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29)
2023(7768)
2022(6123)
2021(5949)
2020(4796)
2019(11043)
2018(11066)
2017(20458)
2016(11043)
2015(12651)
2014(12514)
2013(12107)
2012(10684)
2011(9512)
2010(9967)
2009(9138)
2008(9296)
2007(8186)
2006(7276)
2005(6450)
作者
(30777)
(25551)
(25379)
(24419)
(16413)
(12169)
(11509)
(9909)
(9619)
(9165)
(8833)
(8795)
(8295)
(7996)
(7846)
(7757)
(7612)
(7529)
(7407)
(7286)
(6309)
(6295)
(6283)
(5785)
(5719)
(5686)
(5623)
(5587)
(5135)
(4977)
学科
(44379)
经济(44346)
管理(37057)
(35400)
(29094)
企业(29094)
方法(22042)
数学(19725)
数学方法(19217)
(14923)
中国(13946)
(13465)
(11434)
财务(11388)
财务管理(11355)
企业财务(10813)
业经(10101)
农业(9688)
理论(9224)
(7827)
(7751)
(7504)
地方(7475)
(6800)
贸易(6794)
(6741)
劳动(6724)
(6625)
资源(6383)
(6180)
机构
学院(156952)
大学(154080)
管理(61675)
(60701)
经济(59334)
理学(53225)
理学院(52736)
管理学(51527)
管理学院(51260)
研究(47853)
中国(37262)
(32433)
(30004)
科学(29447)
(23843)
(23734)
财经(23441)
中心(22110)
(21627)
研究所(21505)
业大(21249)
(21194)
北京(20470)
(20462)
师范(20287)
(19159)
经济学(18240)
(17676)
技术(17471)
财经大学(17348)
基金
项目(103580)
科学(81284)
研究(77188)
基金(73604)
(63507)
国家(62975)
科学基金(54522)
社会(48256)
社会科(45761)
社会科学(45744)
(41397)
基金项目(37753)
教育(37056)
自然(34963)
(34334)
自然科(34074)
自然科学(34068)
自然科学基金(33423)
编号(33010)
资助(31493)
成果(26753)
重点(23214)
课题(22787)
(22551)
(22033)
(21509)
项目编号(20409)
创新(20016)
教育部(19597)
国家社会(19517)
期刊
(67011)
经济(67011)
研究(42153)
中国(33464)
(26281)
管理(23103)
学报(22142)
科学(21048)
(19930)
教育(19666)
大学(16966)
学学(15743)
技术(15505)
农业(13623)
(11670)
金融(11670)
业经(11592)
财经(11438)
经济研究(10681)
(9833)
统计(9112)
图书(8810)
资源(8703)
财会(8559)
(8419)
问题(8241)
技术经济(7817)
会计(7741)
(7622)
决策(7564)
共检索到232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倩  
人力资源外包是"十三五"期间我国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各产业发展的重要国家级战略。本文基于大数据背景和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劳务派遣转型阶段我国经济和社会独有的特征及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提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需基于生命周期、人力资源核心业务流程以及业务战略性,选择不同路径的人力资源外包模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玉娟  
本文研究了"劳务派遣"和"人力资源外包"的税务处理,发现虽然这两种方法表现形式相似,但是由于员工归属不同,造成营改增税务处理存在差异。本文根据2016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财税[2016]36号、财税[2016]47号文件,结合案例解读了"劳务派遣"和"人力资源外包"的税务处理方法,并通过增值税的计算对二者进行了比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黄芮  
在知识经济兴起的当下,相对于传统雇佣方式,"灵活雇佣"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共享经济、外包、独立承包等越来越多的新词令冲击着人们对用工模式的认识。同时,人们对"灵活雇佣"的方式也出现了多种解读,而每一种解读的背后都有不一样的法律适用、保护力度与价值。劳务派遣,是目前企业最熟悉的一种灵活用工形式,但当"劳务派遣"受到法律严控时,人力资源服务业需向转型升级发展,迎来了后劳务派遣时代。提到"劳务",基于我国汉语言的丰富性,各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齐晔璇  
随市场需求的发展,传统的行政人事管理逐渐演变为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力被作为一种战略资源进行管理。如何为企业降低成本,突出核心竞争力,对低端人力资源进行劳务派遣不失为一种创新性的策略。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兴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我国产业密集的大中型城市有了长足的发展,重庆地区劳务储量大,当地的劳务派遣公司也具备相当的发育程度。本文以重庆地区一家知名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司为例,用战略管理的框架和基本模型,从宏观行业环境到企业微观层面进行分析,对探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具有示范和推广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茜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由"自发无序"向"依法有序"转移,保障城乡统筹,提高就业稳定性,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劳务派遣的重要功能。本文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探讨构建合理、有效的农民工劳务派遣模式,以解决农民工就业、维权和社会保障问题,并为进一步推行农民工劳务派遣模式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邵剑兵  裴春杏  王阳  
本文利用非典型雇佣的岗位匹配模型,分析了某电信公司呼叫中心两种业务流程的优劣,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帆  
劳务派遣的快速发展符合了当今社会劳动关系非标准化的发展趋势,但在另一方面也对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以及对劳动力市场上的正规雇用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现行的"单一雇主"规制模式的漏洞以及在许多情况下的不合理性非常明显,与保护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目的并不相符。我国对劳务派遣规制模式的选择,应当借鉴国际社会关于劳务派遣政府规制立法的经验教训,确定公权力在劳务派遣中应该涉及的领域,通过"共同雇主"模式对劳务派遣进行有限的政府干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然  唐静  
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就业难与维权难并存。如何实现农民工顺利就业以及如何确保农民工就业后的合法权益,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劳务派遣这种新兴的就业模式,对于增加农民工就业的数量,提高农民工就业的质量,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为了推动劳务派遣规范发展,促进农民工的就业与维权,必须发挥政府、法律和集体谈判的共同作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敏霞  
劳务派遣组织的职业化发展将有助于保护劳工在工资、休假、安全卫生及就业歧视等方面的法律权利,而其专业化发展一方面提升劳务派遣组织的理人空间,更主要的是提高雇用业务的专业化服务,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上对派遣劳工的看法,提升其社会地位,有助于我国劳务派遣组织的良性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全勇  
劳务派遣是人力资源管理重要的一环,最近这十几年在我国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有效解决一些用工需求的同时,劳务派遣发展中也遇到不少问题。文章通过对劳务派遣用工模式发展定义、优势进行了阐述,对发展中遇到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采取加强立法、吸收劳务派遣工加入工会、签订劳务派遣工集体合同、强化监管规范派遣行为等对策,进一步推动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郭纲  
劳务派遣是一种劳动用工形式,也是一种灵活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本文阐述了劳务派遣在人力资源配置中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分析了劳务派遣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提出了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严维石  
该文在评述相关文献基础上,阐述雇佣劳动的产权与定价机制特征,团体劳动在横向竞争缺乏的内部劳动市场上则面临劳动专业化不足与竞争性缺乏双重限制,导致个体劳动对团体劳动成果的贡献信息缺乏,引起劳动效率低下问题。服务外包与劳务派遣,则通过团体劳动市场化克服或缓解内部劳动市场因横向竞争缺乏与专业化不足造成的信息失灵。在劳动成本在总成本中比重不断上升背景下,服务外包与劳务派遣是提高劳动效率的劳务产权交易机制。继而,进一步分析了服务外包与劳务派遣的劳动产权安排特征及其优势。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丹  
长期以来,劳务派遣用工一直是企业缓解缺员压力、降低人工成本、推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用工方式。2012年6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集中就劳动合同法有关劳务派遣的规定进行修改,劳务派遣用工面临更为严格的法律环境。后劳务派遣时代,企业究竟该如何优化用工方式、降低劳动风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劳务派遣转成业务外包存在现实的困难,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劳务派遣单位缺乏相应管理经验、资金、资质的问题。同时,在税收安排上的不同,也使得劳务派遣难以转成业务外包。因此,要警惕以业务外包之名,行劳务派遣之实的"真派遣假外包"。要规范这一现象,应从对劳动关系作出明确的界定,以"重实质、轻形式"的原则对是否建立劳动关系、对是否属于业务外包进行认定,加强管理、执法工作等做起。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陆敬波  史庆  
在《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及《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对劳务派遣的新一轮规制后,大量的劳务派遣被转化为外包,由此产生相当数量的派遣外包辨别争议。该类争议易引发严重后果及易引起群体争议且法律关系较难甄别。结合判例,派遣与外包的辨别应综合考量主体、客体、管理及名义四个因素,其中应着重考察主体的必要能力、客体的特定范围、管理的实际控制以及名义的外部观察。派遣转外包的成功转型关系到国家相应改革政策的落地,建议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相应解释或指导案例,厘清派遣与外包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