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47)
- 2023(8903)
- 2022(7654)
- 2021(7241)
- 2020(5854)
- 2019(13483)
- 2018(13171)
- 2017(24711)
- 2016(13492)
- 2015(14918)
- 2014(14643)
- 2013(14183)
- 2012(13525)
- 2011(12364)
- 2010(12785)
- 2009(11587)
- 2008(11541)
- 2007(10376)
- 2006(9573)
- 2005(8493)
- 学科
- 济(53786)
- 经济(53732)
- 管理(37284)
- 业(36549)
- 企(29094)
- 企业(29094)
- 方法(19574)
- 农(17511)
- 数学(15598)
- 数学方法(15327)
- 地方(14964)
- 中国(14335)
- 财(13302)
- 业经(13098)
- 农业(11950)
- 策(11337)
- 贸(10944)
- 贸易(10936)
- 学(10870)
- 易(10548)
- 制(10261)
- 理论(9576)
- 环境(8867)
- 银(8517)
- 银行(8500)
- 融(8386)
- 金融(8384)
- 划(8334)
- 行(8197)
- 技术(7933)
- 机构
- 学院(193758)
- 大学(191084)
- 济(77052)
- 经济(75185)
- 管理(73051)
- 研究(69172)
- 理学(62249)
- 理学院(61389)
- 管理学(60355)
- 管理学院(59923)
- 中国(51424)
- 科学(42239)
- 京(40809)
- 财(37479)
- 所(34549)
- 研究所(31297)
- 中心(31181)
- 江(30944)
- 农(30798)
- 范(30099)
- 师范(29882)
- 财经(29197)
- 经(26400)
- 业大(25823)
- 北京(25665)
- 院(25462)
- 州(24615)
- 师范大学(24207)
- 农业(23971)
- 经济学(22474)
- 基金
- 项目(125612)
- 科学(99738)
- 研究(94242)
- 基金(90761)
- 家(78753)
- 国家(78044)
- 科学基金(66818)
- 社会(59547)
- 社会科(56408)
- 社会科学(56392)
- 省(49138)
- 基金项目(48083)
- 自然(42941)
- 教育(42815)
- 自然科(41896)
- 自然科学(41882)
- 划(41781)
- 自然科学基金(41166)
- 编号(38643)
- 资助(37248)
- 成果(31978)
- 发(28818)
- 重点(28360)
- 课题(27613)
- 部(27492)
- 创(25781)
- 国家社会(24080)
- 创新(24008)
- 性(23563)
- 教育部(23526)
共检索到296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向明
旅游业是与世博会关联度最高的产业之一。世博会与旅游业已形成一种紧密的互动关系:一方面,保持稳定持续的客流量是判断世博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旅游业在世博会所蕴涵的各类资源价值的实现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世博会引入内外巨大的人流成为举办城市旅游功能重塑的"动力"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世博会有显著的后续效应,而且,后续效应往往大于筹办期的投资拉动效应和展出期的需求拉动效应。在后世博时代,旅游效应主要表现为品牌效应、环境效应、资源效应、辐射效应、放大效应或低谷效应。因此,应在旅游促销、资源后续利用、旅游区域合作、旅游产业升级等方面采取必要的发展策略,以应对或发挥后世博时代的旅游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炳胜
基于后世博效应的一般性研究,结合上海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以世博会举办后的2011年为时间基点,以"十二五"期间为时间窗口,分乐观情景、基准情景和风险情景三种情境对后世博上海经济发展态势进行预测分析。研究认为,后世博上海GDP增长率略有回落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年均增长率在8.21%和10.96%之间;后世博效应将带动旅游、会展、商贸等服务业快速发展,推动上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产业结构水平,逐步实现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郑世卿
如果没有世博会,上海旅游业很难达成"十一五"规划设定目标。世博闭幕后上海旅游业又将面临旅游需求不足的难题。尽管迪斯尼项目2014年运营可能会刺激上海旅游业复苏,但是新世纪以来上海旅游业的N型曲线发展轨迹却难以避免。本文在回顾和分析上海支柱产业的选择历程、旅游业的产业定位,以及上海旅游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后指出,上海旅游业存在发展瓶颈是旅游业在上海国民经济中尚未正确定位,应从多层次构想上海旅游产业发展途径,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研究支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曾琪洁 吕丽 陆林 朱付彪
大众对文化和精神的消费需求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世博会就是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在特定空间高度集聚而成的产物。文章基于旅游者的问卷调查,从核心内容和衍生产品两方面对上海世博会文化创意旅游需求及其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旅游者对文化创意旅游需求呈现多元性、娱乐性、符号性、实用性和虚拟性体验的趋势。在核心内容的需求方面,旅游者需求较高的依次为:展馆、文化演艺活动和论坛;在衍生产品的需求方面,旅游者对特许旅游纪念品中的世博护照、海宝和世博纪念徽章的需求较大,对出版发行服务中地图的需求较多,对网络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孟志芳 黄靖
上海经济已经进入后世博阶段。我们分析了世博经济的投资效应、消费效应和后续效应。后世博上海经济有四个特征:大浦东和大虹桥是上海未来的两个增长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是上海产业发展的两翼,"两个中心"建设是上海的历史契机,转型是上海经济面临的主题。后世博上海经济对银行业的影响有四个方面:世博投资的金融效应逐渐减弱,上海经济调整为银行业带来契机,混业经营的态势逐渐明朗,服务业经济需要与之配套的服务业金融。本文最后提出了上海地区银行业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后世博 上海经济 产业发展 银行业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楼巍
楼巍:非常感谢大学到这里来听讲座!我现在从一个参观世博者、一个上海市民的角讳莫如深来谈谈旬怎么看世博的。我今天讲三点:第一点,为了忘却的记忆;第二点:时代的变迁;第三点,"后物质主义"时代的文化力量。
关键词:
文化力量 物质主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邹水龙 李进
大型集会活动所带来的人群拥挤和排队问题是困扰组织者和参与者的焦点问题。本文以上海世博会为例,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世博会的运行机理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客流来源、趋势和排队等候时间等重要问题,最后给出了针对我国大型人群活动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
人群拥挤 统计分析 客流管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陶希东
本文从分析世界博览会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出发,围绕上海2010年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诠释和分析了一个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美好城市)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后世博时代我国城市规划范式转型的主要方向及举措。
关键词:
世博会 城市化 城市规划 范式转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朱雪雷
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举世瞩目的盛会——第41届世界博览会,历时84天,190个国家、56个国际组织以及诸多中外企业踊跃参展,7308万参观者流连忘返,"精彩、成功、难忘"这六个字是全体参观者的感受,成为难忘的记忆。世博会的举办是会展业发展的一个时代证明,是上海发展以会展业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丽霞
文章对世博会及后世博的经济影响作了实证分析,运用模型计算预测了有无世博会情况下上海GDP的增长值,另外与基准情景、乐观情景和风险情景下GDP经济预测值以及后世博GDP实际值共三者做一对比分析,结论是两种预测方法基本一致,实际值超出两种预测值,后世博经济的正效应对上海经济转型升级持续发挥影响。
关键词:
世博经济 后世博效应 乘数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晶 李正东
文章通过对会展主办方、承办方、设计搭建、场馆、物流、代理等不同类型会展企业的调查分析,了解企业对会展专业人才在专业和能力方面的要求。据此区分会展专业人才需求的技能层面、岗位层面、实务层面三个取向对于会展专业人才需求的状况以及趋势,如细分类别才能需求、学历水平需求、实践经验需求、细分领域专才需求等。以上调查结果可为高校修订会展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等提供依据。
关键词:
会展行业 人才需求细分 专业素质与技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海娟
文章分别从需求与产业两个视角对影响后世博时期上海经济长效增长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消费需求是直接带动上海经济增长的主力军;(2)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3)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促进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在此实证结论的支持下,文章提出运用税收政策引导和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地方税体系建设、完善和实施有利于消费结构升级的财税政策等建议,以促进上海市经济长效增长。
关键词:
经济长效增长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拉动方式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刘梦晓 袁勤俭
本文选取自然类、人文类和主题公园类共6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微博用户发表的旅游目的地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情感倾向和评价角度等方面探究了不同旅游目的地的正面和负面微博形象,并提出"借助微博获取游客反馈,宣传旅游目的地形象"、"举办赛事、节事活动,展现旅游魅力"、"加强区域合作,建立整合营销机制"、"提升旅游设施要素,保持旅游形象特色"等微博形象提升策略。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景区 微博 形象 内容分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洁
"后世博"时代,技术应用型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水平较高,服务动机多样化,服务热情高涨,服务思考理性。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推动高校志愿服务工作,需要教育部门制订和完善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培养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为大学生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和社会舆论氛围;学校层面则要加强学生工作部门与教学等各部门的沟通与合作,统整学校各方资源与力量,形成全员育人良好格局。
关键词:
后世博 技术应用型 大学生 志愿服务意识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日新 陈向阳
本文重点研究重大国际展会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力。论文以2010上海世博会为例,考察了其对旅游业影响力扩散的主要因素,并利用数学工具对这些因素的变化和分布进行了理论建模与实证研究。文章认为,上海世博会作为全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源,它在时间t内通过一定的空间距离时释放的影响量是距离x和时间t的负指数函数。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维度,全世界赴上海参观世博会的人数总量在一日内或逐月的分布均是递增的;在空间维度,全世界各国家或地区离上海越近,人均收入越高
关键词:
上海世博会 影响力扩散模型 引力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