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66)
- 2023(12155)
- 2022(10188)
- 2021(9715)
- 2020(8163)
- 2019(18695)
- 2018(18983)
- 2017(35673)
- 2016(18995)
- 2015(21350)
- 2014(21080)
- 2013(20176)
- 2012(17974)
- 2011(16162)
- 2010(16809)
- 2009(16392)
- 2008(15673)
- 2007(13483)
- 2006(12171)
- 2005(11188)
- 学科
- 济(70493)
- 经济(70399)
- 管理(56801)
- 业(50382)
- 企(44393)
- 企业(44393)
- 方法(31246)
- 数学(27507)
- 数学方法(26913)
- 制(26365)
- 银(22313)
- 银行(22167)
- 财(20822)
- 行(20777)
- 中国(20256)
- 农(17788)
- 业经(16794)
- 融(16602)
- 金融(16598)
- 体(15027)
- 度(14045)
- 制度(14013)
- 贸(13488)
- 贸易(13476)
- 理论(13366)
- 易(13164)
- 体制(12844)
- 务(12504)
- 财务(12444)
- 财务管理(12413)
- 机构
- 学院(256996)
- 大学(256383)
- 济(105564)
- 经济(103276)
- 管理(98131)
- 研究(83915)
- 理学(83174)
- 理学院(82313)
- 管理学(80652)
- 管理学院(80161)
- 中国(71354)
- 财(54776)
- 京(53578)
- 科学(47550)
- 财经(41683)
- 所(41172)
- 江(40127)
- 中心(39285)
- 经(37742)
- 研究所(36639)
- 农(36518)
- 北京(33754)
- 业大(33304)
- 经济学(32867)
- 范(32675)
- 师范(32352)
- 州(32073)
- 财经大学(31048)
- 院(30806)
- 经济学院(29333)
- 基金
- 项目(165094)
- 科学(130717)
- 研究(124605)
- 基金(119630)
- 家(102702)
- 国家(101874)
- 科学基金(88468)
- 社会(79450)
- 社会科(75390)
- 社会科学(75373)
- 省(64525)
- 基金项目(61490)
- 教育(59878)
- 自然(55623)
- 自然科(54370)
- 自然科学(54358)
- 划(54071)
- 自然科学基金(53360)
- 编号(51611)
- 资助(49862)
- 成果(43170)
- 重点(37622)
- 部(37061)
- 课题(36544)
- 制(35343)
- 创(34936)
- 发(34487)
- 教育部(32859)
- 国家社会(32795)
- 创新(32669)
- 期刊
- 济(119908)
- 经济(119908)
- 研究(82284)
- 中国(57035)
- 财(44269)
- 管理(39471)
- 融(38737)
- 金融(38737)
- 教育(34668)
- 学报(34598)
- 农(33986)
- 科学(33478)
- 大学(27846)
- 学学(26027)
- 技术(23895)
- 财经(21306)
- 农业(21133)
- 经济研究(19844)
- 业经(19488)
- 经(18286)
- 问题(14787)
- 贸(13342)
- 国际(12879)
- 统计(12758)
- 理论(12720)
- 策(11881)
- 技术经济(11592)
- 现代(11451)
- 实践(11392)
- 践(11392)
共检索到405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书斌 王雅俊
美国银行业在金融危机中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全球经济复苏之路缓慢前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选择适合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模式,如何采取合理策略规避制度变革中的风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出发,分析我国当前银行业对外开放制度安排的最新进展,阐述制度供求、制度成本与制度变革的关系,提出制度变革的主动防御的总体战略模式和渐进式的具体改革模式,对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制度变革的模式进行前瞻性思考。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银行业 对外开放 制度变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谭震
完善公司治理,严控战略风险从国际大型银行的经验看,实现好的公司治理关键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分权。主要是指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要分设并划清职责,尤其是大型机构更要分开,很多专家甚至建议首席执行官不能直接晋升为本机构的董事长,除非他已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杰英 刘果果
欧盟银行业一体化发展使得西欧银行的母国宏观经济危机更容易传导给高度开放的中东欧银行。本文研究了外资银行进入、银行制度变革和宏观经济对转轨国家国内信贷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业对外开放并不能保证本国信贷的稳定增长;高度对外开放下银行业信贷受外资银行母国的影响显著,银行成为风险传导的渠道;本国货币政策对于银行信贷仍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转轨国家 外资银行 信贷增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关越
通过试图对一直被世界各国仿效的美国式银行模式及其监管体制进行反思,在对美国金融模式"拿来主义"的同时,也应该从此次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探索符合中国银行业发展特点的规制机制,为我国的金融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银行业规制 体制改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冯晶 程远
本文分别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这两个角度,对银行新建投资和并购两种对外投资模式的选择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验证了并购是中资银行拓展海外市场的理性选择。并结合中资银行已开展的海外并购活动,得出后危机时代中资银行施行"走出去"战略的启示。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中资银行 跨国并购 动态博弈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胜邦 邓鑫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十多年以来,在市场环境和监管改革双重压力下,全球银行业告别了危机前以少量资本和过度期限错配支撑高速增长,并博取高额利润的发展路径,进入了高资本、低错配、低增长、低盈利的发展新阶段。银行业稳健性明显增强,业务模式回归传统,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全球银行业竞争格局逐渐演变成中美主导与日欧协同的新态势。这些变革很大程度上符合金融监管改革的预期目标,但在一些领域也超出了改革初衷。金融监管部门必须高度关注这些变革对银行业,乃至更广泛的金融体系稳健性和经济增长的潜在影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梅
银行业对外开放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对外开放既是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中国银行业改革和提高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为全面履行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依法对外开放和监管,促进中国银行业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在5年过渡期结束之际,中国政府在广泛调研、征求并吸收各方合理意见的基础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并将其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武平 唐炜 原玲
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经济在较长时间内陷入衰退,并经历了一系列艰难的调整过程。2009年下半年以来,在各国经济刺激和结构调整政策的推动下,全球经济开始触底反弹并沿着复苏轨道前行。与此同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文佳 秦金
2007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对各国银行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欧美银行业在这场危机中遭受的损失最为严重,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对危机后国际银行业的盈利能力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通过对各国银行业资本收益率、资产收益率、净利息收益率、非利息收入占比和成本收入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危机后主要国家银行业的不同发展态势,并探讨了指标差异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
次贷危机 银行业 盈利能力 新兴经济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尚震宇 胡德宝
巴塞尔协议III的逐步实施对后危机时代的中国银行业提出转型要求,未来中国银行业的竞争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信贷领域,还要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才能符合转型需要。在国内外对中国银行业竞争绩效研究的基础上,以银行中间业务进行全要素生产率、综合效率和技术效率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银行业在后危机时代正在发生着积极的转型。
关键词:
中国银行业 综合效率 技术效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向荣 边卫红
美国次贷危机再一次终结了欧美银行业繁荣的神话,危机中政府救助政策以及行业自救举措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写着全球银行业的格局。次贷危机之后,美国甚至全球经济金融环境与危机前将有所不同,生存下来的银行将无法复制危机之前的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艳红
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原有银行业风险管理的诸多缺陷。危机之后,国际社会加快了银行业风险管理标准的修订步伐。《巴塞尔协议Ⅲ》于2010年11月12日在G20首尔峰会上通过。国际社会旨在通过对银行业监管标准的修订与完善,构建起长期稳定的银行体系,最大限度避免危机的再度发生。对国际银行业监管标准的变化分析研究,可以把握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并为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提供思路。银行业监管标准的新变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俊
随着全球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中国银行业必须要从把握经济发展节奏、转变业务经营模式、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等方面着手,积极应对挑战,加快有效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钢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走出去"步伐逐渐加快。1985年中国银行业海外资产仅90余亿美元,到2009年已超过了2700亿美元。2009年末,中国银行业海外机构数量已超过1200家,业务覆盖32个国家及地区。在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热潮中,需要对"走出去"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战略定位、路径、区域选择和国别风险管理等问题,做一些战略性的思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卉
作为世界上最大区域经济体之一的欧洲经济,在此次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危机过后,欧洲经济开始缓慢复苏,遭受重创的银行业也逐渐走出阴影。那么,后危机时代欧洲的经济和银行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欧洲政府和银行采取了哪些危机应对措施?欧洲银行业又面临着哪些新的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来找到一些答案,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