长期来看,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价格还将继续高位运行。需求强烈和供给增长缓慢、生物质能的发展以及自然灾害等因素,是推动粮食价格上涨的三大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采取措施应对粮食价格上涨,减少粮食价格的波动性。研究任何问题,落脚点都应在于我国实际,粮食价格上涨会影响我国的民生国计,需要我国各级政府共同应对,从根本上保障粮食供应平衡和价格稳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平培元  
粮食价格上涨对贫困家庭和国家经济带来负面影响,目前世界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消费需求增加,产量增长缓慢,生产成本提高及金融贸易方面的不利影响。因此,要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稳定粮食产量;建立健全保险机制,降低农民收益风险;实施正确贸易政策,建立粮食缓冲库存;合理使用期货期权合约,有效管理进口价格;完善粮食安全网机制,减少价格上涨影响;增加农业综合投资,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喻亮星  张发明  
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及对策重庆商学院邮编:630067喻亮星,张发明粮价是百价之基。从古至今,从上到下,无不关心粮食价格的变化。中国的老百姓享受到改革成果后,更注意粮价的发展趋势,担心粮价的高速上涨。可是近几年,粮价却年年高涨,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清  
我国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及稳定对策杨清自1993年11月份开始,我国粮食价格一直大幅度上涨。在近年粮食供给明显增加的情况下,粮价为什么会大幅度上涨呢?具体地分析一下,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通货膨胀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来自粮食行业本身的原因,主要包...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聂闯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世界粮食平均价格指数在2006年上涨了8%;2007年又在2006年基础上涨了24%;2008年3月与2007年同期相比上涨了53%。截至2008年3月,小麦价格已经比2007年同期上涨130%、大米价格上涨66%、玉米价格上涨38%。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粮价一直在低位运行,虽然1990年和1995年出现过粮价上涨,但很快由市场驱动生产,增加供给,矫正了走势。这次粮价上涨已持续近两年半,且越演越烈,似乎没有结束的迹象。各界都期待能准确分析和定位粮价上涨的原因并及时找到相应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石宇  
自2006年开始,全球粮食价格就开始显著上涨,国际玉米价格上涨72%,国际大豆价格上涨了121%,国际小麦价格上涨了112%。国际粮食价格的显著上涨,对我国粮食价格上涨也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有专家认为本轮的粮食价格上涨源于投机资本的炒作,世界粮食市场的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应春  
2003年国内粮食价格在连续4个月小幅回升的基础上,从10月中旬开始,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都在短期内猛然走高。粳米是率先上涨的品种之一,江苏粳米价格从1940元/吨上涨至2240~2360元/吨,涨幅为18.56%,以“银珠”为代表的东北米销售价格由2140元/吨左右上升到2500元/吨左右,涨幅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永春  杨斌  
近年来,世界粮食价格不断上涨对人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本文首先对世界粮食价格上涨情况及其影响进行了介绍, 其次归纳总结了各国为稳定粮食价格、抑制通货膨胀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最后对国内形势进行了分析,说明对恩格尔系数较高的中国而言,食品涨价的影响也许会比国际社会更加强烈。政府应采取多方面措施来引导和稳定物价,要促进生产、引导消费并加强市场管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来喜  
粮食安全始终是大国的隐忧,2010年下半年以来,物价上涨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豆你玩"、"辣翻天"、"蒜你狠"、"姜你军"等热词的流行更是反映了食品蔬菜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我国粮食价格的不稳定因素及导致粮食危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更应从粮食金融化高度来研究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晓英  
粮食作为一种重要商品,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2003年~2010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七连增",但粮食价格仍在上涨。粮食价格进入持续上涨周期的原因以及今后中长期粮食价格走势如何,值得深入分析探讨。一、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及原因分析我国粮食价格在经历了1997年~2002年的连续下跌之后,2003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月菲  侯臣  杜娟  
我国历史上,几次主要的通货膨胀均与粮食价格上涨有关,而且粮食在CPI中的权重较大(以粮食为核心的食品类占CPI权重的三分之一左右),此次粮食价格上涨再次引发关注。但是我们应该理性的分析和认识粮食上涨这一事实。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聪  曲春红  王永春  赵伟  
[目的]随着中国粮食进口的不断增加,国内外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2020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快速上涨,对国内粮食市场产生一定影响,分析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粮食供应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分析了2019年以来小麦、大米、玉米、大豆4种粮食产品的国内外价格走势,从供需状况、贸易政策、气候变化等因素分析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原因,并探讨了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的影响。[结果]当前全球主要粮食品种供应充足,库存仍处于较高水平,此轮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疫情后全球消费逐步回暖的影响;但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对中国市场的影响总体有限,国内小麦、大米、玉米价格上涨的主因是国内消费回暖和生猪产能恢复带动的饲用需求快速增长,油用大豆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结论]为稳定国内粮食市场,避免国际市场的冲击,中国要进一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粮食储备管理,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并引导居民建立科学的消费观念。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朱聪  曲春红  王永春  赵伟  
[目的]随着中国粮食进口的不断增加,国内外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2020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快速上涨,对国内粮食市场产生一定影响,分析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影响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粮食供应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分析了2019年以来小麦、大米、玉米、大豆4种粮食产品的国内外价格走势,从供需状况、贸易政策、气候变化等因素分析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原因,并探讨了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的影响。[结果]当前全球主要粮食品种供应充足,库存仍处于较高水平,此轮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疫情后全球消费逐步回暖的影响;但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对中国市场的影响总体有限,国内小麦、大米、玉米价格上涨的主因是国内消费回暖和生猪产能恢复带动的饲用需求快速增长,油用大豆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结论]为稳定国内粮食市场,避免国际市场的冲击,中国要进一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粮食储备管理,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并引导居民建立科学的消费观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