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65)
- 2023(8877)
- 2022(7444)
- 2021(6848)
- 2020(5586)
- 2019(12708)
- 2018(12294)
- 2017(23380)
- 2016(12543)
- 2015(13892)
- 2014(14055)
- 2013(14043)
- 2012(13584)
- 2011(12191)
- 2010(13179)
- 2009(12699)
- 2008(12046)
- 2007(10686)
- 2006(9907)
- 2005(9155)
- 学科
- 济(73590)
- 经济(73550)
- 管理(41959)
- 业(35885)
- 企(29807)
- 企业(29807)
- 财(27745)
- 方法(22632)
- 地方(20411)
- 数学(20210)
- 数学方法(20024)
- 中国(18525)
- 农(15290)
- 制(14830)
- 地方经济(13404)
- 财政(13265)
- 业经(13127)
- 务(13015)
- 财务(12994)
- 财务管理(12950)
- 学(12654)
- 企业财务(12386)
- 体(11148)
- 策(10943)
- 融(10848)
- 金融(10848)
- 政(10844)
- 银(10768)
- 银行(10759)
- 行(10242)
- 机构
- 学院(186497)
- 大学(184287)
- 济(92437)
- 经济(90736)
- 管理(68428)
- 研究(68006)
- 理学(57538)
- 理学院(56917)
- 管理学(56160)
- 管理学院(55789)
- 中国(53353)
- 财(50044)
- 京(37605)
- 科学(36541)
- 财经(35449)
- 所(34292)
- 经(31941)
- 研究所(30160)
- 经济学(30140)
- 江(29964)
- 中心(29546)
- 经济学院(26757)
- 财经大学(25661)
- 北京(24334)
- 院(24160)
- 农(24112)
- 范(23519)
- 师范(23358)
- 州(22591)
- 省(20808)
- 基金
- 项目(109679)
- 科学(86953)
- 研究(84288)
- 基金(79798)
- 家(67238)
- 国家(66659)
- 科学基金(57530)
- 社会(56131)
- 社会科(53328)
- 社会科学(53316)
- 省(41994)
- 基金项目(40223)
- 教育(38301)
- 划(34382)
- 资助(34082)
- 自然(33723)
- 编号(33553)
- 自然科(32899)
- 自然科学(32891)
- 自然科学基金(32316)
- 成果(29197)
- 发(25298)
- 部(25133)
- 重点(24812)
- 课题(24344)
- 国家社会(23414)
- 性(22900)
- 教育部(22210)
- 创(21759)
- 人文(21675)
- 期刊
- 济(115468)
- 经济(115468)
- 研究(67525)
- 财(42714)
- 中国(38074)
- 管理(27723)
- 融(22605)
- 金融(22605)
- 学报(22017)
- 科学(21978)
- 农(21962)
- 经济研究(20488)
- 财经(19288)
- 大学(17842)
- 学学(16999)
- 经(16788)
- 教育(16772)
- 技术(16017)
- 业经(15662)
- 问题(14346)
- 农业(14306)
- 贸(12141)
- 技术经济(11000)
- 国际(10534)
- 世界(10210)
- 统计(10017)
- 经济问题(9082)
- 现代(8868)
- 经济管理(8860)
- 策(8850)
共检索到307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能飞
金融危机及其对我国形成巨大冲击的根源都在于"三驾马车"的失衡。而粗放型发展方式、货币需求的约束、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投资比例过大、消费比例过小、储蓄率偏高的深层原因。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较快增长,必须建立适合全民的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财政资金投向,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消费 社会保障 收入分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颖
保增长与调结构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两大主要目标,然而实际上,稳定增长被当作首要任务而调结构被延滞,经济结构中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收入分配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等方面的失衡问题在经济危机中进一步凸显。在后危机时代,推进经济结构性调整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迫切任务。因此,需要根据形势变化对财政政策取向进行适当调整,将调结构作为财政政策的首要目标,并通过增加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加大财政对"三农"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改革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开征环境税、完善资源税等措施,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经济结构 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瑾 郑雅洁
本文通过达瓦斯两国财政离散度的测算和MSVAR模型对中美、中欧财政政策协调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欧的财政政策相关程度比中美要高,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地方财政分权模式与欧元区相似,以及美元霸权地位的"资本双向流动模式"所决定。债务危机后需要各经济体进行统一协调的财政方案,否则一个开放经济体政策的作用效果会被抵消。目前中国在国际政策协调中仍处于从属地位,未来美国的财政赤字将大幅下降,同时欧元区的赤字也将波动下降,中国要加快做好经济结构调整。
关键词:
债务危机 财政赤字 政策协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稻葵 江红平 徐欣
我们通过各种数据和理论分析论证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将会更加严峻复杂,因此中国经济到了非调整结构不可的时候。本文先分析论证了当前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三大表象以及其体制及发展战略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政策取向是宽财政、紧货币,即在深化体制改革基础上实行积极宽松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金融危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文甫 王召卿 郭柃沂
我国经济发展长期面临结构调整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财政分权和经济结构失衡的基础上,选择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通过构建一个包含经济发达、经济欠发达两个地区和中央与地方两级政府的模型来研究财政分权对经济结构失衡的作用,然后对其作用的内在机制进行探讨。模型模拟分析发现:财政分权加剧了经济结构失衡,而且一个地区的财政分权对另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有溢出效应;在这一作用机制中,财政分权所引起的地方政府投资水平、地方政府之间竞争、地方政府债务水平上升和地方政府投资的正外部性担任着重要角色。本文研究结论意味着,促使地方政府由投资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可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罗英 聂鹏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很多国家都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危机,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问题再次引发关注。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金融加速器"(BGG)的DSGE模型,选取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采用Bayes技术估计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来分析中国财政政策的动态经济效应。结果发现:政府支出对消费和投资产生挤入效应;税收增加对总产量和消费产生负效应,对投资产生正效应;政府支出的效应大于减税的效应。研究结果充分肯定了中国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的有效作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继续实施。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新苗 冷军
本文以后危机时代为研究背景,对我国企业实施的各种应对金融危机的转型方式进行分析。结论表明,企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了企业绩效优化,其中通过提升企业科技含量和扩大内需的转型方式效用最为明显,而企业重组的转型方式目前收效甚微。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经济转型 企业绩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万庄 常诚 刘瑞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造成了十分显著的影响,我国经济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下行和复苏的过程。财政政策是政府面对危机进行宏观调控的有力手段,我国在宏观调控中需要以财政政策的目标为出发点,分析政策的有效性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财政政策在我国当前形势下的功能定位,从提振信心和保障民生两方面着力,加速推动我国经济复苏。
关键词:
财政政策 危机 政策定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高望 田盛丹
为了解释1978年以来中国财政支出政策、资本深化和结构转型的特征事实,本文把生产性财政支出和福利性财政支出引入两部门结构模型,考察生产性财政支出如何影响资本深化和中国的工业化过程。研究表明,伴随着资本深化,农业部门的就业份额和产值份额不断减少,非农业部门的就业和产值份额不断增加;生产性财政支出促进了总体经济的资本深化,进而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通过估计和校准模型参数,本文模拟出中国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路径,并考察了积极的财政支出政策对结构转型的影响。
关键词:
财政支出 资本深化 结构转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铭达
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经济结构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整个经济的产出能力,而且关系到整个经济的运行质量与发展后劲。对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进行有序调整,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项艰巨任务。财政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整个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闫坤 鄢晓发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但诸多矛盾也日益显现。价格扭曲因素的积累加大了通货膨胀风险;经济结构日益制约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环境和资源承载压力越来越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要点。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 经济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海燕 刘兆征
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其主要动力来源于经济结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主动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仍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作为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在启动、刺激和调整国家的经济运行方面能够发挥有效的功能。对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结构的方式进行了分析,指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和升级是今后中国财政政策实施的立足点和着力点。
关键词:
经济结构 调整 财政政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徐长生 王晶晶
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面临较严重的内外失衡。内外失衡是需求结构的失衡,即高投资和高出口拉动高增长,而消费严重不足。内外失衡的实质是整个经济的过度储蓄。过度储蓄主要由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造成。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又是依靠无限劳动力供给和极低劳动力成本实现快速资本积累和高速增长的生产模式决定的。必须针对需求模式、分配模式和生产模式三个层次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失衡进行系统的矫正,统筹协调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外经济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供给管理政策等多种政策工具。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彤 王文甫
本文基于中国式经济分权的大背景研究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在分析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影响经济结构性失衡的作用机制、提出研究假说的基础上进行实证验证。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相比于财政分权,金融分权变化导致的经济结构变动更大;金融显性集权会显著改善经济结构,财政分权与金融隐性分权则相反。考虑财政金融联动特征后,本文还发现,金融隐性分权在财政分权影响经济结构性失衡的机制中起负向调节作用,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需互相配合才可达到缓解经济结构性失衡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