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73)
- 2023(16432)
- 2022(13975)
- 2021(13038)
- 2020(10775)
- 2019(24814)
- 2018(24701)
- 2017(47381)
- 2016(25421)
- 2015(28392)
- 2014(28035)
- 2013(26999)
- 2012(24295)
- 2011(21507)
- 2010(21232)
- 2009(18965)
- 2008(18058)
- 2007(15646)
- 2006(13510)
- 2005(11374)
- 学科
- 济(98803)
- 经济(98608)
- 管理(70873)
- 业(68153)
- 企(56323)
- 企业(56323)
- 方法(46600)
- 数学(39681)
- 数学方法(39139)
- 农(29239)
- 中国(27797)
- 业经(24811)
- 财(24325)
- 学(20735)
- 农业(19553)
- 地方(19530)
- 理论(17995)
- 贸(17320)
- 贸易(17312)
- 制(17059)
- 易(16818)
- 和(16666)
- 务(15767)
- 财务(15685)
- 财务管理(15652)
- 技术(15317)
- 环境(14850)
- 企业财务(14840)
- 银(14328)
- 银行(14290)
- 机构
- 大学(346645)
- 学院(345141)
- 管理(139919)
- 济(134762)
- 经济(131892)
- 理学(122377)
- 理学院(121068)
- 管理学(118769)
- 管理学院(118132)
- 研究(110874)
- 中国(80875)
- 京(72718)
- 科学(69032)
- 财(60114)
- 农(54144)
- 所(53325)
- 业大(52285)
- 中心(50949)
- 财经(49356)
- 研究所(48960)
- 江(48668)
- 范(46898)
- 师范(46487)
- 经(45055)
- 北京(45029)
- 农业(42080)
- 院(40883)
- 经济学(40201)
- 州(39679)
- 师范大学(37702)
- 基金
- 项目(245921)
- 科学(194178)
- 研究(181304)
- 基金(178953)
- 家(155072)
- 国家(153756)
- 科学基金(133565)
- 社会(115405)
- 社会科(108635)
- 社会科学(108602)
- 省(95686)
- 基金项目(95456)
- 自然(86591)
- 自然科(84614)
- 自然科学(84595)
- 教育(83863)
- 自然科学基金(83039)
- 划(80321)
- 编号(75234)
- 资助(72315)
- 成果(59638)
- 重点(54514)
- 部(53955)
- 发(51738)
- 创(51109)
- 课题(50388)
- 创新(47602)
- 国家社会(47235)
- 科研(47110)
- 教育部(46793)
- 期刊
- 济(142258)
- 经济(142258)
- 研究(97678)
- 中国(61198)
- 学报(54361)
- 科学(50084)
- 管理(49727)
- 农(49634)
- 财(45245)
- 大学(42361)
- 教育(40718)
- 学学(39522)
- 农业(34414)
- 技术(30758)
- 融(26125)
- 金融(26125)
- 业经(24873)
- 财经(23236)
- 经济研究(22776)
- 图书(20768)
- 经(19844)
- 问题(18805)
- 业(17091)
- 版(16667)
- 科技(16660)
- 理论(16356)
- 技术经济(15871)
- 现代(15320)
- 实践(15100)
- 践(15100)
共检索到486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艳
后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化阅读构建了移动阅读与分享互动两大场景,呈现出时空压缩、数据聚合、多媒呈现、多元入口、圈层传播、话语狂欢、社交氛围七大特征;新的场景促使用户在社会化阅读中扮演着内容生产、消费、筛选、传播四重角色。不同场景层叠、用户多重角色扮演使阅读出现以信息速食与信息茧房、思考懒惰与认知绑架、信息污染与泛娱乐化为代表的六大症候,构建了全民阅读的伊托邦。面对社会化阅读的病症,本文通过场景重构与用户延伸探讨其弊病的缓和之道。
关键词:
后互联网时代 社会化阅读 场景 用户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茆意宏 侯雪 胡振宁
从阅读寻求行为角度对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阅读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当前移动阅读用户主要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浏览器和客户端软件、移动通信网络和Wi-Fi等无线网络获取读物,通过随意浏览、导航、检索、社会化推荐和广告寻找移动阅读内容;用户选择的主要移动阅读服务机构是电信运营商和知名传统互联网服务商,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传统出版机构和图书馆提供的移动阅读服务也较受欢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应加大推广力度,基于用户的移动阅读寻求行为特征,开发与优化移动阅读服务系统,加强移动阅读服务推广。
关键词:
移动阅读 手机阅读 移动图书馆 阅读寻求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何琳 魏雅雯 茆意宏
在阅读认知理论与阅读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移动阅读利用行为的框架。实证分析发现,当前的主要移动阅读方法是快速浏览,主要移动阅读内容是新闻、娱乐等轻阅读内容,移动阅读内容的主要加工形式是摘要、目录和综述,主要载体形式是文本+图和纯文本,主要出版形式是网页和图书;大部分用户阅读短篇内容更多;一半用户明确反对移动阅读内容中的广告;用户每次进行移动阅读的平均时长主要在30分钟以内,每天的平均时长主要在1小时以内;用户移动阅读的时间(地点)主要分布在交通途中、等候时、家中无聊时、睡觉前。基于调查分析结论,提出有针对性改进移动阅读服务内容和方式的策略。
关键词:
移动阅读 手机阅读 阅读利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万健 张云 茆意宏
在梳理交流与协作信息行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移动阅读交流行为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大部分移动阅读用户都会与别人交流阅读内容,26-30岁、本科学历的用户移动阅读交流的比例最高,收入越高的用户交流比例越高;即时通信工具和微博是当前移动阅读交流最受欢迎的公共平台,腾讯、新浪、中国移动、百度的阅读平台是最受欢迎的专门阅读社区;移动阅读用户交流最多的对象是自己的好友,其次是其他读者和作者;交流最多的内容是评论,其次是摘要,再次是阅读笔记、标签、批注等;使用最多的移动阅读交流方法是聊天讨论,其次是发表评论,再次是转发、发表日志心情、关注或收看收听、上传、推荐;移动阅读交流后最多的延伸行为是查询了解相...
关键词:
移动阅读 手机阅读 社会化阅读 阅读交流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亚
移动互联时代给大学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变革的动力和契机。在新的信息技术和移动阅读发展趋势下,大学图书馆应及时调整阅读推广策略,以期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和更深远的社会意义。文章基于社会化阅读的分析,结合实例从内容、模式、线上线下结合、社交化和网络阅读社区以及差异化竞争力几方面提出建议和构想。
关键词:
阅读推广 移动阅读 大学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孙红蕾 郑建明
"互联网+"大环境下,传统的封闭静态阅读模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社会化阅读逐渐成为国民阅读新趋势。文章对新市民阅读困境及成因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社会化阅读理念应用于新市民阅读推广工作的价值,并基于社会化阅读的理念,从主体、内容、形式、效益四个方面提出了面向新市民的阅读推广路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罗淳 陈向东
[目的/意义]作为一种集体的阅读方式,社会化阅读存在着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反映了读者之间的行为差异,影响着阅读过程中知识的交流。从社会网络的视角识别读者的角色分类及其不同作用,有助于了解社会化阅读共同体中的知识传播模式,提高阅读资源的交流和知识传播的效率以及社会化阅读的成效。[方法/过程]基于整体社会网的视角,针对一个大学本科二年级的班级进行个案研究,以问卷的方式收集该班级全体成员微信朋友圈中阅读与交流的数据,基于块模型以及结沟洞理论,剖析读者之间的角色差异。[结果/结论]在社会化阅读过程中,不同角色在连
关键词:
社会化阅读 微信阅读 网络位置 网络角色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潘林武 欧倩
互联网思维的兴起和发展对传统行业发展的影响日益深远。本文通过概述互联网思维的发展,对高校阅读推广的定位和困境进行分析,阐述互联网思维对高校阅读推广的启示,并提出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校阅读推广思路。
关键词:
互联网思维 高校阅读推广 阅读指导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云 茆意宏
文章收集分析豆瓣读书平台上用户行为数据,探析社会化阅读平台上的用户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在现有社会化阅读平台上,用户参与阅读以及分享阅读体会的程度较高,但是用户之间双向互动的关系较弱,并且具有明显的单向性,平台基本没有社交功能。最后根据社会化阅读平台的现状及其功能定位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
用户关系 社会化阅读 书评 用户行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瑾
"互联网+"时代促发了高校全民阅读活动的种种变革,凸显出大学生社团在变革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引起了学术界与高校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也风生水起。本文在此基础上,从"互联网+"时代特征与高校全民阅读活动的目标、范围、方式变革等内在关系入手,通过实证性调研,发现和揭示大学生社团在高校全民阅读活动中的作用,并为如何充分发挥此作用提出了多种可能性的构想,尝试着为高校阅读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些许新思维。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严贝妮 汪东芳
大学生阅读行为研究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开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影响大学生阅读行为特征,促使高校图书馆改变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从阅读需求与内容、阅读频率与时长、阅读成本、阅读体验评价4个方面,对安徽省5所高校大学生的数字阅读行为进行调研。结果发现:第一,大学生的数字阅读需求多样而阅读内容相对浅显;第二,数字阅读频率高而时间较短;第三,付费意愿低、阅读成本承受力弱;第四,对数字化阅读方式较满意。基于此,高校图书馆在制定数字阅读推广服务策略时,应植根学生用户需求,提高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 数字阅读行为 安徽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旭 刘鲁川
针对信息过载背景下社会化阅读APP用户的消极使用行为,从心理契约违背视角进行深入探究,为社会化阅读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基于自我调控理论框架,提出了社会化阅读用户负面使用的评价(阅读有用性、社交连通性、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系统质量)→情绪情感反应(满意度、心理契约违背)→应对行为(忽略行为、退出行为)过程及变量间的影响关系,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了实证检验,解释了社会化阅读用户不持续使用的发生机理。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鲁川 李旭
社会化阅读是伴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而产生的一种具有虚拟社区特点的全新阅读模式。为了全面揭示和解释社会化阅读用户的情感和行为,本文将组织行为学中的心理契约理论延展到社会化阅读虚拟社区,通过构建研究模型,采用焦点小组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探究了用户感知信息价值和感知社交价值对其心理契约违背的影响,以及用户在社群化阅读的情境下心理契约遭到违背后所引发的退出、建言、忠诚和忽略行为。研究表明:(1)感知社交价值和感知信息价值与用户的心理契约违背之间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对交易型和关系型两种不同类型的心理契约影响有所差异;(2)社会化阅读用户的交易型心理契约违背与建言行为和忠诚行为均呈负向显著关系,但与忽略行为和退出行为并无显著关系;(3)关系型心理契约违背与建言行为和忠诚行为呈负向显著关系,与退出行为和忽略行为呈正向显著关系。
关键词:
社会化阅读 心理契约理论 用户行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家莲
文章将场景理论纳入主题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在梳理主题图书馆服务场景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主题图书馆阅读场景构建的现实审视,从空间服务场景、技术服务场景以及资源服务场景出发,提出主题图书馆阅读推广多维场景构建,并给出主题图书馆场景化阅读推广路径以及前景展望。
关键词:
主题图书馆 场景化 阅读推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磊 江仔玲 刘宇婷
[目的/意义]随着社交媒体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的不断演进,社交媒体中各种数据变得可获取、可利用。据此,开展了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社会化阅读内容计量研究。[方法/过程]首先,利用大数据平台及文本挖掘技术对阅读推广类微信公众号基本信息和公众号推送文章内容进行采集。其次,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得到了各微信公众号在分类、地域、认证上的分布,以及各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数、阅读数、平均阅读数、点赞数、平均点赞数,并通过运用信息计量学相关理论及技术,利用自编脚本得到了单篇推文传播指数(Single Tweets Communication Index, STCI)、标题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基于推文重复次数的微信公众号耦合矩阵。同时,提出最高STCI微信推文发布延时指数(Publish Delay Index of Highest STCI Wechat Ariticle, HSPDI)算法来考察推文重复发布次数对推文传播效果的影响。最后,采用人工研读高STCI推文的方法对其内容特征进行归纳。[结果/结论]阅读推广类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的平均阅读数与平均点赞数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许多微信公众号之间存在严重的推送相同文章现象;文章是否是微信公众号首次推送对其传播没有明显影响。进一步,对高STCI推文内容分析后得出高STCI推文特征主要包括:满足读者的好奇心、满足读者的自我表达需要和满足"屏阅读"时代特征的写作法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