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88)
2023(2308)
2022(2000)
2021(1942)
2020(1651)
2019(3933)
2018(3826)
2017(6118)
2016(3206)
2015(3663)
2014(3454)
2013(3360)
2012(3189)
2011(2998)
2010(3374)
2009(2658)
2008(2506)
2007(2222)
2006(1962)
2005(1785)
作者
(9061)
(7693)
(7247)
(6977)
(4615)
(3575)
(3495)
(3104)
(2782)
(2661)
(2592)
(2478)
(2407)
(2359)
(2331)
(2291)
(2247)
(2187)
(2167)
(2120)
(1906)
(1891)
(1767)
(1766)
(1691)
(1688)
(1600)
(1545)
(1452)
(1444)
学科
(14053)
经济(14044)
管理(7152)
(6755)
(4989)
企业(4989)
中国(4253)
地方(3835)
(3832)
关系(3717)
(3334)
贸易(3330)
(3148)
(3143)
(3118)
业经(2721)
方法(2642)
农业(2599)
(2515)
教育(2340)
(2106)
(2101)
金融(2101)
银行(2099)
数学(2043)
(2039)
地方经济(2032)
经济关系(2027)
数学方法(2015)
(2015)
机构
大学(42790)
学院(42029)
研究(18467)
(17240)
经济(16842)
管理(14560)
中国(13928)
(13675)
理学(11889)
理学院(11651)
管理学(11458)
管理学院(11363)
科学(10493)
北京(9719)
(9544)
研究所(8628)
(7943)
中心(7855)
(6947)
(6891)
业大(6719)
(6324)
师范(6298)
(6220)
农业(6031)
科学院(5599)
师范大学(5301)
研究院(5200)
技术(5050)
财经(5050)
基金
项目(26949)
研究(21223)
科学(20915)
基金(18806)
(16277)
国家(16126)
科学基金(13406)
社会(12710)
社会科(11940)
社会科学(11937)
基金项目(9761)
教育(9595)
(9166)
(9163)
编号(9111)
自然(8228)
自然科(8016)
自然科学(8014)
成果(7966)
自然科学基金(7884)
资助(7369)
课题(6748)
(6394)
重点(6341)
(5907)
(5771)
(5648)
(5566)
创新(5295)
发展(5260)
期刊
(22477)
经济(22477)
研究(13971)
中国(11981)
教育(7825)
(7639)
学报(6715)
科学(6307)
管理(5742)
大学(5341)
农业(5044)
(4963)
(4727)
金融(4727)
学学(4596)
国际(4024)
技术(3635)
业经(3354)
(3269)
经济研究(3113)
(3019)
论坛(3019)
图书(2882)
问题(2841)
世界(2754)
(2753)
职业(2440)
书馆(2231)
图书馆(2231)
资源(2204)
共检索到72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露阳  魏庆坡  
在多边气候合作遭遇困局的背景下,外界期待中美双方能在气候合作上有所作为。随着中美两国国内社会经济变化,以及"战略与经济对话"等机制的协调作用,尤其是2014年11月《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发布,开启了两国气候合作新篇章。文章考虑气候危机和强化与美合作,尤其是中国当下社会经济新常态下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和国内外减排压力,结合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合作现状,立足中美气候合作背景、可行性和挑战进行分析,借鉴美国对外环境合作实践、中美碳交易实践以及能源贸易问题,提出了"债务转为技术"模式、省市碳交易市场合作、强化能源贸易合作三个潜在合作方案,以期为后京都时代中美气候合作研究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顾丽琴  
《京都议定书》的生效,给中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应抓住CDM机制带来的良好机遇,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促使我国企业“两低一高“(低投入,低排放,高产出)转型;一方面机遇可能转化为挑战。正确地应对挑战,制定有效的策略,则挑战可以转化为机遇。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海滨  
当前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国际关系的核心议题,举世关注。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煤炭消费国、能源消费国和温室气体排放国,中美能否在气候变化领域进行有效合作不仅对中美两国关系和双边利益会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将深刻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全球利益。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忠明  李长青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日益显著,其严重的后果正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在回顾了目前气候变化的现状、并作出相关预测后,讨论了国际社会为减缓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和中国对外气候谈判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重点讨论了在后京都时代中国的环境政策选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君艳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碳排放量居前两位的国家,在全球气候治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美两国在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但又基于各自利益而在技术转让、资金到位等方面存在分歧。本文从全球气候问题入手,深入分析两国在气候领域的合作、分歧及其原因,并根据建构主义学说提出中美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合理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金敏求  
一、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后,我国经济和建筑业面临的机遇 海外报刊舆论多数认为中国复关后形势是严峻的,从长期看利大于弊,从短期看弊大于利。我们认为利与弊,机遇与挑战是统一的、并存的,主要看努力,是否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当然复关后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方曙兵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两个能源消耗国和温室气体排放国,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上有着较强的合作动力,双方在节能减排、能源安全、应对金融危机和推动联合国多边气候谈判问题上都有着一致的利益。同时,中美气候合作也存在一些分歧和障碍,弥合分歧、拓展合作应该成为两国共同的选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莉  
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世界经济发展具有内在周期性,每一个周期可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经验来看,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下降周期,未来十年,世界经济将处于衰退期,但这种衰退既有"破坏"作用,又有"调节"功能。其破坏作用是,世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伍中信  曾峻  
气候问题正日益成为全球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成立,到《京都议定书》的签署,再到巴厘岛、哥本哈根、德班以及2012年多哈等一系列"后京都时代"气候会议的召开,这一过程正切合了以科斯教授为代表的产权学派环境治理的思想,也就是从禁止、限制企业排放温室气体,到允许、鼓励企业通过碳排放权市场交易的方式来实现减排目标。当然,交易的提前是产权明晰,即要界定交易参与各方的产权。由于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静  
全球范围的环境恶化使人类社会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给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和生态平衡带来了巨大影响。本文通过介绍碳金融的法律背景(包括碳交易产生的基础和碳交易过程的金融化特征),剖析碳金融市场要素,分析后京都时代碳金融的发展前景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带来的机遇,寻求我国在《京都议定书》到期后发展碳金融的法律对策与途径,为我国在全球气候谈判中争取主动赢得先机,也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盛军  
达成国际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集体行动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根据传统理论,如此大规模的集体行动是无法形成的。Ostrom通过总结共用资源管理成功案例经验,引申出实现共用资源善治的原则,这无疑为解决温室气体减排国际合作的集体行动悖论提供了另一条思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乔晓楠  马世珍  
后京都时代的来临使得南北经济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构造了一个两国两阶段博弈模型,探讨新时期国际产业竞争的机制与特点。由于南方国家对于北方国家的市场依赖以及全球气候所具有的公共品属性,导致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产业竞争中需要面对环境剥削和贸易壁垒双重压力。为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扩大内需、发展低碳经济以及积极地推动国际合作等策略加以应对,进而适应新变化,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苹  
本文以纺织品配额制度缘起、影响、取消为背景,探讨台湾纺织业发展现状、机会与挑战,以及在后配额时代的因应对策,并提出如何加强两岸纺织业合作的几点思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厉力  刘奇超  
本文以ECFA签署前后四年的数据作对比分析,研究ECFA对海峡两岸贸易的实施效果。同时对于ECFA未来在中韩自贸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等新的协议不断签署的国内外贸易环境下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剖析。如何进一步释放自贸区的政策红利,让两岸企业从ECFA中获得长期收益,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建议。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挑战与机遇本刊记者记者从国家科委科技信息司召开的1993年全国科技信息工作座谈会(12月1日至4日)上了解到,近一两年来,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鼓舞下,在江泽民同志要发展信息业,积极培育信息市场的号召下,特别是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