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00)
- 2023(15107)
- 2022(12226)
- 2021(11387)
- 2020(9401)
- 2019(20648)
- 2018(20343)
- 2017(38307)
- 2016(20450)
- 2015(22674)
- 2014(21879)
- 2013(21413)
- 2012(18945)
- 2011(16885)
- 2010(17030)
- 2009(16248)
- 2008(15960)
- 2007(14307)
- 2006(12551)
- 2005(11873)
- 学科
- 济(89795)
- 经济(89690)
- 业(87255)
- 企(80178)
- 企业(80178)
- 管理(73814)
- 方法(35551)
- 业经(31105)
- 财(28760)
- 农(28280)
- 中国(26993)
- 数学(26926)
- 数学方法(26745)
- 务(20761)
- 财务(20723)
- 财务管理(20704)
- 制(20024)
- 技术(20019)
- 农业(19795)
- 企业财务(19586)
- 贸(19411)
- 贸易(19397)
- 易(18952)
- 策(16496)
- 划(15991)
- 体(15905)
- 理论(15648)
- 和(15592)
- 银(14334)
- 银行(14320)
- 机构
- 学院(287251)
- 大学(281002)
- 济(129824)
- 经济(127799)
- 管理(114129)
- 理学(97421)
- 理学院(96499)
- 管理学(95335)
- 研究(95229)
- 管理学院(94780)
- 中国(77685)
- 财(59683)
- 京(58813)
- 科学(52391)
- 财经(47113)
- 所(46527)
- 经(43070)
- 江(42939)
- 农(42665)
- 中心(42422)
- 研究所(41609)
- 经济学(40228)
- 北京(37141)
- 业大(36333)
- 经济学院(36256)
- 财经大学(34773)
- 院(34414)
- 范(34063)
- 州(33921)
- 师范(33795)
- 基金
- 项目(183735)
- 科学(148528)
- 研究(140038)
- 基金(136444)
- 家(116873)
- 国家(115862)
- 科学基金(101876)
- 社会(93759)
- 社会科(89078)
- 社会科学(89058)
- 基金项目(71019)
- 省(70674)
- 教育(63022)
- 自然(62339)
- 自然科(61028)
- 自然科学(61016)
- 自然科学基金(60026)
- 划(58144)
- 编号(55678)
- 资助(54275)
- 成果(44092)
- 创(43115)
- 部(41330)
- 重点(41011)
- 发(40745)
- 国家社会(39979)
- 创新(39631)
- 业(39544)
- 课题(37889)
- 制(36816)
- 期刊
- 济(150434)
- 经济(150434)
- 研究(89176)
- 中国(57995)
- 财(49566)
- 管理(49523)
- 农(41275)
- 科学(37690)
- 学报(35302)
- 融(29311)
- 金融(29311)
- 农业(28672)
- 大学(28462)
- 教育(27654)
- 学学(26731)
- 技术(26405)
- 业经(26235)
- 经济研究(25824)
- 财经(24124)
- 经(21070)
- 问题(19292)
- 业(18715)
- 贸(18397)
- 世界(17409)
- 国际(17169)
- 技术经济(16554)
- 现代(14705)
- 商业(14461)
- 财会(13410)
- 科技(12954)
共检索到442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薛安伟
从单向引进外资到双向投资互动是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必由之路,提高海外并购的能力是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内在要求。目前经济全球化面临深度调整,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面临诸多挑战的同时也蕴藏更大机遇。在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适应全球环境的变化,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动机也发生了新变化,从传统的市场寻求型、资源寻求型、效率寻求型、战略资源寻求型等动机,转向价值投资、布局全球供应链、攀升全球价值链和优化产品结构等新动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凤鸣 孙靖
跨国并购是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 ,超越国家界限 ,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它是资本国际化、生产国际化和商品国际化的必然结果。跨国并购之所以在近几年风起云涌 ,源于它所面临的一个日新月异的新环境 ,即由世界范围的经济革命造成的降低贸易壁垒、金融投资自由化、解除管制、私有化、信息革命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作为我们时代特点的全球化共同促成的。同时 ,跨国并购的迅速发展又对跨国公司的发展规模和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跨国并购 国际竞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葛顺奇 孙卓然
2012年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交易437起,总交易金额为444亿美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FDI)为290.3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31.4%。2013年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交易421起,交易总额为528.8亿美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为337.7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33.6%。本文通过2012年和2013年中国企业对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捷 赵曙明
跨国并购后,如何设计一套全球化的薪酬计划以在全球范围内支持公司的经营运作,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管理中注视的焦点。理想中的全球化薪酬战略应该具备战略匹配、富有吸引力和竞争力、易于人员调配和战略弹性等特点。而与发达国家的薪酬体系相比,中国的薪酬体系存在着劳动力成本低、薪酬制度与企业战略脱节、薪酬调查狭窄、平均主义倾向较为严重、缺乏科学的职位评价体系、支付不透明及激励机制缺乏弹性等特点。因此,在实施并购后企业可以通过审慎调查、组建薪酬委员会、明确设计宗旨、制定匹配的薪酬战略、并通过实践、宣传、监控和评价等步骤逐步构
关键词:
跨国并购 全球化 薪酬战略 中国企业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 宏
本文从分析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国际分工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出发,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各国追求国际生产的一体化,而作为与国际生一体化相应的企业组织形式则是跨国公司。因此,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对策就是大力发展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跨国公司 跨国经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樊增强
伴随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规模和质量迅速提升。其主要原因,一是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倒逼企业加快跨国并购步伐;二是中国企业自身壮大和欧美经济萎缩有利于跨国并购;三是全球投资自由化趋势促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也面临着地缘政治风险扩散、国际投资协调机制滞后、发达国家不断扩展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等因素的制约。要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规模和质量,必须加快国际投资体制改革,实现并购主体由国有企业向民营企业转变,完善海外投资风险评估体系,建立跨国企业科学、可持续的全球化运营模式,放松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政策限制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贾玉成 张诚
本文基于2001—2016年中国企业对91个国家(地区)的跨国并购数据,就经济周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国并购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具有显著"逆周期"并购特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并购正相关,并且在国有企业样本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并购的"逆周期"特征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表现尤为明显;进一步检验发现,双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差异和双边市场增长潜力差距均正向影响企业跨国并购。因此,对中国"逆周期"跨国并购的理解需要把握双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具体内涵。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跨国并购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希凤
企业的道德精神是企业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的总和,是企业的理想和追求,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关键性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和取决于企业道德精神的竞争。企业的道德精神,包括民族精神、竞争精神、创新精神和信誉意识等。
关键词:
企业 道德精神 核心竞争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杰 刘志彪
本文在对全球价值链和国家价值链发展内涵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情景下构建国家价值链的两种重要载体平台——双边交易平台载体模式(专业化市场)和单边交易平台载体模式(领导型企业网络)的对比分析,探索我国企业构建国家价值链且依靠其实现升级的可行方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申月
从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已导致全球性的经济与市场衰退,这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了良好契机。在描述中国企业全球跨国并购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国企业全球跨国并购的动因,阐述了中国企业全球跨国并购对中国贸易的正负影响,提出了我国企业对开展跨国并购产生的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
中国企业 跨国并购 市场 贸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瑶 程聪
本文基于2006—2016年BVD全球并购交易分析库和BVD全球上市公司分析库的数据,把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类型归纳为三类,分别是市场运营型、生产制造型和研究开发型,并采用多项Logit模型考察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类型与企业特征和国别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全要素生产率是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类型的主要因素;相对于市场运营型价值链,全要素生产率越高,企业选择生产制造型价值链的概率越大,但全要素生产率对研究开发型价值链的影响则不显著;东道国的市场规模越大、劳动力成本越低和自然资源越丰裕,企业选择生产制造型价值链的概率越大;相对于国有企业样本和发达国家样本,全要素生产率对非国有企业、东道国为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并购与全球价值链布局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青松
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企业并购呈现"两快两慢"的特点:并购市场快速发展、跨境并购快速增长;促进并购的金融产品创新慢、支持并购的制度创新慢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解决中国长期发展问题的关键,已成为普遍共识。当前企业经营不景气的状况在蔓延,产能过剩的问题充分暴露,推动经济转型的市场"倒逼"力量形成,与此同时,政府对经济增速下滑的"阵痛",保持了前所未有的"容忍"态度。有了"倒逼"的力量,承受了减速加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明之
跨国并购是强势国家通过其跨国公司打造全球生产体系的重要手段,在跨国公司的"中国攻略"逼迫下,我国民族企业普遍处于不利局面。跨国并购通常具有显著的周期性,通常与全球经济的活跃度保持同步。在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公司并购行为急剧减少情况下,2008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步伐明显加快。反周期的海外跨国并购,符合中国推行"走出去"战略,是培育与经济大国地位相称的跨国公司,维护产业安全的重要尝试。金融危机为民族企业低成本跨国并购海外战略性资产和资源类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薛新红 王忠诚
文章采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A股上市企业跨国并购数据,研究了东道国金融自由化对跨国并购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自由化具有融资效应,可以提高跨国并购的概率和次数,对扩展边际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未能显著扩大年度并购交易的平均规模和总规模,对集约边际的正向影响非常有限;另外,在扩展边际上,东道国较高的法治水平、腐败控制力度、政府效率和信贷规模均会增强金融自由化的融资效应。东道国经济开放度越高,金融自由化的融资效应越小;就集约边际而言,在腐败程度高的东道国,金融自由化只会恶化融资环境,抑制投资规模。因此,面临融资约束的中国企业应该选择金融自由化程度高,并且制度质量好的东道国进行跨国并购。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世坤 陈继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