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2)
- 2023(1578)
- 2022(1485)
- 2021(1493)
- 2020(1258)
- 2019(2877)
- 2018(2910)
- 2017(5527)
- 2016(3036)
- 2015(3519)
- 2014(3416)
- 2013(3488)
- 2012(3242)
- 2011(3095)
- 2010(3294)
- 2009(2827)
- 2008(2771)
- 2007(2320)
- 2006(2147)
- 2005(1969)
- 学科
- 济(10057)
- 经济(10031)
- 管理(7274)
- 业(6952)
- 企(5838)
- 企业(5838)
- 方法(3522)
- 财(3204)
- 贸(3093)
- 贸易(3091)
- 易(2956)
- 数学(2930)
- 数学方法(2894)
- 农(2837)
- 中国(2824)
- 业经(2499)
- 制(2427)
- 地方(2382)
- 学(2232)
- 务(2177)
- 财务(2161)
- 财务管理(2155)
- 融(2142)
- 金融(2142)
- 企业财务(2041)
- 银(2014)
- 银行(2011)
- 行(1906)
- 农业(1722)
- 电子(1551)
- 机构
- 大学(43169)
- 学院(41020)
- 研究(16461)
- 济(15809)
- 经济(15447)
- 管理(14344)
- 中国(12178)
- 理学(11774)
- 理学院(11589)
- 管理学(11443)
- 管理学院(11321)
- 京(9630)
- 科学(9273)
- 所(9160)
- 研究所(8110)
- 财(7959)
- 中心(7048)
- 农(6950)
- 江(6803)
- 范(6710)
- 师范(6635)
- 北京(6524)
- 院(5968)
- 财经(5912)
- 师范大学(5555)
- 业大(5519)
- 州(5429)
- 经(5367)
- 农业(5358)
- 教育(5167)
共检索到70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锦山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取决于美国的利益,其根本政策目标是希望维持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使两岸保持不独不统的状态,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因此,维持台湾海峡的和平稳定符合美国基本的、长期的利益。同时,美国在台湾的重要利益还包括地缘政治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外交利益等等。
关键词:
美国 台湾 中关关系 两岸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宏宇
194年9月,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准备、内部调整和精心策划,美国新的对台政策终于出笼。这是美台“断交“15年来,美国第一次正式调整对台政策,调整面如此之广、调整幅度如此之大都是历届政府少见的,它使美台实质关系明显升级。下面,我们可以对这次美国对台湾政策调整的深刻背景作一透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萧琛 王直
后冷战时期美国新型“失业潮”分析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萧琛,王直经过80年代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之后,从1990年开始美国又出现了一轮战后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失业大潮。这场失业潮不论从规模、范围还是从经济社会影响上看,都有着后冷战时期、高科技时代和服务业主...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牛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中强
冷战后 ,中东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不仅没有降低 ,反而有进一步突出之势。于是 ,美国制定了对中东加强民主攻势、致力于对中东石油的控制、实行军事介入和控制等中东战略。不过 ,美国的中东战略目前也面临诸多挑战。美国中东战略的实施给中国安全环境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
关键词:
美国 中东战略 中国 影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於荣
冷战时期,美国大学的学术研究为国家利益服务是美国大学的显著特点,美国大学与联邦政府之间形成的合作关系成为美国社会的重要特征,国家利益成为政府在学术自由与为社会服务之间作出选择和价值判断的主要依据。
关键词:
学术研究 国家利益 美国大学 冷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恩东
台湾对美游说活动历史悠久 ,基础较好 ,目标明确 ,协调有力 ,方式多样 ,影响较大 ,成效明显 ,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有不利影响。冷战后 ,台湾对美游说活动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 ,值得研究、关注。同时 ,为减少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对中美关系的不利影响 ,中国大陆应加强对美民间外交
关键词:
游说 民间外交 美国国会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晓风
冷战时期结束后,世界形势发展趋缓,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因此,此前形成的所有冷战工具皆应废弃。然而,美国不仅仍坚持其全球战略,而且为促其实现继续坚持和发展与盟国的同盟关系。日美新防卫合作指针即是在后冷战时期形势下为加强和扩大日美安保体制所构筑的新军事同盟,它仍然是实现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毫无疑问,它是顽固坚持冷战思维的产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阎静 王军
台湾问题是当今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对冷战结束后台湾问题在两国关系中凸显的表现进行了阐述,并深入剖析了其凸显的缘由,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冷战后 中日关系 台湾问题 缘由 对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毕洪业
冷战结束后,面对国际格局的深刻转型和自身实力的急剧下降,从维护大国地位和影响力出发,俄罗斯国内就对外政策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并形成了不同的构想。这种争论源于国家身份的不确定或者说多重性,表明俄罗斯还没有形成一致认同的世界观,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对外政策缺乏一致性。新世纪以来,随着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进一步调整,这种状况才有所改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江西元 江涛
冷战结束后,东南亚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开始从这一地区适当收缩军事力量,同时积极谋求主导冷战后东南亚国际新秩序的形成与发展;东盟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和东盟各国面临的内部动乱和外部军事威胁的减少,使东盟对美国军事存在的依赖程度相对下降,并开始调整对外战略,接近中国,加强与中国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以保持美、日、中三国在东南亚的力量平衡。东盟还积极倡导、主持亚太地区集体安全对话,推行大东盟计划,把印支三国纳入东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侠
国家承认是国际法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对行使自决权建立的新国家,国家承认具有宣告性,而对分离产生的新国家,其他国家的承认则具有构成性。国家承认是以法律性为主、政治性为辅的综合行为,承认须遵循一定的国际法规则。中国应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做出合理选择。
关键词:
国家承认 承认的法律规则 承认性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帆
“9·11”事件后,美国上下为一种极度的不安全感所笼罩,倾向于为加强国家安全而采取强硬措施,即使这意味着牺牲国内公民自由。本文拟在提出公民自由、美国国家安全等概念的基础上,以冷战时期为例,分析美国国家安全与公民自由的关系,希望有关结论有助于观察“9·11”事件后美国国家安全与公民自由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桂银
自由国际主义是对后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政策有着巨大影响的一种意识形态、国际秩序主张和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在不同时期,自由国际主义及其各项分支流派和理论,例如温和派和激进派,通过"旋转门"机制对冷战结束以来的美国历届政府的对外政策纲领和议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上,自由国际主义始终有着两面性,包括温和派和激进派的共识与分歧,以及扩张和参与两种政策孰重孰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钮维敢
冷战在亚洲的结束具有相对的非彻底性,即冷战结束的遗变性。这种遗变成为美国调整台湾战略的重要因素;同时,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干涉加强,也塑造和反映了冷战在亚洲结束的遗变性特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