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4)
2023(6242)
2022(5485)
2021(5509)
2020(4512)
2019(10282)
2018(10137)
2017(19239)
2016(10244)
2015(12017)
2014(11720)
2013(11911)
2012(11302)
2011(10422)
2010(10598)
2009(9765)
2008(9796)
2007(8459)
2006(7806)
2005(7319)
作者
(29020)
(24324)
(24281)
(23365)
(15490)
(11669)
(11002)
(9583)
(9267)
(8750)
(8493)
(8062)
(7987)
(7775)
(7765)
(7484)
(7262)
(7023)
(6916)
(6816)
(6293)
(5879)
(5860)
(5489)
(5432)
(5351)
(5290)
(5228)
(4931)
(4929)
学科
(47550)
经济(47495)
管理(27746)
(26363)
(20367)
企业(20367)
方法(20108)
数学(18090)
数学方法(17910)
中国(17152)
(13063)
(12892)
贸易(12885)
(12631)
(11431)
(10411)
业经(8820)
(8725)
银行(8716)
(8430)
(8408)
农业(8116)
(7907)
金融(7907)
关系(7852)
地方(7217)
(7025)
环境(6798)
(6661)
(6584)
机构
大学(154140)
学院(151138)
(72245)
经济(71069)
研究(59695)
管理(54063)
中国(48187)
理学(45635)
理学院(45033)
管理学(44333)
管理学院(44049)
(33896)
(32903)
科学(32718)
(30914)
研究所(27677)
财经(25982)
中心(25584)
(23819)
经济学(23540)
北京(22920)
(22239)
(21426)
(21173)
经济学院(21108)
(20973)
师范(20863)
财经大学(19318)
业大(18308)
科学院(18125)
基金
项目(93231)
科学(74231)
研究(70081)
基金(70053)
(61164)
国家(60715)
科学基金(50963)
社会(46759)
社会科(44350)
社会科学(44341)
基金项目(35708)
教育(32185)
(31868)
自然(30958)
自然科(30279)
自然科学(30270)
资助(29967)
自然科学基金(29781)
(28499)
编号(26623)
成果(23325)
(22766)
中国(21554)
重点(21294)
国家社会(20321)
(20305)
教育部(19947)
课题(19303)
(18654)
人文(18521)
期刊
(83396)
经济(83396)
研究(53200)
中国(31704)
(24322)
科学(21521)
(21397)
管理(21352)
学报(21226)
(17158)
金融(17158)
大学(16578)
教育(16279)
学学(15312)
农业(14781)
经济研究(14636)
财经(13770)
(12869)
国际(12091)
(12040)
业经(11613)
世界(11517)
问题(11496)
技术(11288)
(8289)
技术经济(7277)
统计(6942)
(6765)
论坛(6765)
经济问题(6692)
共检索到243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江西元  江涛  
冷战结束后,东南亚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开始从这一地区适当收缩军事力量,同时积极谋求主导冷战后东南亚国际新秩序的形成与发展;东盟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和东盟各国面临的内部动乱和外部军事威胁的减少,使东盟对美国军事存在的依赖程度相对下降,并开始调整对外战略,接近中国,加强与中国之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以保持美、日、中三国在东南亚的力量平衡。东盟还积极倡导、主持亚太地区集体安全对话,推行大东盟计划,把印支三国纳入东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玉主  
1991年开始的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始显现出比较明显的特点:即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合作的制度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经济合作水平与双边关系的发展存在捆绑现象。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但本文认为,后危机时期双边经济合作的基本特点不会改变,只是随着中国力量的上升,双边经济合作、相互依赖对双边关系的推动作用会逐步下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曙光  竺彩华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中强  
冷战后 ,中东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不仅没有降低 ,反而有进一步突出之势。于是 ,美国制定了对中东加强民主攻势、致力于对中东石油的控制、实行军事介入和控制等中东战略。不过 ,美国的中东战略目前也面临诸多挑战。美国中东战略的实施给中国安全环境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晓风  
冷战时期结束后,世界形势发展趋缓,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因此,此前形成的所有冷战工具皆应废弃。然而,美国不仅仍坚持其全球战略,而且为促其实现继续坚持和发展与盟国的同盟关系。日美新防卫合作指针即是在后冷战时期形势下为加强和扩大日美安保体制所构筑的新军事同盟,它仍然是实现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毫无疑问,它是顽固坚持冷战思维的产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萧琛  王直  
后冷战时期美国新型“失业潮”分析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萧琛,王直经过80年代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之后,从1990年开始美国又出现了一轮战后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失业大潮。这场失业潮不论从规模、范围还是从经济社会影响上看,都有着后冷战时期、高科技时代和服务业主...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胡锦山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取决于美国的利益,其根本政策目标是希望维持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使两岸保持不独不统的状态,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因此,维持台湾海峡的和平稳定符合美国基本的、长期的利益。同时,美国在台湾的重要利益还包括地缘政治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外交利益等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毕洪业  
冷战结束后,面对国际格局的深刻转型和自身实力的急剧下降,从维护大国地位和影响力出发,俄罗斯国内就对外政策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并形成了不同的构想。这种争论源于国家身份的不确定或者说多重性,表明俄罗斯还没有形成一致认同的世界观,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对外政策缺乏一致性。新世纪以来,随着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进一步调整,这种状况才有所改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侠  
国家承认是国际法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对行使自决权建立的新国家,国家承认具有宣告性,而对分离产生的新国家,其他国家的承认则具有构成性。国家承认是以法律性为主、政治性为辅的综合行为,承认须遵循一定的国际法规则。中国应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做出合理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望波  邵允振  
新时期,东盟以其组织的日益壮大、实力的不断增强、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已成为亚太地区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是东盟的邻国,如何调整与东盟的关系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只有不断巩固传统友谊,发展友好合作,共同限制竞争,搁置争端分歧,才能探索和构建新型伙伴关系,实现互利双赢。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冯梁  汤贵友  
冷战后,东南亚海上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综合安全观”的指导下,东盟国家对海上安全理论进行了重大调整:通过提高海空军作战能力,加强东盟内部海上安全合作,提升东盟整体海上防御能力和应对海上危机的能力;积极主导东盟地区论坛建设,巧妙实施大国平衡战略,确保东盟在亚太海上安全问题上的发言权。针对“9·11”事件后东南亚海上安全新形势,东盟进一步加强了海上反恐、反海盗等一系列海上安全合作,努力推动东盟地区论坛向实质性方向发展,积极筹建“东盟安全共同体”,在实现东盟安全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坚实步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思正  
90年代开始,结束了东西方在政治、军事和意识形态上长达四十余年的对抗,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进入后冷战时代.但是如何概括后冷战时代的特征,还须等待历史的进展.因为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出现的一些情况,一时难以判断其走向,某些可能只是过渡性现象,某些可能是今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向,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或有助于认识后冷战时代世界经济的特征.后冷战时代的来临,远比人们预料的要快.柏林墙拆毁后,加速了东欧旧体制的崩溃,随着1991年底叶利钦替代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瓦解,建立了松散的包括前十一个加盟共和国的独联体,俄罗斯走上了西方体制的道路.由于体制的变更并未经过一定时期的酝酿和培育,匆促地采纳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震  周云亨  王萍  
冷战结束后,中国已日益成为一个海洋国家,发展海权成为中国国家战略理所当然的选择。由于种种原因,美国对中国发展海权持有疑虑与否定的态度,并在中国发展海权的三个关键方向,即台湾代表的东向,南海代表的南向和印度洋代表的西向采取了遏制手段与措施。美国因此成为中国海权发展的制约因素。由于冷战结束后太平洋已成为世界海权体系的轴心地带,中美分别是太平洋两岸地缘重心国家,中美之间在海权领域的关系已日益占据主要地位,取代了冷战时代美国和苏联在海权领域的主导地位。在可预见的未来,中美在海权领域的制约与反制约斗争还将得以延续。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棉阳  
抗战时期,中国经济由平时经济全面转轨为战时经济形态,战时经济显示出不同于平时经济的鲜明特征。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不平衡性、统制性、矛盾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