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23)
- 2023(8442)
- 2022(7053)
- 2021(6465)
- 2020(4949)
- 2019(11493)
- 2018(11410)
- 2017(21639)
- 2016(11717)
- 2015(12612)
- 2014(12892)
- 2013(13084)
- 2012(12875)
- 2011(12183)
- 2010(12631)
- 2009(11524)
- 2008(11554)
- 2007(10337)
- 2006(9493)
- 2005(9055)
- 学科
- 济(56488)
- 经济(56439)
- 管理(27151)
- 业(26764)
- 企(20624)
- 企业(20624)
- 中国(19310)
- 地方(17529)
- 方法(17067)
- 农(15012)
- 数学(13625)
- 数学方法(13489)
- 业经(13440)
- 学(11976)
- 融(11533)
- 金融(11533)
- 制(11387)
- 银(10895)
- 银行(10882)
- 行(10652)
- 教育(10494)
- 理论(10297)
- 农业(10170)
- 贸(10058)
- 贸易(10046)
- 财(9969)
- 发(9925)
- 地方经济(9893)
- 易(9622)
- 和(8213)
- 机构
- 大学(173642)
- 学院(171424)
- 济(74011)
- 经济(72193)
- 研究(67894)
- 管理(59218)
- 中国(52400)
- 理学(49106)
- 理学院(48422)
- 管理学(47559)
- 管理学院(47236)
- 京(38990)
- 科学(38245)
- 财(35097)
- 所(34674)
- 研究所(30789)
- 中心(29315)
- 江(27593)
- 农(26941)
- 范(26729)
- 财经(26655)
- 师范(26505)
- 北京(25876)
- 院(24230)
- 经(24128)
- 经济学(23477)
- 州(22883)
- 业大(21468)
- 师范大学(21432)
- 经济学院(20778)
- 基金
- 项目(100977)
- 科学(79190)
- 研究(77841)
- 基金(70979)
- 家(60731)
- 国家(60124)
- 科学基金(50743)
- 社会(49209)
- 社会科(46447)
- 社会科学(46437)
- 省(39564)
- 教育(36508)
- 基金项目(36178)
- 划(33545)
- 编号(32225)
- 自然(30198)
- 资助(29797)
- 自然科(29448)
- 自然科学(29439)
- 自然科学基金(28929)
- 成果(28185)
- 发(27646)
- 课题(24162)
- 重点(23347)
- 发展(22641)
- 部(22611)
- 展(22259)
- 创(20997)
- 性(20278)
- 国家社会(19666)
共检索到290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颖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是后凯恩斯主义货币经济学的中心内容 ,自从 2 0世纪 70年代后凯恩斯主义产生以来 ,该理论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大量争议。本文将对后凯恩斯主义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进行回顾 ,并分析其理论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启示。
关键词:
后凯恩斯主义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 启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芦东 陈学彬
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理论打破了货币供给前提,提出中央银行既没有能力控制基础货币,也不愿去控制基础货币。他们认为货币的供给是内生的,即由信用驱使、需求决定的,与商业银行和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有关。结合最新的实证研究对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评介,并认为其将与宏观经济、开放经济相结合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袁辉
后凯恩斯主义从反向因果关系和金融创新两个维度诠释了货币内生的机理和过程,但却由于把关注焦点集中于传统商业银行而受到Palley的批评,后者提出用内生金融概念取代内生货币以涵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创造。尽管非银行金融机构创造的负债可以代替货币执行交易媒介的职能,然而其流动性终究是虚拟的,离不开商业银行"真正"流动性的参与和支持。现实生活中,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整个金融体系在带来远大于内生货币理论描述的金融弹性的同时,也导致更大的金融不稳定性。后凯恩斯主义从内生货币到内生金融理论的发展,丰富了我们对货币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为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耿中元 曾令华
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对于货币供给是如何内生决定的这一问题,后凯恩斯学派内部存在着适应主义、结构主义、流动性偏好3种不同的观点。以中国为例检验内生货币假说,可以拓展内生货币假说在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证据,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误差校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得出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存在从贷款到货币供应量的单向因果关系,所以中国的货币供应量本质上是内生的。长期内中国的GDP与货币供应量、贷款与基础货币、贷款与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短期内存在从贷款到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的单向因果关系,这充分证实了结构主义的观点,但结果并未...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施星国 卞志村
本文从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形成为出发点,重点介绍了作为资产定价一般理论的流动性偏好,导致内生性货币供给的银行流动性偏好,通货膨胀条件下的流动性偏好。
关键词:
凯恩斯 流动性偏好 后凯恩斯主义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达飞 贾璐熙
文章以后凯恩斯主义货币内生论为理论依据,将货币"中性"与"非中性"之争和"内生"与"外生"之争纳入到一个框架下进行研究,以探求货币政策操作的"内生"逻辑。采用我国2001年第1季度至2013年第3季度的季度数据,构建联立方程模型,运用协整检验和系统估计方法分别考察货币政策操作的短期和长期效果以及货币内生创造机制的根源。实证结果表明,M2对名义GDP增长短期和长期均呈现中性;M2短期内会加剧CPI的波动率,但长期内和CPI增长率没有共同的趋势;存款与M2有共同的长期趋势,短期内二者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且显著性不会随着结构变化、滞后项和控制变量的加入而减弱;贷款与存款之间也存在长期的共同趋势,短期...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马国旺
后凯恩斯信用货币供给理论认为现代货币的本质是信用货币,是银行和客户之间的债权交换;信用货币的供给是需求决定的,贷款创造存款,存款引致储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很难实现数量控制,只能采取价格(利率)控制。在一个具体的市场期间里,无论是在零售贷款市场方面还是在存款市场方面,银行都是价格的制定者和数量的接受者。对中国1994-2006年相关数据的经验研究支持上述理论逻辑。信用货币循环的理论逻辑与经验事实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后凯恩斯经济学 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供给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世银
预期作为经济分析的因素由来已久。在凯恩斯主义以前的相关预期理论中,既有马歇尔预期思想的萌芽,又有逐渐走向成熟的预期理论。虽然这些预期理论都较为简单,但它对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现象具有一定的作用,对于研究现阶段中国的经济问题,发挥预期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预期 预期理论 “事前”与“事后”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军
本文对新凯恩斯主义粘性信息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了粘性信息的基本含义、粘性信息产生的根源——理性的疏忽,以及粘性信息对于经济分析的重要意义。作者认为粘性信息理论是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的重大进展,使得理论更加接近现实,成为当代宏观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源泉。
关键词:
新凯恩斯主义 粘性信息 理性的疏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涤源 张健君
本文介绍了传统数量说的两个模型、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鲍莫尔和托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以及温特劳布与罗西斯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批评,最后提出了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邵立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实践和理论研究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新凯恩斯主义框架在综合了凯恩斯主义和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成果,并吸收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践经验之后,已逐步发展为当前货币政策分析的主流框架。然而,该理论框架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完美之处,并且在预防和应对本次金融危机方面表现得不尽如人意。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凯恩斯主义框架的基本理论模型,而后总结了其给出的全新政策涵义和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指出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刚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凯恩斯经济学理论很长时间内一直是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但上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陷入困境,走向衰落。论述了凯恩斯主义对传统经济学的重大突破及其贡献,指出了凯恩斯主义自身的理论缺陷,阐述了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前提及其特征,并分析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
凯恩斯主义 理论缺陷 新的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波
凯恩斯主义的金融发展理论更强调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与信用扩张能力 ,并据此提出金融发展可能对实际经济造成负的影响。本文在对凯恩斯主义金融金融发展理论作简要考察的基础上 ,对 2 0世纪 70年代末以来金融领域自由化、全球化与创新的潮流之下的金融发展进行分析 ,探讨近 2 0年来的金融发展对证券市场泡沫起作用的渠道与机制 ,为凯恩斯主义金融发展理论做一粗浅实证。
关键词:
凯恩斯主义 金融发展 证券市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卢明名 齐晓安
后凯恩斯学派消费理论在批判新古典主流消费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新古典主流消费理论具有追求个体效用最大化、注重微观基础和构建严格标准模型的基本特征,后凯恩斯学派批判其非社会的研究方法、脱离现实的过度抽象以及替代效应的作用,强调消费行为的不确定性和社会历史性,在消费理论中引入等级性与层次性,并突出了收入效应的重要作用。后凯恩斯学派消费理论的发展启示我们:必须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居民消费理论;拓展我国居民消费需要遵循历史原则,关注阶层消费特点,从改变收入入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