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52)
2023(10931)
2022(9737)
2021(9152)
2020(7724)
2019(18179)
2018(18224)
2017(34656)
2016(18734)
2015(21190)
2014(21076)
2013(20988)
2012(19202)
2011(17276)
2010(17404)
2009(15594)
2008(15023)
2007(12945)
2006(11297)
2005(9722)
作者
(53440)
(44022)
(43718)
(41739)
(28095)
(21074)
(20024)
(17470)
(16708)
(15685)
(15161)
(14614)
(13980)
(13791)
(13581)
(13246)
(13214)
(13127)
(12475)
(12433)
(10854)
(10738)
(10591)
(10035)
(9831)
(9808)
(9705)
(9652)
(8861)
(8646)
学科
(77532)
经济(77454)
管理(52127)
(51173)
(43528)
企业(43528)
方法(35540)
数学(29781)
数学方法(29480)
(19267)
中国(18973)
业经(18505)
地方(17490)
(16984)
(16012)
(15008)
贸易(15003)
(14526)
理论(13531)
(13189)
技术(12876)
(12757)
农业(12714)
产业(12213)
环境(11551)
(11337)
金融(11336)
(10760)
银行(10726)
(10643)
机构
大学(265449)
学院(263218)
管理(108752)
(105493)
经济(103254)
理学(94587)
理学院(93542)
管理学(92121)
管理学院(91642)
研究(87378)
中国(63443)
(59374)
科学(53909)
(45488)
(43064)
研究所(39442)
业大(39353)
(38969)
中心(38804)
北京(38120)
财经(37065)
(36377)
(34784)
师范(34522)
(33726)
(32009)
经济学(30614)
农业(30577)
(30169)
师范大学(28185)
基金
项目(183386)
科学(144033)
研究(136148)
基金(132226)
(113988)
国家(113063)
科学基金(97684)
社会(84611)
社会科(80254)
社会科学(80232)
基金项目(71138)
(70991)
自然(63380)
自然科(61865)
自然科学(61852)
教育(61310)
自然科学基金(60730)
(60029)
编号(56093)
资助(54304)
成果(45319)
重点(40453)
(40056)
(39645)
(38379)
课题(38261)
创新(35674)
项目编号(35065)
科研(34621)
教育部(34445)
期刊
(114288)
经济(114288)
研究(77659)
中国(46168)
学报(39762)
管理(39458)
科学(37330)
(34759)
(32083)
大学(30230)
教育(29430)
学学(28103)
农业(24918)
技术(22488)
(20178)
金融(20178)
业经(19071)
经济研究(17838)
财经(17037)
问题(15391)
图书(15191)
(14551)
理论(13917)
科技(13485)
实践(12937)
(12937)
(12903)
技术经济(12897)
现代(12615)
(12151)
共检索到377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乔晓楠  马世珍  
后京都时代的来临使得南北经济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构造了一个两国两阶段博弈模型,探讨新时期国际产业竞争的机制与特点。由于南方国家对于北方国家的市场依赖以及全球气候所具有的公共品属性,导致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产业竞争中需要面对环境剥削和贸易壁垒双重压力。为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扩大内需、发展低碳经济以及积极地推动国际合作等策略加以应对,进而适应新变化,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忠明  李长青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日益显著,其严重的后果正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在回顾了目前气候变化的现状、并作出相关预测后,讨论了国际社会为减缓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和中国对外气候谈判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重点讨论了在后京都时代中国的环境政策选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爱红  韩伯棠  齐安甜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问题,低碳经济的实施给我国建材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针对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发展形势和我国建材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文章从政策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建材行业保持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伍中信  曾峻  
气候问题正日益成为全球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成立,到《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再到巴厘岛、哥本哈根、德班以及2012年多哈等一系列"后京都时代"气候会议的召开,这一过程正切合了以科斯教授为代表的产权学派环境治理的思想,也就是从禁止、限制企业排放温室气体,到允许、鼓励企业通过碳排放权市场交易的方式来实现减排目标。当然,交易的提前是产权明晰,即要界定交易参与各方的产权。由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露阳  魏庆坡  
在多边气候合作遭遇困局的背景下,外界期待中美双方能在气候合作上有所作为。随着中美两国国内社会经济变化,以及"战略与经济对话"等机制的协调作用,尤其是2014年11月《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发布,开启了两国气候合作新篇章。文章考虑气候危机和强化与美合作,尤其是中国当下社会经济新常态下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和国内外减排压力,结合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合作现状,立足中美气候合作背景、可行性和挑战进行分析,借鉴美国对外环境合作实践、中美碳交易实践以及能源贸易问题,提出了"债务转为技术"模式、省市碳交易市场合作、强化能源贸易合作三个潜在合作方案,以期为后京都时代中美气候合作研究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静  
全球范围的环境恶化使人类社会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给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和生态平衡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通过介绍碳金融的法律背景(包括碳交易产生的基础和碳交易过程的金融化特征),剖析碳金融市场要素,分析后京都时代碳金融的发展前景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带来的机遇,寻求我国在《京都议定书》到期后发展碳金融的法律对策与途径,为我国在全球气候谈判中争取主动赢得先机,也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盛军  
达成国际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集体行动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根据传统理论,如此大规模的集体行动是无法形成的。Ostrom通过总结共用资源管理成功案例经验,引申出实现共用资源善治的原则,这无疑为解决温室气体减排国际合作的集体行动悖论提供了另一条思路。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王晨曦  
2008年起,各主要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地开始在国内制定碳足迹标准、推行碳足迹标签制度。在国际层面,国际标准化组织也积极推动碳足迹标准制定工作。2008年起,国际标准化组织年开始着手制定产品碳足迹国际标准ISO14067,预计于2011年完成。但这一标准未能如期公布,目前仍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讨论议程之中。①碳足迹不仅是发达国家为了实现向低碳社会转变的重要手段,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且国际协议尚未达成一致的情况下,也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构筑的一道重要贸易壁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仙德  侯建娜  
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产业空间组织的演变,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商业的集聚与扩散,形成多个Sub-CBD,促进了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多中心化。本研究选取东京都新宿为案例,探讨交通规划对Sub-CBD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商业空间组织的集聚与关联。本研究认为政府高起点规划,依托交通枢纽,促进产业空间集聚,强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商业一体化,发展有助于Sub-CBD功能拓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娟丽  许鸣  
"减排量购买协议"是清洁发展机制运行中十分重要的法律协议。《京都议定书》的第一承诺期即将结束,"减排量购买协议"将面临法律环境变化引发协议存续风险、协议条款具体规定等法律风险问题。我国应尽快弥补国内清洁发展机制法律法规的不足,清洁发展机制参与方应及时正确全面地评估"减排量购买协议"可能带来的风险,积极修改完善已签订的"减排量购买协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威廉·D·诺德豪斯  周军华  
文章评论了解决作为全球公共物品的气候变化问题的各种政治和经济政策,并对《京都议定书》等数量导向的控制机制和全球统一污染物排放税之类的价格型控制机制进行了比较。文章还比较了赞成和反对这两种政策的各自理由,并集中探讨了下述问题:不确定条件下的实施问题;碳价格的波动;税收和管制的负担过重;腐败和会计欺诈的可能性;执行的便利问题。文章的结论认为,与数量型政策相比,价格型政策似乎更可行、有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涂永红  黄健洋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于2009年开始正式启动,在人民币不断实现国际化的过程中,首都金融产业无论是从制度架构还是从经营模式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转变。金融业是北京经济增长的第一支柱产业,也是服务首都经济转型的核心产业。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对北京金融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北京顺应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抓住"十二五"金融业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而且对于其重新认识与定位核心优势,推动金融产业的"大协同、大服务、大发展",探寻以金融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科学路径,迈向世界金融中心城市,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白远   罗风基  
生物制药是典型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虽然近三十年来我国生物制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成就,但在技术发展、人力资本水平、科研投入及产业化水平等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本文希望通过对北京市生物制药产业的现状描述,并通过与国际、国内相关企业的比较,向读者展示北京市生物制药产业的竞争力以及我国在该领域的状况。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谭秀杰  齐绍洲  
本文引入衡量气候政策强弱的CCPI指数,并建立投资区位选择模型和贸易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京都第一承诺期内气候政策对国际投资和贸易的影响,以此衡量碳泄漏情况。投资区位选择模型的实证估计表明,气候政策差异并未对所谓碳泄漏行业的国际投资产生显著影响,市场和资源才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而贸易引力模型发现,气候政策不仅没有对碳泄漏行业的国际贸易产生负面影响,相反还有积极作用。因此,发达国家对碳泄漏的担心可能被夸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碚  
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金碚(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高速增长”;90年代直至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特征将是“国际竞争”。现在,产业的国际竞争已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界、企业界和广大民众关注的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