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34)
- 2023(8497)
- 2022(6775)
- 2021(6201)
- 2020(5338)
- 2019(11817)
- 2018(11610)
- 2017(21574)
- 2016(11421)
- 2015(12650)
- 2014(12486)
- 2013(12548)
- 2012(11158)
- 2011(9766)
- 2010(10258)
- 2009(9835)
- 2008(10347)
- 2007(9337)
- 2006(8403)
- 2005(7974)
- 学科
- 业(74322)
- 企(69016)
- 企业(69016)
- 管理(54371)
- 济(54122)
- 经济(54045)
- 业经(24774)
- 方法(23429)
- 财(21604)
- 农(19751)
- 务(18397)
- 财务(18382)
- 财务管理(18367)
- 企业财务(17403)
- 数学(15956)
- 中国(15887)
- 数学方法(15885)
- 农业(15162)
- 技术(14770)
- 制(14004)
- 策(13203)
- 和(12445)
- 企业经济(11913)
- 划(11891)
- 理论(11796)
- 经营(11542)
- 险(10994)
- 保险(10903)
- 技术管理(10077)
- 体(10048)
- 机构
- 学院(173636)
- 大学(167532)
- 济(76546)
- 管理(75540)
- 经济(75207)
- 理学(63677)
- 理学院(63174)
- 管理学(62570)
- 管理学院(62238)
- 研究(50119)
- 中国(46259)
- 财(39079)
- 京(34838)
- 财经(30641)
- 经(27792)
- 江(27600)
- 科学(27303)
- 农(26811)
- 所(25039)
- 中心(23731)
- 经济学(22773)
- 财经大学(22552)
- 商学(22396)
- 商学院(22207)
- 研究所(21990)
- 北京(21986)
- 业大(21829)
- 州(21812)
- 农业(20955)
- 经济学院(20677)
- 基金
- 项目(106901)
- 科学(86594)
- 研究(80974)
- 基金(79671)
- 家(66938)
- 国家(66242)
- 科学基金(59948)
- 社会(54425)
- 社会科(51497)
- 社会科学(51479)
- 省(42346)
- 基金项目(41822)
- 自然(37817)
- 自然科(36870)
- 自然科学(36861)
- 自然科学基金(36329)
- 教育(35237)
- 划(33419)
- 编号(32617)
- 资助(32184)
- 业(29434)
- 创(25601)
- 成果(24759)
- 部(23773)
- 重点(23013)
- 发(22932)
- 创新(22913)
- 国家社会(22661)
- 制(22583)
- 性(21258)
共检索到268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冯苏京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中国的一块巨大的奶酪,使中国企业成为世界制造基地,帮助它们走向世界。专家们称之为"人口红利"。在2004年珠三角地区"民工荒"以后,人们才开始认识到这块奶酪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2007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发出警告:中国将要进入劳动力短缺的时代。面对"人口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何彦立
人口红利概述人口红利译自"Demographic DiviDenD",最早由mason在其1997年发表的文章"population anD the asian economic miracle"中被提出。翌年,联合国人口基金在《世界人口现状》(unFpa1998)中正式使用该词,并逐渐成为经济学和人口学的术语。人口红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育率迅速下降,带来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的上升,并且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对经济发展非常有利的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斐松 蒋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鞍钢 才利民
对于如何认识人力资源红利,本文提出了新的分析框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口红利分析框架,引入人力资本红利和就业红利两个概念,综合考量人力资源红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依据分析框架,本文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分析,由于教育大发展,中国正在获得大规模的人力资源红利,在未来不仅可以有效地抵消人口红利不断减少的负面作用,而且还可以保持人力资本总量的持续增加,从而支撑整个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高增长,为未来20年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提供巨大的丰富的人力资源基础。本文认为,中国最有效的公共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这包括对教育、公共卫生及健康、就业及培训等,这些投资将会对中国带来长期的多重的红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熊惠平
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广泛智力支持",这给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己任的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在"后人口红利时代",高职教育发展正面临着瞄准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人口红利二次开发的新的历史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进
后人口红利时代,新生代农民工存在就业稳定性差、技能低、期望值高、融入城市迫切等现实问题,应当从推进户籍改革入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法律援助体系为辅助,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行为、完善公共职业教育制度等方面解决农民工的问题,实现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和快速融入城市社会的目的。
关键词:
人口红利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刚 林曼
2004年以来,我国劳动力稀缺性增强,人口红利下降趋势明显。本文认为这将放大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核算需求,倒逼企业开始重视人力资源会计,改变企业会计信息供给倾向,推进人力资源会计应用制度环境改善,为我国人力资源会计深入应用创造机遇。
关键词:
人口红利下降 人力资源会计 应用 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孟令国
人口红利问题可以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我国总的人口红利仍处于高峰期,但由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人口红利的实现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表现出时差性,结构性的人口红利正在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逐步转移。东部地区的后发优势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获取第二次人口红利,而中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是继续实行劳动力转移获得第一次人口红利。因此,应实行地区差别化的政策,形成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级差梯度,即东部地区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中西部地区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主。农业现代化可以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而针对不同年龄劳动力进行培训、给农民工提供保障性住房、营造归属感则是缓解"民工荒"的长久之策。
关键词:
人口红利 经济增长 后发优势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宏鹏 赵芬
本文通过SWOT模型,分析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以及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突围策略。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应对策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小明 陈敬良
本文在指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的内涵与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的关键要素,并提出了提升企业业务优势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业务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提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新萍 林洪禹 左停
本文针对我国人口红利消失拐点的出现,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例,运用自适应GM(1,1)模型,对我国今后10年内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工资差距及其增长率进行预测,研究今后城乡居民利益分配关系,分析发现:在今后10年内,尽管我国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不断接近,但城乡居民收入却在不断扩大。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二元"户籍制度以及人口红利后期的"人口负债"问题成为阻碍农村劳动力收益分配的重要障碍。
关键词:
人口红利 利益分配 劳动力转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易华
分散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从而降低成本是当今物流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运用系统论,从企业内外两方面,剖析了当今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时中存在的一系列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物流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风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娄伟
人才能带来高收益本身也就意味着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高风险。随着企业间的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员工主体意识的日益增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行为所面临的风险也大幅度上升。本文主要探讨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如何增加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风险,以及如何通过提高认识论水平来控制人力资源开发风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秦湘灵 居勇 曾鸣 赵徽 马博
为了掌控供电企业现存的人力资源风险状况,及时规避人力资源风险。本文建立了符合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特点的人力资源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线性加权法确定人力资源得分。在对人力资源风险等级划分中,引入云模型。该模型摒弃了以往研究的硬划分,更能体现数据的分布特性。然后对评价对象进行逆向正态云化来获得其云参数,最后利用该云参数进行评价。通过实例证明,该模型能够挖掘出更多隐含的信息,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包炜
人力资源外包已成为当今企业界的潮流。本文首先介绍了人力资源外包的概念,并指出虽然人力资源外包有很大优点,但是同样存在许多风险,这些风险有可能使企业产生损失,最后就如何防范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外包 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