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30)
2023(12111)
2022(10739)
2021(10009)
2020(8495)
2019(19657)
2018(19329)
2017(37782)
2016(20407)
2015(22837)
2014(22859)
2013(22798)
2012(20965)
2011(18658)
2010(18877)
2009(17140)
2008(16284)
2007(13848)
2006(11997)
2005(10458)
作者
(57882)
(47679)
(47218)
(45176)
(30877)
(22860)
(21583)
(18666)
(18091)
(17056)
(16542)
(16077)
(15034)
(14972)
(14769)
(14595)
(14294)
(14163)
(13579)
(13549)
(11868)
(11641)
(11536)
(10781)
(10620)
(10605)
(10554)
(10479)
(9497)
(9452)
学科
(81283)
经济(81180)
管理(58772)
(56925)
(47784)
企业(47784)
方法(42125)
数学(36495)
数学方法(36149)
(22864)
中国(20584)
(20107)
(17196)
业经(17158)
地方(16832)
(15592)
(15106)
财务(15040)
财务管理(14971)
(14968)
贸易(14953)
(14464)
企业财务(14308)
农业(13790)
(13419)
银行(13369)
技术(13122)
理论(12918)
(12584)
(12458)
机构
大学(286391)
学院(282681)
管理(116488)
(112767)
经济(110389)
理学(102057)
理学院(100936)
管理学(99363)
管理学院(98836)
研究(90117)
中国(68339)
(60722)
科学(55067)
(53718)
(44527)
财经(43939)
(42992)
业大(41784)
中心(41644)
(40205)
(40184)
研究所(40050)
北京(37837)
(36242)
师范(35907)
经济学(34039)
农业(33715)
财经大学(33180)
(32966)
(32916)
基金
项目(198468)
科学(156444)
研究(145710)
基金(145425)
(125955)
国家(124919)
科学基金(108221)
社会(91896)
社会科(87259)
社会科学(87234)
基金项目(77727)
(76569)
自然(71004)
自然科(69348)
自然科学(69334)
自然科学基金(68124)
教育(66927)
(64465)
资助(60761)
编号(59070)
成果(47598)
(44773)
重点(43857)
(41234)
(40955)
课题(40003)
教育部(38851)
创新(38421)
科研(38401)
人文(38035)
期刊
(116078)
经济(116078)
研究(83935)
中国(53830)
学报(44026)
(41316)
管理(40468)
科学(39342)
(37499)
大学(33567)
学学(31470)
教育(30146)
农业(25918)
(25426)
金融(25426)
技术(22891)
财经(21070)
经济研究(18872)
业经(17877)
(17771)
图书(15210)
问题(14946)
理论(14786)
实践(13686)
(13686)
(13556)
科技(13214)
技术经济(13174)
会计(12726)
财会(12526)
共检索到408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芹  
审计师变更一直是我国审计市场监管的重点,后任审计师谨慎承接客户是风险防范的首要环节。那么,相对非四大来说,四大承接业务是否更加谨慎呢?本文基于四大与非四大比较的研究视角,考察风险因素对审计师承接业务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与非四大相比,四大在承接业务时更加关注风险应对,体现在控制审计复杂程度以及其他风险应对措施两个方面,但是没有发现四大客户公司治理风险、财务风险等影响重大错报风险的因素与非四大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黄崑  张立民  
本文以我国2001~2002年出台的相关审计监管政策为例,讨论审计监管对审计师变更和后任审计师谨慎性的影响。由于证监会2001年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4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及其涉及事项的处理》(以下简称14号文)增强了非标审计意见之于上市公司的不利后果,因此可能推动了机会主义审计师变更的增加。我们发现,在14号文出台后,前期非标审计意见同审计师变更的正相关关系变得更为紧密,且大所向小所的审计师变更频率显著上升。但是,没有证据表明,相比于未变更公司而言,变更公司的后续审计意见改善程度更高。并且,在2000~2002年,后任审计师针对变更公司的谨慎性有逐渐增强的趋势,这...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咏梅  王鹏  
上市公司审计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众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和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本文通过研究“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与“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在投资者中的市场认同度是否存在差异性,探讨中国会计市场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领域。中国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会计制度和市场格局不断发生变化,同时,本文也探讨了在新兴市场环境下会计制度与市场格局的变化对市场认同度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四大”与“非四大”审计质量市场认同度确实存在差异,市场更认同“四大”的审计质量,并且表现出认同的一致性。而且“四大”与“非四大”审计质量市场认同度差异明显受到不同时间段会计制度和市场格局变化因素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卢晓丹  万克勇  
以经"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深沪A股上市公司2009—2013年公开披露的年报为样本,以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和会计盈余稳健性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衡量指标,对"四大"本土化转制前后的审计质量进行了研究。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本土化转制后"四大"所容忍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下降,审计客户的会计谨慎性也显著高于转制之前,即本土化转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四大"的审计质量。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兵  苏文兵  何梦庄  
本文以2002—2008年由"四大"审计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操控性应计利润和会计盈余稳健性作为衡量审计质量的指标,检验"四大"之间的审计质量是否存在差异。在中国,普华永道中天的市场份额远远高于其他"三大"所,根据理论预期其审计质量也应显著高于(或者不低于)其他"三大"所。选取"四大"为研究对象,可以避免大小所之间的专业能力、事务所声誉和自选择等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普华永道中天审计质量没有显著高于其他"三大"会计师事务所,甚至在部分检验中,普华永道中天审计质量更低。这表明基于中国独特的市场法律环境,"四大"没有采取一贯的审计质量策略。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韩晓梅  徐玲玲  
本文对四大和非四大在不同市场的扩张动因和进入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1)从国际化的不同阶段看,在初始国际化阶段,四大主要受客户国际化的需求拉动,非四大主要受市场竞争的压力推动;在后续国际化阶段,四大和非四大都受市场需求的拉动。(2)从国际化的不同方向看,四大和非四大向发达市场扩张主要受竞争压力的推动,向发展中市场扩张主要受市场机会的拉动。(3)在国际化模式方面,四大和非四大都以联盟的方式进入发达市场,但四大的联盟更为紧密;在向发展中市场扩张时,四大偏好于设立分支机构和合并当地所,非四大则主要采用联盟的方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耿建新  房巧玲  
本文重点对国际四大所是否比我国本土事务所收取了更高的审计费用进行了实证考察。为了使不同事务所的审计收费具有相对统一的比较基准,本文对客户特征差异和事务所审计质量差异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进行了控制,得到的结论是:国际四大所收取的审计费用并未显著地高于我国本土事务所。笔者认为,这可能说明在我国审计市场中,事务所并没有仅仅因为“身份”的不同而导致其审计收费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温国山  
"四大"在全球资本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很多学者直接将"四大"作为高质量审计的代名词。本文对"四大"于2003至2006年期间在中国A股证券审计市场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四大"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同时各成员所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较之"非四大",其选择的客户的规模大、财务质量高、ST(或*ST)客户比例低,另外,"四大"的独立性强,在相关行业已培育了显著的行业专长,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同时收取较低比率的审计费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若山  周勤业  
世纪交替之际 ,现代注册会计师审计遭遇了一系列的巨大审计失败案例 ,使得注册会计师信誉受到了重创。本文通过反思与总结 ,归纳出引起现代审计失败的四大局限性 :即制度安排、判断标准、凭证验证及抽样风险等 ,论述了现代注册会计师审计四大局限产生的原因 ,解释了产生这些局限的根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康涛  孙苇杭  李有华  
本文分析了董事的海外背景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公司的独立董事具有海外背景时,公司更可能聘请国际四大进行审计。进一步分析表明,董事曾处国家的四大市场份额越高,则公司聘请国际四大的可能性越大。此外,董事海外工作和留学经历的影响要强于董事海外访问经历。最后,若公司所在省份有四大分所,则董事海外背景对国际四大聘请的影响减弱。本文从认知观角度对上述现象提出了一个解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叶康涛  孙苇杭  李有华  
本文分析了董事的海外背景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公司的独立董事具有海外背景时,公司更可能聘请国际四大进行审计。进一步分析表明,董事曾处国家的四大市场份额越高,则公司聘请国际四大的可能性越大。此外,董事海外工作和留学经历的影响要强于董事海外访问经历。最后,若公司所在省份有四大分所,则董事海外背景对国际四大聘请的影响减弱。本文从认知观角度对上述现象提出了一个解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永坚  王志强  
文章以出具"非标意见"概率和操控性应计利润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采用Heckman二阶段回归纠正自选择偏差方法,对国际"四大"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自选择问题后,国际"四大"与本土事务所出具"非标意见"的概率无显著差异。但与本土事务所相比,由国际"四大"审计的公司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更小;在区分操控性应计利润的方向后,由国际"四大"审计的公司正向操控性应计利润显著更小,负向操控性应计利润则与本土事务所无显著差异。这表明与本土事务所相比,国际"四大"在国内市场确实能够提供更高的审计质量,且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对正向盈余管理的制约上。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胡金辉  
"小金库"是产生腐败的黑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违法违纪违规问题的真实记载,常见的形式有做假账、设置两本账、账外账等。由于账外收支活动比较隐蔽,审查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在审计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好"快、准、狠、慎"四大要领,突破"小金库"审计中的各种障碍。 "快"是突破的关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谢雅璐  
本文介绍了大数据审计在国际"四大"的发展现状,结合大数据审计的发展趋势,提出大数据审计对国内审计机构的启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于鹏  
国际“四大”审计质量是否更高,它们与“非四大”在出具审计意见的决策上是否存在差异等问题,是国内外会计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首次结合公司的具体特征,检验国际“四大”与“非四大”对不同特征公司出具审计意见类型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没有发现国际“四大”出具“非标意见”的概率与“非四大”存在显著差异;而针对上市公司的具体特征来看,国际“四大”出具“非标意见”的概率与“非四大”则存在显著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